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無綫亞視的巧合聯結 [壹週刊 - 1460 - 生活] __,亞視,無綫,M1,

跟陳志雲合作多年,兩人都先後離開無綫。関公不是災難無綫亞視的巧合聯結有緣再會韶光匆匆,轉瞬又是二○一八年二月份了,筆者撰文《關公不是災難》專欄,剛好滿 ...






跟陳志雲合作多年,兩人都先後離開無綫。

関公不是災難

無綫亞視的巧合聯結

有緣再會

韶光匆匆,轉瞬又是二○一八年二月份了,筆者撰文《關公不是災難》專欄,剛好滿壹周歲了,由於筆者重出江湖,再度投身電視業,避免利益衝突,這篇文稿是這專欄最後一期了,有緣再會。

感謝編輯的錯愛,給予這個難得的定期撰文機會,很多同業和傳媒友好每次見面都經常說:「我有看你的專欄文章,你真是道出我們的心底真說話。」、「我都記不起你在文章所寫的事情,歲月催人,真是淡忘了,讓我重拾昔日電視人的光輝歲月。」筆者倒享受這段業餘筆耕日子,其間與不同階層讀者交流,結交成為好朋友,不失為另類的收穫。

據悉四出尋覓,已經洽商到電視圈一位資深的創作高手,接替筆者的專欄,另闢新命名專欄,以專業角度探討電視業的動態,以及分享電視創作的甜酸苦辣軼事,讓讀者深入認識電視幕後人員的血淚史,筆者深信憑着這位在電視圈舉足輕重的資深創作高手,其見聞廣闊,加上生花妙筆的撰文,肯定令讀者獲益良多。

在過去的日子裡,筆者經常應邀到各大學或公私營機構出席講座交流,甚至有讀者多方聯繫查詢,絕大多數以有關公共關係形象,以及公關危機的策略為題材,藉着彼此交流過程中,筆者有機會認識更多從事不同行業的朋友,開拓更廣泛的人際脈絡,互補長短,還提升個人的胸襟視野。

眾所周知,公關這門學問備受香港各大機構重視,源於六七十年代,當時萌芽期間,公關着重為企業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公信力,藉此鞏固機構獲社會大眾的支持和認同。

建立互信





曾醒明以「亞視人」身份出席活動。

無論從公共關係到外事,甚至企業傳訊稱號也好,在公司順暢的日子,未雨綢繆,不斷強化內外的聯絡,凝聚力量,建立企業品牌,贏得大眾的支持信任;遇着重大公關災難,勇敢面對,當機立斷,扭轉劣勢,把破壞程度減縮至最低。

從事公關及企業傳訊工作,與媒體關係至為密切,若與媒體建立互信互惠,可謂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否則的話,後果堪虞。能夠互相建立互信,絕非單憑一兩次工作交往,就可輕易建立。

目前從事公關工作,大多是離開校門不久的年輕人,社會經驗淺薄,加上這一代年輕人的個人修養德行,唯我獨尊,我行我素的性格,決不賣賬,筆者曾多次碰到同業口誅筆伐,有公關公司前線人員,致電予專欄作家和編輯,邀約出席一個飯局,劈頭第一句,單刀直入,「我們公司什麼時候在哪裡安排一個飯局,你可有興趣出席?」、「我公司在哪月哪日哪裡安排新聞發布會,屆時有什麼產品派發,你會來嗎?」電話邀約的,也不會介紹是哪間公司,什麼名字,代表哪個機構或品牌?禮貌固然欠奉,連基本公關禮儀也不懂?且態度傲慢,這些直接邀約,無論文化人或媒體人如何能夠接受呢?只有連自己公司的聲名也錯押上,真是啼笑皆非。

公關之父





年初接受商台馬浚偉訪問,讚他是「神級公關」。

筆者從事電視台公關宣傳逾四十載,經歷香港電視業黃金歲月,走過無數風風雨雨,看透不少偽善虛假、阿諛奉承嘴臉,僥倖認識很多演藝界和媒體真正交心的好朋友,無論在電視台工作崗位上,以及工餘參與的「送炭到泰北」慈善工程,均予以全力的支援,這份濃濃情誼,一直深存心坎裡!

今年初在商台《偶然•馬浚偉》接受馬仔三輯專訪中,稱筆者為「神級公關」、另演藝殿堂級經理人 Paco黃柏高,在近期《巨星飯堂》安排志雲大師、陶傑等專訪中,稱筆者為「公關之父」,實在愧不敢當,不敢高攀,感恩他們的厚愛,這些都是圈中人給自己的支持和鼓勵,筆者在職場上,從來以一顆螺絲釘自居,在一台大型機器,緊守崗位,做好本分就是!廣結善緣,謙卑學習,真誠待人,這是筆者一直在這個圈子打拼的座右銘。

走筆至此,有人傳來一幅有趣的相片與讀者分享,今日無綫執掌話事人全是昔日亞視舊人,今天在亞視重生,卻是從前無綫人中人,這個圈子實在太細了吧!

際此新春伊始,和氣生財!就靠這部巴士廣告,把無綫亞視巧合地聯結起來!





曾醒明

打理 TVB公關事務逾四十年,曾說關公行得正企得正,不怕災難。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