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即食麵潛藏健康風險,河南鄭州市一名8歲男童,因長期將零食及即食麵當正餐,確診罹患結腸癌。另有網民指,從網購杯麵中發現有蟲卵。《東呼即應》邀請專家拆解即食麵各種迷思。有專家分析,不排除製麵原料受污染,另長期吃即食麵會導致膳食纖維量不足等,高溫油炸麵條會產生致癌物,呼籲最好選擇非油炸即食麵。有營養師指出,如果食麵連湯飲,會攝取過量鈉質,建議少放調味粉或不喝湯。
早前本港一名女子吃完杯麵倒湯時,驚見杯底有黑色小昆蟲,加上近年也有網民發影片,指從內地網購平台買回來的杯麵中竟有蟲卵,引發大眾對於包裝密封的杯麵為何藏有昆蟲的質疑。香港食品創新科技中心項目總監方麗影表示,這個機會性幾乎為零,因製作杯麵或加工食品的過程中,很多工序都已機械化並有監控,但一些原料配料或攪拌過程,可能仍有半人手操作,所以不排在前期的污染機會較高。若在原材料中發現飛蟲或蟲卵等污染物,估計是藏在麵條內,但飛蟲不是藏在麵條中而是在後期包裝中,則有機會是假新聞。
對於有內地少女疑因長期吃即食麵當主食,最終被確診胃癌晚期。方麗影認為,長期吃即食麵是間接引致胃癌,而非直接主因,又指長期吃即食麵而不吃其他食物,會導致膳食纖維量和蛋白質不足,沒辦法維持身體肌肉或代謝率,但不會直接構成胃癌。
消委會去年公布即食麵測試報告,指市面有近九成樣本,都驗出潛在致癌物。方表示,報告中驗出的氯丙二醇(MCPD),是油及碳水化合物在高溫油炸中生產的化合物,雖然在油炸即食麵中其含量略高,但仍然屬合格,如果選擇非油炸即食麵,其加工過程沒經過攝氏180度油炸,其氯丙二醇成分便會大大降低,故此消費者可選擇非油炸即食麵,調味包也別全放湯中,就能增加食用安全和保障健康。
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吳瀟娜表示,即食麵的調味料和醬包通常較高脂和高鈉,如果連湯都喝光,可能已攝取約1,500至2,500毫克鈉,達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人一天內宜攝取低於2,000毫克鈉的上限。而油炸麵餅本就較為高脂,食用整個麵餅或已有20多克脂肪,佔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3分之1至一半,長期進食會致肥,從而衍生如高血壓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