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小傷口變大腫瘤 唧暗瘡被蚊叮都出事 [壹週刊 - 1454 - 生活] __,M1,

壹路健康小傷口變大腫瘤 唧暗瘡被蚊叮都出事疤痕,無論長在身體什麼位置,都一樣令人討厭。但有些人天生難逃被疤痕纏繞的噩運,因為他們遺傳了一個古怪的基因, ...






壹路健康

小傷口變大腫瘤 唧暗瘡被蚊叮都出事

疤痕,無論長在身體什麼位置,都一樣令人討厭。但有些人天生難逃被疤痕纏繞的噩運,因為他們遺傳了一個古怪的基因,令他們只要一受傷,就算只是一口蚊叮、一粒暗瘡,都足以令傷口出現延綿不盡、不停長大、猶如蟹爪般的瘢痕瘤,俗稱蟹足腫。

溫小姐三兄妹,就不幸懷有此古怪基因,令他們十多年來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傷害!

「初初好細粒,好似粒暗瘡咁,無乜為意,但後來愈長愈大,又痕又痛,覺得唔係一般暗瘡,就去睇醫生。」三十多歲的溫小姐,十幾年前發現胸口長出的一粒「暗瘡」,一直無法痊癒,相反,愈變愈大,令她異常困擾。





溫小姐有遺傳性蟹足腫體質,早於十多年前發現胸口位置長出蟹足腫。過去十多年來,先後接受多次治療,卻始終不斷復發。





外科專科醫生指出,若傷口易有凸出的疤痕,或許屬於蟹足腫體質,應避免受傷和不必要的開刀。





治療前:治療前溫小姐心口上的蟹足腫約有一隻尾指大小,而且明顯凸出。





治療後:手術切除後,疤痕不太明顯。





電療前:術後廿四小時內,溫小姐接受淺層電療。





電療後:電療後初期,患處膚色變深,其後逐漸減淡。

小暗瘡變大蟹爪





電療只集中在患處,醫生會以鉛板遮擋附近皮膚。

求診後,醫生告訴溫小姐,她心口上的,不是暗瘡,而是瘢痕瘤,俗稱蟹足腫,「從來未聽過呢個名!」之所以叫蟹足腫,原因是這種疤痕,會猶如蟹爪一樣不斷延伸,形成猶如蟹爪般的肥厚疤痕。外科醫生陳東飛指出:「蟹足腫具遺傳性,有這種體質的人,病發時皮膚會因一個小傷口,慢慢形成一個凸出的疤痕,向外延伸,會愈長愈大,並且超出傷口原本的範圍,除了影響外觀,呢啲增生的疤痕組織會出現痕癢、繃緊和疼痛的症狀。」

雖然溫小姐的父母都沒有蟹足腫問題,不過,除她之外,哥哥和妹妹都先後受蟹足腫困擾,「佢哋個疤痕喺背脊,好似五蚊銀咁大,都係會又痕又痛。」不過,蟹足腫長在心口的溫小姐,求醫心情較為迫切,「最大時長到成隻手指尾咁大,好核突,低領衫、泳衣通通唔著得。」

可惜,當年治療方法只限於將疤痕縮小,並沒有根治的方法。「我呢十幾年都試過打類固醇針同做冷凍治療,治療過程好痛,痛到標眼水㗎,但治療後無幾耐又生番出嚟,始終唔會停止生長,搞到我都無心機醫。」陳東飛醫生解釋:「在蟹足腫上直接注射類固醇,有助將其縮細,以及減少痛楚痕癢,而冷凍治療則是利用液態氮,令疤痕組織冷凍壞死,從而令蟹足腫縮細,不過,兩者都有可能復發,須長期覆診,必要時再次進行治療。」

蚊叮變蟹腳?





電療須在醫院手術室內進行,事前準備加上療程時間,約需時半小時。

瘢痕瘤,俗稱蟹足腫,據估計,平均每 100人當中就有 3人有遺傳性瘢痕瘤體質,小至蚊叮蟲咬、暗瘡、抓傷、穿耳或注射卡介苗,大至手術後造成的傷口,均有機會形成蟹足腫。

成  因:幫助傷口癒合的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令疤痕不斷向四周蔓延,並超出原本受傷的範圍,形成蟹爪般的凸出疤痕,並會愈長愈大。

常見位置:胸部、背部、肩膀、上臂、耳朵或下巴等皮膚張力較大的位置。

症  狀:痕癢、繃緊和痛楚等。

研究證先切後電療效佳

就好似溫小姐一樣,先後接受了四次類固醇注射及一次冷凍治療,始終無法消滅心口上的蟹足腫,「後來我上網見到有新方法,就再試吓啦。」溫小姐所說的新方法其實並不新,去年十月美國皮膚外科學會( ASDS)正式宣布,以手術配合淺層電療( Superficial Radiotherapy)治療蟹足腫,比傳統僅用手術切除,復發率由原本的 71%,大幅下降至 2%,陳東飛醫生解釋:「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傷口好易演變成蟹足腫,若單獨使用手術切除蟹足腫,必會留有傷口,因而復發率奇高,所以治療蟹足腫,一向以混合治療較為有效,例如手術後再配合類固醇、冷凍治療或電療。當中以配合電療的效果最佳,這項研究證實手術配合電療,治癒率高達 98%以上。」

溫小姐就在去年八月接受手術切除蟹足腫,再配合四次淺層電療,經過四個月跟進,情況穩定,目前並無復發跡象。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出:「電療即是放射治療,而治療蟹足腫的淺層電療同治療癌症的不一樣,只是透過低劑量的放射線,破壞並減低疤痕細胞的增生能力,以減少復發。」所謂淺層,即是只集中在皮膚二至三毫米的表皮細胞上進行治療,輻射量跟照肺部 X光片差不多,因此好安全,副作用極小。





冷凍治療利用液態氮,通過特製針頭刺穿蟹足腫,以超低溫令疤痕組織冷凍壞死。治療後,患處會紅腫和出水泡,約四至六星期會結痂並脫落。





病人肩上的暗瘡惡化成蟹足腫。





穿耳是蟹足腫常見病發位置。





手術切除患者手臂上的蟹足腫,再配合淺層電療,患處情況大為改善。

術後廿四小時內電療





壓力治療通常會配合類固醇注射或冷凍治療使用,以減少蟹足腫復發。常見的有壓力衣或壓力耳環,作用是減少疤痕位置的皮膚張力,令疤痕軟化和預防增生。

陳亮祖醫生補充:「病人須在手術後二十四小時內接受電療,每日一次,連續做三至四日,療程過程約兩分鐘,其間完全沒有痛楚。治療後初期皮膚會出現類似曬傷的症狀,出現鴛鴦色,但會隨時間慢慢轉淡,最後原有疤痕位置的膚色或會變得較淺色。」

話雖如此,比起又凸又痕又痛的蟹足腫,溫小姐非常滿意目前心口上這塊小疤痕,「而家我搽少少粉底已完全遮蓋咗笪疤痕,雖然個疤痕未致完全平坦,但已好咗好多,起碼我可以著低胸衫同泳衣。」

陳東飛醫生提醒,有蟹足腫體質的病人,應做好預防措施,「最重要是減少創傷,例如穿耳、脫癦、紋身等,此外,一旦出現蟹足腫,應及早接受治療,否則只會愈長愈大,太大的話,增加治療難度,亦影響治療效果。」

除蟹腳大法

傳統上,手術切除是治療蟹足腫的最快捷方法,但單靠手術,超過八成病人有機會復發,手術後的傷口更可能長出更大的蟹足腫。因此目前醫學界普遍採用混合療法以防止復發。常見治療方法如下,而療程則因應蟹足腫大小及數目而定,一般約需進行三至四次:

手術切除:

方 法:切除蟹足腫

效 用:本屬蟹足腫的根除治療,不過手術必有傷口,自然亦有機會復發,甚至變得更大。

復發率*:約 80-90%

注射藥物:

方 法:以極細的針頭,直接注射類固醇在疤痕上,此外,亦有抗癌藥注射。

效 用:抑制發炎反應,收縮血管,同時亦可抑制成纖維細胞增生。

復發率:約 50-60%

冷凍治療:

方 法:以攝氏零下 196度低溫液態氮噴射疤痕。

效 用:低溫冷凍令蟹足腫出現缺血性壞死。

復發率:約 20-30%

放射線治療:

方 法:透過低劑量放射線,集中在皮膚表面深度約 2至 3毫米照射。

效 用:破壞並減低疤痕細胞的增生能力,減少復發。

復發率:不作單獨治療

*數字為單獨使用該項療法之復發率

去疤靠保濕和加壓

一般而言,要避免留疤,主要是保濕和加壓,保持皮膚滋潤,有助細胞生長,加快傷口復元;而壓力則會令傷口更易康復,以及減少疤痕出現,就好似燒傷後要穿壓力衣的道理一樣,目的就是防止皮膚增生疤痕。

市面上的去疤產品主要分為藥膏及藥貼兩大類,最好揀有壓力原理的藥貼類產品,功效可能略佳。





除疤膏主要作用是軟化和滋潤疤痕。





將矽膠貼剪成適當大小貼在蟹足腫上,每天貼八至十二小時,貼兩至三個月後情況或有改善。

撰文:葉凱欣

攝影:梁正平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