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消委會:2款小學生鞋含「致癌物」六價鉻 「Frog SHOES」塑化劑超86倍 #消委會 #癌

新學年將至,「學生哥」或都準備換新皮鞋開學,但着新鞋都要小心着出禍!消委會測試28款小學生鞋樣本,其中13款樣本檢出有害物質,包括致癌物質六價鉻、芳香 ...






新學年將至,「學生哥」或都準備換新皮鞋開學,但着新鞋都要小心着出禍!消委會測試28款小學生鞋樣本,其中13款樣本檢出有害物質,包括致癌物質六價鉻、芳香胺、甲醛和具生殖毒性的塑化劑,其中4款更檢出的六價鉻或塑化劑含量更超出歐盟上限,最高的1款檢出的塑化劑含量更超標近86倍。若兒童腳有傷口或濕疹,除可能引致皮膚炎,亦有機會吸入塑化劑。另有2款樣本在屈折3.5萬次或5萬次後出現裂痕。消委會促請生產商改善學生鞋的設計及用料。


測試的28款學生鞋樣本,當中18款含動物皮革,售價介乎198至599港元。測試發現2款樣本含被歸類為第1組「令人類患癌物質」的六價鉻,含量並超歐盟上限,包括「no.no HOUSE」及「Frog SHOES」樣本鞋邊的襯裏,或會會導致皮疹、潰瘍,亦可能會致敏,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消委會指雖然兒童一般會穿襪子才穿鞋,但未能完全排除接觸到鞋內六價鉻的風險,呼籲家長發現子女的腳部出皮疹或皮膚炎,應停止穿着。


另有4款樣本含塑化劑DEHP或DBP,當中兩款含量超歐盟上限,其中一款「Frog SHOES」樣本內底DEHP檢出量為8.69%,遠超歐盟上限近86倍;「Kinghealth」樣本則在鞋墊及內底分別檢出0.37%及0.01%DBP,前者檢出量亦超出歐盟上限約2.7倍。消委會說一般塑化劑不會有效地被皮膚吸收,但若有傷口或濕疹,則會增加吸收風險,建議家長教子女穿脫鞋子後清洗雙手,避免因接觸口部或食物而間接攝入塑化劑。


除此之外,4款樣本含有害、可能釋出致癌或致敏的芳香胺,8款檢出甲醛惟沒有超上限,但沒超出歐盟REACH條例的75毫克/公斤上限。另一方面,1款學生鞋在屈折3.5萬次後,前掌位置的外側鞋面與外底之間分離7毫米,以及在外底出現65毫米的裂痕;在屈折5萬次後,更分別加劇至13毫米和86毫米,而內側鞋面與外底之間亦分離5毫米。另1款樣本則在屈折5萬次後於外側鞋面與外底之間有16毫米的分離。


消委會促請生產商改善學生鞋的設計及用料,加強保護兒童腳部,又建議家長帶兒童親身試穿,站立並行走,亦可蹲下看看鞋有否頂著腳趾,另可用手試試能否輕易把鞋頭屈曲,確保不會太硬。


「Kinghealth」及「no.no HOUSE」代理商回應消委會稱,重視測試結果,將會改善。「Frog SHOES」代理商則指在上月中已將該2款鞋全線下架。與生產商追查發現其中一款小量貨因原材料不足夠,而改用了現成材料,導致檢測結果,並提交測試報告證明沒有超標。


另外,小學生正發育,腳的尺吋亦會變大,部分家長或買大「兩個碼」,消委會署理總幹事何應富指,不應買太大的小學生鞋,擔心會令兒童以腳掌、腳指抓鞋,增加磨擦亦較易出現疲勞。消委會研究及普查總監張昕帆則說,部分樣本低至約200港元,亦有不錯的表現,認為家長即使「手頭緊一點點」都有好選擇,建議子女一說「喂!有啲頂腳指」便應換鞋。對於有廠商指,學生鞋或因零售店舖的存放位置或環境未如理想,令鞋自然損耗,張昕帆指認為零售商亦有責任,指雙方都要注意儲存環境,例如長期曬太陽都會老化。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