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記得否,去年有一齣電影《梅艷芳》,當中一場戲講述梅姐因失聲,苦惱地走進劉培基的辨公室,良久案頭電話響起,劉把話筒遞給梅,聽筒另一邊是任姐把開聲秘方告之……
也許劇情經過設計處理,卻讓香港的女兒從此懂了「前輩提攜後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這天退休專訪主角粵劇班主彭美施的故事,同樣是白雪仙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常言道,有甚麼樣的偶像就有甚麼樣的粉絲。眼前已退休4年的彭美施,因自細愛看粵劇,偶像是當時呼風喚雨的仙鳳鳴劇團任劍輝和白雪仙。
我的遺憾是從沒看過仙鳳鳴劇團的現場演出。換句話說,我沒有看過任白,沒有看過梁醒波、靚次伯(四叔)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組合的現場演出……
她慶幸當上娛樂版記者後,遇到一班志同道合朋友,一起自掏腰包租場去看任白經典粵劇電影。
從此醉心於這門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帶給自己的快樂,也成就她人生的事業與經歷,退休後,是時候還愛給這門日益邊緣化的藝術。
最新影片推介:余德丞專訪
由娛記晉身至副總編
1977年她入行當記者,投身娛樂版,月薪800元。一做便40年,2018年才退下火綫,退休前的職位是娛樂版副總編輯:「2000年,娛樂版的採訪生態起了莫大變化。以前娛樂記者問問題,是要有見地的,一去到拍攝場地,會先問監製整個故事來龍去脈,然後才採訪演員。現在,整個採訪生態都不同了。」
她見證著香港娛樂圈最黃金的40年,足迹踏遍廣播道五台山,巨星輩出,與他們五光十色的回憶,俯拾皆是。
然而,她歎道昔日最彌足珍貴的回憶,是其時藝人和記者都能互相尊重、信任和交心:「哥哥(張國榮)跟我在無綫的飯堂聊了一個下晝,曾吐苦水:『為何把我跟Danny(陳百強) 比?我沒捱過苦嗎?我都是捱苦上來的!』」
她續稱:「看到翁美玲斯人獨憔悴,還是會感到很憐惜。很深刻印象,阿翁她坐在無綫總台停車場,因隔天有一個慈善競技賽,她正在等候綵排,故獨自坐在一角,我走上前跟她說:『為何你瘦得那麼緊要?皮包骨那樣。』她還是:『多謝你關心。』滿臉是有難言之隱,當時我很心痛,而她的人真的好,是一個好好的藝人。」
彭美施還記得1978年佳視倒閉,她自己勇不可擋,在金鐘爬電燈箱,拍攝一張眾演員遊行到港督府的照片。
在報界打滾儲得一定人脈後,巨星們都賞面接受訪問,連王菲也願意為感情之事開金口。「我們在文華酒店做專訪,正值她與霆鋒拍拖,問到會否結婚生孩子,她都有問有答,從中看到這位省話天后是有真誠交心的對話時刻。」
退休前的幾年時間,是她壓力面臨臨界點的時期:「整個娛樂圈沒有巨星,死的死、退的退。那時未有姜濤出現,這班人還可撐半邊天,但當時路如何走下去?加上報紙和網站要一起做,工時很長,若遇上大型節目如頒獎禮,凌晨2時是才放工,回看當時樣子經常口腫面腫,現在則寬容多了。」
當班主延續粵劇之美
在她面書生活動態時報上,有很多廣結星級朋友,滿座交心巨星的照片,履歷表中的副總編輯應該未能如實反映她的交際手腕。
不要看輕娛樂記者,我們的經歷被任何人都不少,人生百態盡在我眼中。生死榮哀,藝海浮沉,剎那光輝,看得特別多,也感受良多。
梁醒波離世時很多官紳名流致哀,演藝界當家小生花旦負責招待;亦看到甘草演員,靈堂只得一兩個人,那種蕭條和被冷落,令人心傷。其實他們都在粵語片時代貢獻很多。
彭美施不諱言心中有一個夢想,是拍一齣電影:「其實入行時因為仰慕李翰祥的電影,希望可以成為電影助導。因後來愈來愈多兼職,錢和夢,惟有放棄後者。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有得便有失。」
要說到在梨園組班當起班主,是她退休2年後的事。查實退休後她仍孜孜不倦增值,專於在中大的校外課程,如報讀犯罪心理學和道德哲學等。
每星期定必抽空看一兩場大戲,足迹走遍新光戲院、西九、沙田大會堂,演藝學院和香港文化中心等有大戲上演的場地。原本是一位每星期等待新劇上映周而復始的戲迷,直至有一天,在新光觀賞到王志良的《呂布試馬》折子戲,令她拍案叫絕。
「好欣賞,好厲害的功架!試馬的精彩處是在五呎高台凌空跳下來,並以一字馬落地再彈起。就這樣我被王志良深深吸引了,後來更做了朋友。」熟絡後在某次飯局,大夥兒談到《呂布試馬》從沒做過長劇,因傳統中呂布和貂蟬大多是折子戲,於是她便想大膽嘗試將試馬放進長劇,《呂布情傾貂蟬》由此而生。
總會給人罵我懂不懂粵劇?但這個文武生,30歲,靚仔、唱功得和武功得,正值黃金期,是值得栽培扶他一把!於是我決定做班主,將自己第一次獻給粵劇。
大概這也是一位粵劇迷看著喜愛的藝術日益「被邊緣化」作最後的力挽狂瀾。
得承認入場看戲的人愈來愈年長,如未來未能吸納新觀眾,不久將來粵劇觀眾會出現斷層,如何延續下去?你都沒有後生觀眾看,這門藝術又怎樣持續下去?
本著過往人際關係的優勢,和作為傳媒人的經驗,她全力推動並打破過往粵劇的慣性宣傳方法:加強電影感的海報設計,在紅隧和港鐵燈箱賣廣告。
還有去年9月舉行動員過百人的新聞發布會,邀請不同界別藝人和八代(不同年代)傳媒記者出席,在難上加難的疫情期間,成功為《呂》劇打響頭炮。
那晚整個娛樂界都認識王志良和林穎施這對情侶組合,這就是傳媒的力量。坦白說,這個時代做粵劇是很難賺錢,台前幕後的付出和收入,往往不成正比。大家都是為了興趣、為了傳承,如何喚起大眾興趣,定要提升粵劇演員的矚目度,亦所謂偶像化,也是作為傳媒人能夠做到的事,而所謂娛樂就是需要偶像誕生的地方,不論樂壇、電影、電視甚至粵劇……
她寄望政府能增建多些場地,又或降低租金可讓新秀多一些演出機會,從中培養更多人才。誠然,在退休之年踏入虎度門,為粵劇界留守點一盞燈,她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座佑銘:
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經過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斷完善,寫出一個全然不同的結局。
無論結果或結局,都需要過程和時間修正,互勉之。
記者:黃鑑江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