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愛回家》已經變質冇咗愛? 人員更替唔係主因|任噏亂評 #愛回家 #愛.回家

近期有網民熱衷於討論《愛回家》,不是討論劇情而是討論「依家套愛回家仲應唔應該叫愛回家?」,直言現在的《愛.回家之開心速遞》已失去了原有的宗旨,沒有了「 ...






近期有網民熱衷於討論《愛回家》,不是討論劇情而是討論「依家套愛回家仲應唔應該叫愛回家?」,直言現在的《愛.回家之開心速遞》已失去了原有的宗旨,沒有了「愛」。當中有一個留言令人印象頗深,而且十分「到肉」:「愛回家但成家永遠都唔會齊人,個個都quit倒不如喺最高峰時完咗佢,唔通等成家散哂個陣先完咩」。

《愛回家》冇愛?

有愛,沒有愛,感受到愛,感受不到愛,這些其實都是十分個人。處境劇原意就是讓人「電視撈飯」之下產出的,所以要說「有愛沒有愛」,本就是觀點與角度的不同而已,而且是沒有正確答案。不過!既然有觀眾提出,那就要正視,或應該要重新審視問題。

愛分很多種,以前的劇情中,有「熊家」的家庭溫暖,有「大學線」同學的友情,有「威龍」同事之間的共同努力,有「列堤頓道99號」鄰里的守望相助,也有如「龍家」的父母兄弟姊妹情。當然,有愛也有恨,不過兩者共存之下才能突出「愛」的珍貴。

角色更替其實好正常

要說《愛回家》沒有愛嗎?熊若水、熊心如兩個寶貝女愛着爸爸熊樹根,金城安與善姐的互動亦充滿歡笑,一家人相處有愛但又有大大小小的磨擦,非常貼近現實家庭的情況,初期的劇情中的確滿載着歡笑友愛。

有一說,觀眾覺得《愛回家》沒了「愛」,是因為人員的出走。舉個例,熊家七個骨幹人員之中缺二,龍家近期亦有三人消失,更不用提早年因為「大學線」的大學生畢業而令整條副線消失。

陪伴了觀眾多年的角色離開劇組固然可惜,就好似突然有親人、朋友移民海外一樣,總會令人有一種失去了愛的感覺。不過這並不是大家覺得「《愛回家》沒有愛」的原因,有網民覺得最大的原因,好可能是由於劇情。

以往劇情大多集中於體現「愛」一字之上,即透過某些生活瑣碎事去突顯家庭溫暖,又或直接以男女朋友間的事去表達「愛」,例如在細龍太離開之後,劇情就講龍力士如果傷心,又例如大小姐怎樣排除萬難與送水輝一齊,又例如熊家眾人因為發覺熊樹根悶悶不樂,而決定一家人出遊等等。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何有觀眾會感覺到「《愛回家》沒有愛」,覺得變質?其實並不完全因為角色出走。有留意劇情的觀眾都知道,就算有一兩個角色離開劇組,也總會有其他人補上,例如金城安去拍正劇,熊家就多了一個申瑞素搬入「填位」,細龍太走了就有新女友上場,最近細龍生離開亦有「三房Joe」龍舟補上,角色不同了但定位也是差不多的。

歸根究底,其實部分觀眾(包括網民)不滿的是劇情上的變化,多了十分多家人、朋友之間的針對、爭鬥,而又缺少了很多往日劇情帶來的溫暖。每日打開電視就是睇熊家的兒女怎樣抱怨熊樹根,嫌其他人麻煩,龍家就大多是三房人為了爭家產。由《愛回家》變成了《家族榮耀》,又難怪有部分觀眾會抱怨。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