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父子檔 創網上追思平台 [壹週刊 - 1401 - 財經] __,M1,

父親袁仕傑(右)是念恩網的主席,而兒子袁思明(左)是念恩網的行政總裁。Startup擂台父子檔 創網上追思平台中國人強調慎終追遠,所以有清明節、重陽節上山祭祖的習俗。不過,對於讓你每年上山拜祭的那位先人,你有多少認識?袁仕傑今年八十歲,幾年前因為一百零二歲的媽媽不方便回鄉祭祖,於是代為回鄉拜祭。他發現部分先人墓地所在的位置已經有很大變化,墓碑上提供的資料也有限,難以確認。於是他萌生建立一個網上追思 ...


父親袁仕傑(右)是念恩網的主席,而兒子袁思明(左)是念恩網的行政總裁。

Start up擂台

父子檔 創網上追思平台

中國人強調慎終追遠,所以有清明節、重陽節上山祭祖的習俗。不過,對於讓你每年上山拜祭的那位先人,你有多少認識?袁仕傑今年八十歲,幾年前因為一百零二歲的媽媽不方便回鄉祭祖,於是代為回鄉拜祭。他發現部分先人墓地所在的位置已經有很大變化,墓碑上提供的資料也有限,難以確認。於是他萌生建立一個網上追思平台的念頭,讓家庭成員互相分享對先人的記憶外,也同時可以悼念祭祀,真正做到慎終追遠。袁仕傑亦找來兒子袁思明幫忙,父子檔投入七位數字資金及兩年多時間,創立「念恩網」。

我點 sell? 父子互補不足

袁仕傑是一位工業家,也是香港發明創新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他早年發明過千項專利產品,包括小型留聲機、喇叭及剪草機等設備,雖然袁仕傑的強項不是在網絡科技方面,但有關知識卻可由兒子補足。因為兒子袁思明曾開設公司開發電子產品,對於互聯網及雲端技術有一定了解。對於爸爸想建立網上紀念及祭祀平台的想法,袁思明表示認同,「嫲嫲離世後,我有很多關於她的回憶,有照片、影片。但如果要把它們組織起來是需要不少時間,也難以分享給海外的親人。」他在着手準備平台時,特地修讀有關殯葬業課程,及到不同地方進行考察,增加自己對殯葬業的知識外,也認清不同宗教儀式的分別。

三項基本功能

念恩網現時有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提供三項基本功能,包括在雲端創建先人紀念頁、建立家鄉族譜,及悼念祭祀先人。用家首先要開設賬戶,創建先人檔案,根據年份記錄其生平事跡及生活點滴,還可以附加影片、照片、聲音檔案等,猶如社交網站 Facebook的動態時報﹙ Timeline﹚。有了先人的紀念頁後,便可以建立家庭樹( family tree)或族譜,並邀請其他家庭成員加入,互相更新及分享先人紀念頁。

最後一部分是悼念先人:系統現時提供四個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及道教的祭祀儀式。用家更可以按照先人的喜好,於平台購買並獻上不同類別的花束及祭品。信奉道教的家庭更可以把祭品「放進」化寶桶焚燒,歷時十分鐘,當中會有焚燒的聲音效果。

袁思明在推出念恩網前特地修讀殯葬業課程,了解不同宗教的儀式。他坦言道教儀式是比較複雜,圖為道教祭祀儀式。

圖為基督教祭祀儀式,用家可點蠟燭,或獻上花牌花束;花牌花束可維持四十五分鐘,而蠟燭則維持三十分鐘。

配合綠色殯葬趨勢

念恩網在去年十二月初推出時,也惹來不少質疑及批評,不過,袁思明認為,念恩網目的是維繫家庭關係,故比較強調先人紀念頁及族譜兩項功能。他又指,念恩網不是要取代傳統做法,而是希望兩種方式可以並存,尤其綠色殯葬(即把骨灰撒在海上或花園)是香港未來的趨勢。「香港推行綠色殯葬是因為土地不足,在這個做法下,用家不會有任何骨灰或遺體作悼念。而我們正正提供一個平台,讓後人可以追思悼念。」

另外,念恩網未來也會推出虛擬實境( VR)墓園服務,為用家在虛擬的平台設立一個高像真度的墓園,用家也可以透過體感手套、虛擬眼鏡等硬件,「實現」上香及焚燒冥鏹等。之後念恩網會有 O2O( Online To Offline)的服務,透過網上平台向客戶提供針對家庭或長者的服務。

袁思明說, VR墓園服務會配合使用體感硬件,包括背心及手套,令用家可以體驗上香及獻花。

念恩網在未來會推出虛擬實境( VR)墓園服務,主要針對選擇綠色殯葬的人士,在虛擬的平台為他們設立墓碑及墓園,而用家可以選擇墓園的風景及墓碑的款式。

香港人的網站

專家 Eric(圖中)當天也有試用念恩網,擔心社會需要長時間才能完全接受網上悼念。

被問到將來會否希望子孫皆透過念恩網懷念他,袁仕傑笑着說:「我在發明會(香港發明創新總會)的朋友已經五、六十歲了,他們也向我『訂位』,無理由我自己不訂﹗」他又指:「後代用這個平台懷念的同時,他們可以一同懷念我的母親。待 Anthony(袁思明洋名)有兒孫的時候,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思念他。這個是我們拜祭的理念。」創立念恩網的念頭不單是因為對家人的牽掛,還有是對香港的寄望,「香港擁有高科技及專業服務,但未有一個自己的網站。希望有一天可以好像阿里巴巴或騰訊……百分之幾,為香港人驕傲﹗」

專家盤問

E:香港資訊科技商會資訊保安召集人范健文( Eric)

J:念恩網主席袁仕傑( John)

A:念恩網行政總裁袁思明( Anthony)

E:社會需要長時間才能完全接受網上悼念,即使八十後如我也習慣上山拜祭。你們擔心一般人會放大網上祭祀功能,而忽略你們平台的原意是分享先人故事及建立族譜嗎?

A:凡事也有過程,社會由主張土葬至火化也經歷了一段時間。我們現時創立念恩網,面對的問題是年紀較大的人士不使用智能手機及電腦,也沒有電郵賬戶,他們難以註冊成為用戶,那便要由他們的下一代幫忙。而隨着下一代也老了,他們不需後代幫忙,可以自己管理賬戶,把個人資料放上平台。這需要過程及推廣,而我們正在跟大學的中文及歷史系洽談合作,因為課程其中一個重點是要學生建立自己的族譜。我們向他們提供軟件上的支援,讓他們接觸念恩網,然後再持續地使用。

J:如果要做好念恩網,不能只着眼短期、一至兩年的發展,所以我們會展望五年後的計劃。

E:將來發展的其中一個方向可以是以知識為本,介紹不同宗教儀式的分別,及祭祀從古至今的變化?

A:我們最初在研發程式時,本來計劃有十個以上的功能,但經過考慮後,我們決定減少至三個,待這三個功能發展成熟,我們可能會再推出新的功能,包括宗教知識及背景介紹等。



念恩網根據儲存空間收費,大部分祭品則要額外用點數購買,八元可以買到八百點數。

在道教儀式中,有不同類型的祭品可供焚燒,包括電子影音產品、化妝品、玩具及房屋等。

最後判決 設計多「細心位」打動評判俾高分

Eric指,念恩網在細節上的處理十分好,連祭品在化寶桶內焚燒的聲音也考慮到,十分貼心。

我會給念恩網九分。

要社會由傳統祭祀方式,轉為網上悼念無疑需要一段長時間,但此刻的着眼點是平台的意義,包括建立族譜及親情的維繫。我覺得收費模式頗「實在」,因為念恩網有不少的功能,所以按功能收費是不可行,而他們採用點數購買祭品是合理。

另外,「細心位」一向是我最關注的項目。而念恩網在細節上的處理是十分好,甚至連祭品在化寶桶內焚燒的聲音也考慮到。我同意要多向公眾推廣,不要讓人們覺得念恩網純粹是一個網上祭祀的系統,所以那一分是留給市民定奪。

撰文:王敬蓮

攝影&攝錄:廖健昌

ed_bn@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