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以色列政府再次倒台 會否影響到拜登「以油為由」的中東行? #政治時事 #拜登

根據貝內特八黨聯盟政府的協議,如果政府因右翼背叛而倒台,外長拉皮德(YairLapid)將擔任看守政府總理。由於選舉籌備需時,當拜登抵埗以色列之時,迎 ...




根據貝內特八黨聯盟政府的協議,如果政府因右翼背叛而倒台,外長拉皮德(Yair Lapid)將擔任看守政府總理。由於選舉籌備需時,當拜登抵埗以色列之時,迎接他的將會是拉皮德。但在以色列大選重臨之際,拜登就不得不擔心自奧巴馬時代已與美國民主黨政府不和的利庫德集團領袖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會否在大選之後捲土重來。

從拜登先訪以色列、後訪沙特的事實來看,他似乎是希望透過促進以沙關係,甚至達成針對伊朗的聯盟來換取沙特增產石油,好配合西方的對俄制裁,同時壓止油價的升勢。以色列的政治不穩,會否打亂拜登的盤算?

年僅一歲的八黨聯盟

去年6月,以「反內塔尼亞胡」為統一旗幟的以色列貝內特政府得以組成,正式將連續執政12年的內塔尼亞胡踢了下台,使他變成了身陷貪腐官司的反對派領袖。貝內特政府更難得統合了由右翼到左翼立場各異的8個政黨合作,並讓阿拉伯政黨加入以色列政府,創造了歷史先例。內塔尼亞胡的下台,也正好配合了拜登當局掌政,為美國民主黨政府與以色列改善關係揭開新一頁。

雖然貝內特政府上台後成功通過了預算案,扭轉了過去兩年的執政停滯局面,但聯盟各黨政治意識形態立場差異太大,過去幾個月來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之中。本年4月前後穆斯林齋戒月期間在耶路撒冷聖殿山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暴力衝突、數宗由阿拉伯裔人士發動的恐怖襲擊,以至以色列安全部門在西岸的強硬執法等等,都構成了貝內特政府內部各派衝突的背景。

4月上旬,貝內特所屬的統一右翼聯盟(Yamina)國會議員西爾曼(Idit Silman)宣布退黨,使貝內特政府失去國會多數,只守着僅及議席一半的60席。西爾曼批評貝內特當局「傷害以色列的猶太身份認同」。在宣布辭職前,她曾批評衛生部長容許「發酵過的麵包」(Chametz)進入醫院,不顧在逾越節期間猶太教禁止人們擁有、食用此等麵包的戒律。

5月中旬,貝內特政府中的一位左翼政黨阿拉伯議員佐比亞(Ghaida Rinawie Zoabi)宣布退出聯盟政府,使貝內特一度變成少數派。佐比亞引用了5月11日在西岸採訪期間被以色列國防軍槍殺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巴勒斯坦裔美籍記者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為事例,稱她不能再支持一個不顧廉恥地騷擾其社群的聯盟。

雖然其後佐比亞以「大局為重」重返執政聯盟,但到了6月13日,統一右翼聯盟又再失去了一位國會議員奧爾巴赫(Nir Orbach),後者批評聯盟政府被阿拉伯政府和左翼「綁架」。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貝內特政府先失去多數,再變成少數,旋即又復得半數,最終又再變成了少數派。此一亂局之中,當然也少不了內塔尼亞胡的煽風點火。

無止境的大選?

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在6月初。當時貝內特希望按過去慣例通過局部在西岸實施民法的法案,使直接由以色列控制的61%西岸土地上的猶太人可以得到以色列的民法保障,而在同一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則大體受到軍法規管。雖然在野的利庫德集團原則上支持法案,可是內塔尼亞胡一心拉倒貝內特政府、不予支持,而在黨內各派不和之際,貝內特政府最終湊不夠過半票數通過此等具爭議性的法律。

如果此法在本月內到期之前未得通過,以色列當局在西岸從醫療、投票、稅收到警務等種種行動都會受到失去法律基礎的影響,於是一直作為西岸猶太定居點支持者的貝內特就決定解散國會,將投票押後至另一次大選之後。

再一次大選能解決以色列的分裂局面嗎?答案大概是不能的。根據最新的民調,雖然內塔尼亞胡擔任總理的聲望依然以四成多的民意拋離其他對手,但以色列十多個政黨的支持度分佈大體不變,以往4次選舉的分裂結果,大概會在此次選舉中以另一個面貌再次出現。於是,反對內塔尼亞胡的右翼、中間派、左翼和阿拉伯政黨,可預見將再次面臨「容忍內氏掌權」與「互相包容」之間的困難選擇。

從此次屬中間派的拉皮德與屬於較激進右翼的貝內特能在解散國會中達成協議,而在宣布決定之際更互相展現友好可見,「互相包容」似乎依然是他們的首選。

但此刻以色列政局再陷不穩會影響拜登的中東行嗎?

流水的政府 鐵打的大局

眼見貝內特政府的弱勢,這幾個月來拜登當局已明顯避談以巴問題,無論在以色列警方對巴勒斯坦人的強硬執法,還是以方殺害美籍記者阿克利赫的事件上,美方都保持低調,避免為貝內特增加更大壓力,最終或導致內塔尼亞胡再次上台。不過,拜登的謹慎最終也無法制止貝內特政府的崩塌。

這一次拜登的中東行,最大看點在於其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的見面,放棄其此前因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而「放逐」穆罕默德的政策,希望能說服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以緩減美國國內的通脹問題,使民主黨在本年中期選舉不會遭遇慘敗。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色列只是配角。

不過,以色列和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進一步合作,似乎是拜登實際上可以帶給穆罕默德的見面禮。因此,以色列的取態對於拜登的中東「石油之行」甚為關鍵。

就在貝內特政府宣布決定解散國會的同一天,以色列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搶先表明美國正與「中東空防聯盟」(Middle East Air Defense)這個新計劃的成員國合作,一同對抗伊朗的導彈、飛彈和無人機。以色列方面尚未點名有哪些阿拉伯國家將會加入,但甘茨就稱在拜登到訪期間可能會公布更多細節。

自特朗普2020年促成阿聯酋、摩洛哥等國與以色列建交之後,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已愈走愈近。本年以來,以色列與巴林、摩洛哥都達成了軍事合作協議,而有傳聞亦指以色列正與阿聯酋商談於後者的領土上設置空防設施。

在伊朗的濃縮鈾離核武能力近在咫尺之際,如果拜登能拉攏到以色列與沙特走向實質軍事合作,甚至藉此機會重新確認甚至加大美方對沙特等區內阿拉伯國家的安全保證,這當然是美國中東政策的一大進展。

同時,更實際而言,自2017年以來,埃及與沙特在西奈半島南部有兩個島嶼的主權問題也因為以色列的安全憂慮而一直未得解決。如果拜登能說服以色列同意埃及將這兩個島交到沙特之手,這更是拜登對穆罕默德明白不過的見面禮。

此刻以色列的政局不穩,理論上固然有可能阻礙此次拜登中東行的外交進展。不過,以色列與沙特修好的大方向基本上是以色列的朝野共識,主政者誰屬其實影響有限。而且,此刻拉皮德的過渡總理之位,在選舉之後也有可能會變成「長期過渡」,在各黨未能組成政府之際繼續掌權。

另外,回顧2020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達成《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正常化關係之際,當時的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屬過渡性質,由此可見,以色列政府由誰人領政,其實不改大局。

不過,正正是因為沙特與以色列早已有「鐵打」一般的修好大勢,不會受到以色列流水的政府影響,拜登要用以沙關係的進展作禮物的話,必然要大大增加美國的區內安全付出。有評論甚至認為拜登要對沙特提出像北約聯防條款一樣堅實的安全保證——這對此前尚把沙特視為「被放逐國家」的拜登而言,將有重大困難。

無論這此以色列政治亂局發展如何,如果這次拜登中東行還是沒有辦法「打動」穆罕默德增產石油的話,此等失敗將是由美國的政策所一手造成。以色列的政治亂局只是一段小插曲。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