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

近年肺癌新症逾半驗出已屆晚期 醫界倡向高風險者提供篩查服務 #癌

劉健生指,低劑量電腦掃描敏感度高,可識別早期肺癌。肺癌素來是本地癌症的頭號殺手,單在2022年已錄得5,707宗肺癌新症,冠絕所有癌症,當中更有超過一 ...




劉健生指,低劑量電腦掃描敏感度高,可識別早期肺癌。


肺癌素來是本地癌症的頭號殺手,單在2022年已錄得5,707宗肺癌新症,冠絕所有癌症,當中更有超過一半患者確診時已達晚期。政府在近兩年的施政報告均提出研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為部分高風險人士提供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作肺癌篩查。有醫生指出,LDCT的精確度極高,有助識別早期肺癌。亦有議員認為透過肺癌篩查,長遠可減少醫療負擔,亦可為更多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劉健生指出,近年香港吸煙率下跌,但肺癌發病率卻沒有下降。他引述一項台灣研究指出,接受低劑量電腦掃描檢查的非煙民肺癌患者中,有9成屬於1期或以上的早期個案。由於台灣政府為高風險人士提供肺癌篩查資助,當地肺癌新症中,有近6成為第一、二期的早期個案,與香港有近6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情況恰恰相反。


劉指出,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為其中一種證實有效,精確度較高,且沒有副作用的肺癌篩查選項,費用介乎1,000至3,000元,其輻射量是傳統胸部電腦掃描的6分之1,約等同照5次X光。由於其敏感度可高達9成,甚至有時會出現「假確診」情況,故若被驗出懷疑腫瘤,可待醫生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他建議,高風險人士,例如煙民、5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等人士,每一至兩年便要進行一次篩查。


他又指出,胸腔X光一般用作檢查病人的病情,並非用作篩查肺癌。由於X光解像度低,單靠普通胸腔X光只能找到2厘米以上,且位置不近心臟、肋骨的腫瘤,可能錯過大量早期肺癌,提醒市民照完後切勿「以為無野」而掉以輕心。


有意見擔心在港推行肺癌篩查,部分個案或需醫護人員跟進,變相加劇醫療負擔。議員林順潮認為,早發現肺癌有助及早治療,長遠有助減輕醫療成本,讓資源「用得其所」,而且癌症晚期往往「慘在無得救」,要靠服用極為昂費的標靶藥續命。若能透過篩查及早發現,可讓患者有存活希望。


衞生署表示,由政府帶領的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的專家工作小組認為,目前的數據並不足以評估適用於本地的肺癌篩查策略,例如篩查對象及最具有成本效益的篩查程序,故政府現階段不會推行全民肺癌篩查計劃。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