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美容院判上判 外賣醫生違規打 Botox [壹週刊 - 1316] M1,



俗稱「外賣醫生」的西醫黃兆倫,收 RX訂單後於另一美容院操刀打 Botox,其間無主動詢問客人病歷及解釋風險,十數分鐘完成注射三個部位後即速速離開,到另一房間替另一病人注射「微晶瓷」。

壹號頭條

美容院判上判 外賣醫生違規打 Botox

DR美容毒針慘劇發生逾兩年,政府立法規管高風險醫學美容服務依然零進展,坊間美容院為挽回 OL及靚太信心,紛紛改銷正牌醫生操刀的專業美容療程,價錢卻比直接幫襯醫生平一截。

不過,本刊全程直擊這類「醫美合作」的 Botox套餐,發現有小型美容院將客人判上判給專驗性病的男士醫療中心,並由「外賣醫生」操刀,一支針外判三層。但顧客的命仔同樣「外判」,注射劑量及部位由美容院職員話事,操刀的醫生只是按單打針,並涉嫌違反專業操守與美容院拆賬,又無解釋風險,顧客出事難以追究。

記者本週二找涉事的黃兆倫醫生回應,他聽罷記者質詢只是重複「我諗呢個……唔清楚。」,便急急步入辦公室,其後一名自稱代表黃醫生的女子致電狂罵記者,「如果你有乜嘢行差踏錯,登咗呢單嘢出嚟」,必定會追究。

註冊西醫黃兆倫並非專科醫生,亦非涉事三間美容院的股東或董事,按規定不能以拆賬方式打針,他曾於一二年因處方過期藥物而遭醫委會發警告信。

二十多歲任職文員的 Jan(化名),近年都定期注射俗稱 Botox的肉毒桿菌以及透明質酸等美容針,期望改善面部輪廓,保持瓜子面形,「我打開美容針,都係覺得醫生最穩陣。」

因應劑量及醫生專業背景,市面上注射一百個單位的 Botox,收費由數千元到一萬元不等,很多辦公室 OL及靚太均以為,幫襯有醫生操刀的美容院套餐已有足夠保障。記者上月便陪同 Jan直擊整個過程,卻發現當中暗藏風險。

職員話事點樣打針

當日記者跟 Jan到銅鑼灣美容院 RX Beauty,表示希望打 Botox及透明質酸,職員即擺出一副專業態度,推銷及分析應於哪些部位注射:「你打高咗個鼻之後,最好打埋個下巴,咁個比例先會靚,如果唔係個鼻睇落會好大。你打埋個鼻(加下巴),預支零兩支針度啦。我哋打開自己知,因為我哋都打咗好多年。」

職員口啓儼如專家,更即時「斷症」須注射的物料及分量:「打鼻小柱位置,勾針入,唔會好痛嘅……你抹晒成個鼻(化妝),會幫你敷十五分鐘 EMLA(麻醉膏),之後會同你打。」見 Jan露出滿意的笑容,職員便改向記者「落嘴頭」,知道記者從未打過美容針,拿着鏡子游說「打尖個下巴」,「有時食個 lunch嘅時間已經搞掂,係好小嘅事。」近半小時的銷售過程中,職員一直強調打 Botox方便快捷,卻從未提及注射風險。

Jan答應幫襯後,職員便聲稱須與操刀的醫生預約,並透露須轉到旺角的診所打針:「因為醫生喺旺角嗰邊,唔會過來呢邊……因為係直情喺佢嗰邊嘅診所做,佢有好多療程可以做,整眼、抽脂,我哋嘅客人都喺嗰邊做。」記者即時追問醫生的背景資料如名字及專科背景等,職員竟表示「唔記得全名」,「佢係黃醫生,我哋幾間分店都係搵開佢打,到時會有同事帶你上去,你放心啦。」

銅鑼灣美容院 RX Beauty職員替客人「斷症」,決定注射 Botox的劑量及部位,收取客人全費後,就將客人判給其他美容院及醫生。

肉毒桿菌 Botox為註冊藥物,法例訂明須由醫生注射,醫生打針前後亦應該講解療程風險,例如避免進食阿士匹靈或魚油丸等可能影響凝血的食物。

外判性病中心操刀

記者又試探是否須分開付款予美容院及醫生,職員卻堅持要客人繳付全數給美容院,更坦言不想客人自行找醫生注射:「如果你之後想搵呢個醫生打,你即刻打俾我,我幫你安排。」埋單計數,單是注射 Botox收費三千八百元,但 Jan同時幫襯注射透明質酸,全費共八千六百元。

一星期後, RX職員相約 Jan到旺角,並帶路到雅蘭中心二期一個辦公室單位聲稱找醫生打針。該辦公室陳設類似診所,牆上只簡單寫上「 HKIMC」,卻沒有任何醫生名稱或中文名稱, RX職員向該辦公室職員表示 Jan已預約打針,對方即要求 Jan簽署同意書。記者事後調查該辦公室背景,綜合網頁及商業登記資料,均顯示該處名為「香港男士醫療及體檢中心」,是專門替男士治療及檢測性病的醫療中心。

記者和 Jan起初都以為醫生在該處打針,但等候十五分鐘,職員又叫記者到相連的另一辦公室等候醫生,其間 RX及該公司職員一直寸步不離。在房間等待多時,傳聞中的黃醫生終於出現, RX職員隨即「指示」醫生於 Jan的鼻子注射透明質酸,及於下顎注射 Botox,醫生則簡單問 Jan「你有無咩想講」,從未主動問及她其他病歷、藥物敏感或提及注射風險。

「香港男士醫療及體檢中心」的網頁主打性病檢測及治療,更列明病人可要求將病歷或化驗樣本匿名。

RX職員(坐着者)帶記者及 Jan到專門檢測及醫治性病的男士診所聲稱打針,填妥同意書後又帶記者到另一美容院進行注射,一支 Botox便牽涉三間美容院。

醫生拒絕即場加單

醫學會會長史泰祖表明不評論個別醫生,但明言醫務委員會守則訂明,禁止醫生以分賬方式接受美容院轉介病人。

Jan見醫生沒有詢問,便主動表示曾打過 Botox,又即場要求醫生「加單」,另於下巴注射透明質酸,但醫生拒絕:「我作為醫生,係負責收尾嘅,即係嗰個價同我哋收費唔一樣,希望你明白。」在旁的職員即補充,打針收費是「逐 part計」,不能臨時加單。

擾攘一輪後黃醫生便落手打針,短短十數分鐘便注射了三個部位,完成後即趕時間離開,記者從職員對話中得知,原來另一房間有客人等待注射「微晶瓷」。由始至終 Jan都不知道該醫生的身份,記者即要求索取卡片,但對方明言不方便,只稱呼醫生為「黃兆倫」。

記者之後調查注射的診所資料,發現該處名為「美麗工房醫學美容中心」,其中一個股東名為雷淑蓮,亦是相連性病診所的商業登記持有人,一支數千元的美容針牽涉三間美容中心。

至於操刀打針的醫生,記者根據職員讀音於醫生網搜尋,終找到其資料,該名黃兆倫醫生曾於一二年因處方過期藥物,遭醫委會發警告信,由於當時有傳媒拍下照片,記者才證實他的身份。黃兆倫九九年畢業於港大醫學院,並非專科醫生,公司註冊資料顯示他是將軍澳一間醫務所的董事,但記者登門查證,黃醫生並非在該處執業。

判上判無王管

「有啲中小型美容院,無錢請醫生,就真係會搵外賣醫生,美容院會幫醫生儲定十個 case,但醫生唔會知嗰十個 case係咩人,美容院同佢(客人)講過乜,佢(醫生)嘅責任就係去到美容院,美容院買你兩個鐘,醫生就喺嗰度不停咁打,醫生唔會同個客講啲乜嘢。」曾與美容院合作的李醫生(化名)拆解, Jan所遇到的判上判模式近年非常流行,這些小型美容院不斷將客人「射給」大判,外判三至四層是等閒事,當集齊足夠客人便相約外賣醫生操刀,有錢齊齊搵。

然而,這種模式衍生出多重風險,例如由美容院職員決定注射劑量及部位,本應是專業的醫生卻按指示執行,對病人不聞不問,李醫生直斥,若打針出事病人根本難以追究,因為病人根本連醫生名字都不知道。「譬如有啲人會有疤痕增生,打完針會好似一嚿嚿咁生晒出嚟,嗰啲 suppose就唔應該打針劑,因為如果傷口生晒啲『痂』出嚟,無人孭得起,咁佢哋(美容院)就會覺得無問題呀!」

李醫生又解釋, Botox屬註冊藥物,懷孕、哺乳期的婦女或神經系統疾病人士均不適合注射,病人打針前數天應避免進食影響凝血的食物如阿士匹靈或魚油丸等。為防肉毒桿菌毒素移位,注射後應在床上休息數小時,短時間內不適宜做劇烈運動,但這些資料無論是美容院職員或黃醫生均沒有提及,輕則影響外觀,重則甚至有生命危險。

醫生列明拆賬價目

有業內人士透露,類似的外賣醫生為數不少,更明目張膽提供拆賬價目表。記者佯裝美容院職員致電尖沙咀執業的鍾伯豪醫生,鍾顯得非常積極,主動提供價目表:「個價會有好多唔同 item,例如你係斷 part做,定做咩位,用咩物料……合作模式可以好多,但最緊要就係第一你出藥定係我出藥,同埋係定時來抑或耐唔耐來,都係有唔同嘅。」

記者佯稱美容院職員詢問合作事宜,西醫鍾伯豪表明願意以拆賬方式合作,其位於尖沙咀遠東大廈商場的診所連招牌也欠奉,只是在玻璃門印上名字,非常神秘。

一支 Botox三方分賬

客人幫襯美容院 RX Beauty,由職員決定注射的藥物劑量及部位,並收取全數費用。

RX Beauty帶記者到專門醫治及檢測性病的「男士醫療中心」,後者再帶客人到「美麗工房」的診所內,懷疑美容院從中互相拆賬。

客人在「美麗工房」首次見到操刀的外賣醫生黃兆倫,但職員拒絕提供醫生卡片,醫生亦無過問病人病歷及解釋風險,涉違反專業操守。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