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ceX於2002年成立時,CEO馬斯克已經視火星殖民為目標,而第一步就是自行研究火箭,在紀錄片《回歸太空》中,可見馬斯克的野心非常大,而他更是在2002年,於業餘火箭會活動上招攬精英,助其征空夢。不過一腔熱血不等於一擊即中,創業初期,馬斯克已講明大約有1億美金成本(約7.8億港元)供研發單位作3次的發射測試。2006年獵鷹一號首次試飛,結果30秒後引擎突然停止,火箭全毀,所有心血毀於一旦。




3次測試在一年一次的速度下已經耗盡,而成功亦沒有戲劇性地在第三次測試出現,在多番考量後決定作第四次試飛,結果終於成功,不單順利升空,更是繼美國、俄羅斯、中國後,全球第四個單位成功讓太空艙進入軌道後,並順利帶回地球。這次成功,更令SpaceX獲得美國太空總署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的合約,令SpaceX的升空夢得以繼續發展下去。
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太空總署因為經費問題,2011決定將太空計劃告終,往後的發展會以「外判」的商業方式合作,並交由俄儸斯執行發射任務。這決定令馬斯克看得不是味兒,而當年更有美國太空人接受訪問時,戲言小朋友若立志要成為太空人,首要條件是學好俄文。
升空最大問題是燒銀紙,每次發射火箭,所有推進器都是用完即棄,如果可以成功研發回收推進器,這將是人類升空歷史的一大里程碑,而馬斯克便從這一點起步,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但當日這念頭是予人天方夜談感覺,專家比喻這有要一幢重30噸的摩天大廈,安全於地面著陸。而且首要解決是推進器解體一刻,正以7倍音速調頭下墜,要在這時速下成功令推進器調頭,又是匪夷所思。





結果,SpaceX花了7年時間克服難題,於2015在獵鷹9號上做到火箭回收,此舉令人類升空史帶來重大變革,令平均的成本大大削減到只需以往的10分1,更令SpaceX的升空技術超越多國。而中國航天技術亦於2021年發現出重複使用火箭。隨後,SpaceX更於2020,成功載人到國際太空站。不過一切都只是登陸火星的前奏,馬斯克至今仍為火星之路努力。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