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胃酸倒流、胃脹可能是胃癌
- 33歲女網民確診晚期胃癌
- 晚餐後習慣影響胃癌風險
胃癌|經常吃即食麵,恐增加致癌風險。內地一名15歲少女因為長期吃即食麵,最終確診胃癌晚期,幾乎整個胃部都長滿腫瘤。有醫生指出,即食麵並非致癌主因,反而另外有3大習慣恐埋下病因,長年累月增加患癌風險。
胃癌|胃部僵硬如皮革 腫瘤塞滿無法蠕動
綜合內媒報道,河南鄭州一名15歲少女食慾不振,一直吃不下飯,甚至一進食就會嘔吐,求醫後確診胃癌晚期。經醫生詢問後發現,她習慣長期將即食麵當作主食,而且經常不規律進食所致。據悉,少女求醫時其胃部已「像皮革一樣硬」,內部長滿腫瘤,無法正常蠕動,出現嚴重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生提醒,青少年不良飲食習慣與患上胃癌息息相關。
最新影片:
胃癌|即食麵非直接致癌高鹽低纖營養價值低損胃黏膜
醫生解釋,即食麵本身並非直接致癌物,但其高鹽、高脂、低纖維的特性,若長期單一食用並缺乏新鮮蔬果攝入,可能對胃黏膜造成持續損傷。
- 高鹽:易破壞胃黏膜屏障,誘發慢性胃炎
- 低纖維: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增加有害物質停留時間
- 營養失衡:缺乏維他命A、C等抗氧化物質,削弱胃部修復能力
胃癌|胃癌年輕化趨勢加劇 醫揭3大致病因素
據近期醫學研究指出,胃癌有年輕化趨勢,除飲食因素外,以下3大習慣同樣高危:
- 幽門螺桿菌感染:世界衛生列為一級致癌原,可透過共餐傳播
- 捱夜與睡眠不足:破壞胃黏膜夜間修復過程,導致免疫力下降
- 三餐不規律:胃酸分泌紊亂
胃癌|8大胃癌高危人士
台灣胰臟科醫生林相宏,曾於其Facebook專頁指出胃癌的8大高危因素:
胃癌|胃癌6大常見症狀
腸胃健康|4招降低胃癌風險
台灣腸胃科醫生鄭泓志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引用國際期刊《Medicine (Baltimore)》研究指出,晚餐後的生活習慣與胃癌風險密切相關,關鍵在於「進食與睡眠間隔時間」及「是否飯後活動」。研究顯示,晚餐後3小時內就寢者,胃癌發生率明顯上升,且間隔越短風險越高;若再加上「飯後不散步」,風險更可能暴增7.4倍。研究強調,晚餐後散步能促進胃排空、減少胃酸逆流與細菌增生。故此鄭泓志建議:
鄭泓志提醒,若出現持續胃痛、消化不良或體重減輕,應盡快求醫檢查。研究證實,調整晚餐習慣與增加飯後活動,尤其對55歲以上族群,是預防胃癌的重要策略。
相關文章:
大腸癌|排便3種異樣求醫揭大腸癌4期 醫生:小心1種極高危特徵
大腸癌|第2號港人癌症殺手 大腸癌6大成因趨年輕化 醫生警告:2種症狀易誤判【附大腸癌10大高危人士】
胃癌丨百萬網紅不敵末期胃癌 暴瘦成皮包骨剩77磅離世【附8大胃癌警訊】
《醫度問‧醫度答》幫你問醫生! 第2期主題:「生蛇 (帶狀疱疹)」,獲選問題仲有禮品送! 詳情:https://tinyurl.com/yzk2vusa
免費成為TOPick會員,隨時參加有獎遊戲、好物試用、會員專享活動! 立即下載HKET APP︰https://onelink.to/f92q4m
TOPick會員迎新大招募,免費做新會員送精美禮品! 詳情:https://event.hket.com/article/3965561/?r=mcsdediart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親子、健康、生活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