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今年執導的電影《墮胎師》再次入圍台灣金馬獎問鼎最佳導演獎,回想23年前帶着《香港製造》參加台灣第34屆金馬獎,同年參賽港片有陳可辛《甜蜜蜜》及王家衛《春光乍洩》,強敵當前他最後贏得最佳導演獎。陳果自言當時仍是𡃁仔一名,抱住玩樂心情出席,他回想說︰「心情忐忐忑忑都諗住冇,點知逐個名講出嚟,自己贏埋,當時傻咗,因為諗住嚟趁熱鬧,估唔到攞咗最佳編劇同導演獎。」當時沒有準備台辭,所以上到台講的不多,自己亦未去到好老成江湖味的層次。陳果表示得獎無疑有鼓勵作用,特別對新導演,就算今時今日,每趟知道入圍都會有陣莫名振奮。
談到台灣金馬獎跟香港電影金像獎,在華語片世界都是舉足輕重,陳果表示兩者在評審上有不同,以當年參加金馬獎為例,自己的《香港製造》是細片算是弱勢,陳可辛同王家衛的作品自然是強勢大片,他說︰「金馬又畀咗我,你計返呢幾十年佢畀啲戲,有啲藝術氣質嘅戲都會畀,只要係好睇。因為主流太容易,金馬獎有少少歐洲電影節味道,唔係純商業。當然商業拍得好都會攞,譬如當年我攞最佳導演,陳可辛《甜蜜蜜》攞最佳影片。」他認為《甜蜜蜜》雖然是主流片,但說的都是人文關懷,結構如早兩年的《淪落人》︰「金馬獎在意義上比起金像獎會好啲,評審嚟講金馬真係搵好多人嚟評,香港行荷李活個套,你可以班馬搵人填夠咪得囉,大包圍票多就贏。你唔好理,台灣細片反而有機會,評審經過一輪討論去判獎,唔似香港嗰種較工業,喺華人世界金馬獎算係嚴謹。」他指近年因為首部劇情片計劃,加上學院派導演湧現,令金像獎中多了非主流片入圍及獲獎。
《香港製造》為「九七三部曲」的第一部,在金馬獎之前,陳果憑該片在歐洲贏過法國南特電影節最佳電影、瑞士洛迦諾影展歐洲藝術影院聯盟大獎,特別是南特影展重要性僅次於康城、威尼斯同柏林三大影展。陳果表示「影展毒」比「拍戲毒」更毒,他笑說︰「拍戲係搵食,攞獎唔係。好在當年金馬前去過歐洲影展,去到金馬至冇咁驚。」攞獎重要但電影的影響亦好緊要,他反問︰「你知唔知《香港製造》到而家都仲好『熱鬧』,呢20年我都未得閒過,久唔久香港回歸10周年放一次,20周年又放一次,所有影展都請你參加。香港地位喺國際好特別,而家更加特別啦,變成咁嘅時候,(影展)嗰班人睇以後再冇《香港製造》......」陳果自言每趟重複以前所講有點悶,所以已婉拒不少邀請。他指不少老牌香港導演都傾向合拍片,而近年湧現的年輕導演,傾向社會議題電影,令非主流電影在金像獎中多了獲獎機會。
最佳導演
蔡明亮《日子》
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黃信堯《同學麥娜絲》
鄭有傑《親愛的房客》
陳果《墮胎師》
-----------------------------
《蘋果》英文版免費試睇:了解更多
英文版已登錄《蘋果》App,立即下載/ 更新:iOS/Android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daily.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