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雖然MeWe早前崛起,不過唔少人都仲係Facebook嘅重度用家。而Facebook亦隨時代而不斷作出更新,當中「仇恨言論」同「禁言」,甚至「Ban Account」的情況喺用家間越趨常見。到底點解會俾Facebook禁言?唔想中招就要睇下喇!
撰文:海月│ 圖片:ViuTV、facebook、TVB、中國騎兵
撰文:海月│ 圖片:ViuTV、facebook、TVB、中國騎兵
Facebook更新「仇恨言論」定義
Facebook早前表示:如果用戶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被攻擊,他們便能更自在地發言和交流。因為仇恨言論會造成整個環境充斥著恫嚇與排擠,有時甚至可能會助長現實生活中的暴力,所以Facebook強調「不允許平台上出現仇恨言論」。
而Facebook《社群守則》並非一陳不變,而是會持續調整政策,以跟上不斷變化的網絡行為。因為網上用語的意義瞬息萬變,前一天才冒出的詞語,隔一天便可能成為損人用字。Facebook內容政策團隊召集了全公司的專家參與政策論壇,有時甚至會邀請記者和學術界人士出席會議來觀察Facebook的工作。
今次Facebook再次為「仇恨言論」作新定義,甚麽內容才算是仇恨言論?其實在全球並沒有公認的定義,雖然有些國家/地區立法禁止仇恨言論,但各自的定義卻大有不同。Facebook決定將「仇恨言論」定義為根據受保護的特徵:直接攻擊他人。
甚麼是直接攻擊?
Facebook對攻擊的定義如下:
暴力或抹滅人性的言論
有害的刻板印象
貶低性的陳述
表達蔑視
厭惡或打發
咒罵
呼籲排他或劃清界線
甚麼是受保護的特徵?
Facebook受保護特徵的定義如下:
種族
族裔
國籍
身心障礙
宗教信仰
社會階級
性取向
性別
性別身分認同
嚴重疾病
與其他受保護特徵一併參考時,「年齡」亦將視為受保護的特徵,所以「廢老」等言論亦相當大機會成為「直接攻擊他人」的仇恨言論。
另外,Facebook亦表示對於與受保護的特徵一併參考的特徵(如職業)也提供保障,如某職業被當作「直接攻擊他人」的言論,很大機會亦會「中招」。Facebook亦會保護難民、遷徙者、移民和尋求庇護者,使其不受最嚴重的攻擊,但允許對移民政策發表評論和批評。
Facebook亦重申:仇恨言論政策涵蓋以個人或群體為對象的仇恨言論或圖像,但不包含以實體、意識形態或機構為對象的言論或圖像。
舉例來說,Facebook不允許用戶說出「我恨基督徒」這句話,因為對象指的是一群人,但「我恨基督教」便不是禁語,因為這指的是一種意識形態。
攻擊程度
第 1 級:暴力言論、特定抹滅人性的比喻、抹滅人性的言論、嘲笑仇恨罪行的概念或受害者
第 2 級:貶低性的陳述:生理面、心理面、道德面或泛稱;表達蔑視或厭惡;詛咒
第 3 級:呼籲劃清界線或排他:意味明確、涉及政治、經濟或社會面
來源 source: http://www.nmplus.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