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扶貧到柬埔寨 [壹週刊 - 1433] __,M1,

關公不是災難扶貧到柬埔寨今年從服務四十二年的無綫企業傳訊部崗位退下來,致力參與慈善服務行列,分別前往泰北山區兩趟,筆者義務服務的莒光文化服務中心,繼「 ...


關公不是災難

扶貧到柬埔寨

今年從服務四十二年的無綫企業傳訊部崗位退下來,致力參與慈善服務行列,分別前往泰北山區兩趟,筆者義務服務的莒光文化服務中心,繼「送炭到泰北」後,又計劃進軍柬埔寨慈善服務,筆者剛從柬埔寨暹粒返港,此行是今年四月初首度探訪後,再度踏足這個曾飽受戰火蹂躪的土地。

大愛無國界,莒光獲龍門勵學基金會創辦人倫景雄伉儷邀請,參與柬埔寨及緬甸慈善服務項目,主動聯繫致力奉獻柬國二十多年的台北知風草文教協會,今年四月中,筆者和莒光義工一行六人,首度前往暹粒,由知風草創辦人楊蔚齡陪同前往洞里薩湖的黑木村探訪,這個東南亞最大淡水湖泊,周邊有多條貧困村莊,村民大多是以捕魚為生的水上人,在酷熱三十五度氣溫下,頂着驕陽似火大熱天,三五成群前後坐着狹窄又長的小艇,動彈不得,又曬又累,帶着文具和食物,穿越彎彎曲曲河道,偶爾小艇擱淺,船夫要下水拉艇,或船葉纏上水草雜物,又得動手扯去才可開動,經過逾兩小時航程,終於抵達這條沒有電力,只靠儲雨水飲用的貧困村落,村裡大都是破舊的高腳屋,了無生氣,在大和尚和校長安排下,大夥兒參觀了該村的小學,由於我們是第一批香港人到訪,全校百餘小學生,特別回到學校歡迎,大夥兒只把文具逐一送上,感覺不好意思,大感歉疚。

原來洞里薩湖,湖區面積遼闊,環繞柬國五個省份,湖上約有十多條漁村,代代相傳,依賴捕魚為生,他們住在船上,或用竹筏綁成船片為家,村中大多沒有電力設備,村民長年飲用沒有過濾和消毒的湖水,造成身體經常感染得病,健康飽受威脅,死亡率甚高,整個洞里薩區,僅有六所小學,約一千一百人,初中只得兩間,約一百人,從初中畢業升至高中,去年只有二十三人,但因為家庭貧困付不起學費,最後僅得十一人可到縣市高中繼續升讀,這都是由於教育資源匱乏,家境貧窮,連飯也沒得吃,如何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莒光義工探訪的斑詩瑪小學,共有一百四十四位學生,由一年級至六年級,卻僅有四位老師輪流兼教,學校建於湖邊,支撐木柱地基因水漲長期淹浸,導致發霉搖搖欲墜,幸好台灣愛心人士透過知風草捐獻,把學校支柱改以三合土墊高,孩子才可繼續安然上課,想起香港的小學生何其幸福,校舍設備現代化,還有空調供應,既舒適又資源充足,誰想到在貧困地區的孩子?到學校唸書是艱難的夢想,龍門勵學基金及莒光文化服務中心,為援助洞里薩湖區成績優異的貧困家庭學生,前往縣市升讀高中,構思設立獎助學金,培育當地有潛質學生繼續唸書,希望讓漁家的孩子,可接受現代教育。

莒光義工冒着近三十八度高溫,攜備美食利是餅乾、糖果、日用品等禮包,前往卜迭棉芷省坡傑藤村探訪近二十戶貧困家庭,送上香港人愛心關懷和鼓勵,這些貧困家庭,大都是兩片殘破鐵皮,加上幾幅破舊爛布搭建為簡陋居所,有些連燈泡也沒能力購置,只有點着微弱的蠟燭,正所謂家徒四壁,驕陽猛烈暴曬下,屈身走入這些家庭,熱氣逼人,還有一陣令人欲嘔的異味,這一刻我們大夥兒不知何來的力量,縱然汗流浹背,臭氣熏天環境下,依然耐心地透過翻譯,向他們表達關心問好致意,他們知道首次有香港人到訪,喜極而泣,有兩位高齡八十多歲的獨居老婆婆,拿着禮包跪在地上,嚇得筆者馬上蹲下把老淚縱橫的老婆婆扶起,此情此景,實在令人難過。

在我們探訪的貧困家庭中,有三宗令人唏噓嘆息的個案,兩位終生癱瘓的年輕人,一位年僅二十一歲的男孩,不能言語,靠雙手半爬行一輩子,另一位四十一歲年輕人,全身癱瘓躺在床上度過餘生,日常餵食和大小便,只靠年長媽媽照顧,原來他們都是為了討生活,到泰國當黑工不幸受傷被遣返,賠上了癱瘓終生的厄運,另有一對以務農為生的父母,不幸染上愛滋病,最大十四歲的女兒因要在家照顧兩個弟弟及只有一歲的妹妹,被迫放棄上學的機會,看着這位擔起照顧弟妹重任的小孩子,前路茫茫,目光愁容,我見猶憐,對着這幾個特殊家庭,大家都自願掏腰包,多付大利是給他們家人以作鼓勵。

大夥兒住在距離暹粒市兩個半小時車程的傑藤村知風草中學,男女分隔兩個房間,在炎熱暑天三十多度高溫下,沒有冷氣,只有蚊帳和舊式老爺風扇一把,晚上還有蜥蜴和青蛙叫聲伴着睡夢,最要命的是每人各拿鋁質臉盆,打井水到廁所蹲下洗頭洗澡,而三餐要各自攜備碗筷,僅兩菜伴白飯的簡樸伙食,對來自大都會生活的香港人,簡直不可思議,這幾個晚上,大家不太適應都睡得不好,可幸並沒有影響白天的探訪,此行初訪,開拓了對柬埔寨扶貧服務之旅。

曾醒明

打理 TVB公關事務逾四十年,曾說關公行得正企得正,不怕災難。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