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來看,《華山論劍》系列頗為精彩的地方,是以單元劇形式擴寫了金庸IP中的幾大經典配角,用梅超風、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等人物的外傳,來解構曾經一路進階的大男主型主角,以此貼近現代人對於生存、理想和職場的心態。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華山論劍》劇照👇👇👇
除了改變敘事角度,《華山論劍》的集數與剪輯方式也頗具特色,可以說緊跟當下的時代潮流:變短。目前已播出的三個單元《九陰真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均為8集。不同的主角、凝練的敘事,每個單元既可獨立成篇,又能串聯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江湖。
結合近年來的爆款武俠劇的製作思路,想要重拾武俠題材的風光,必然得有顛覆性的創意才行。接下來的待播武俠劇中,可以看到兩種常見路線。
一種是延續《華山論劍》的思路,解構經典,縮短集數,風格化續寫老故事。另一種是堅持傳統大男主敘事和長集數,混搭新元素的新式武俠。目前超過35集的武俠劇已有多部。究竟哪種才是正解,我們細細數來。
【相關圖輯】
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黃老邪」
熟悉金庸故事的觀眾,都知道《射雕英雄傳》中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但他們在未成名的青年時期是什麼性格?又遭遇了什麼,他們一步步成為了後來名震武林的高手?這些《射雕英雄傳》中未曾展開的部份,給予了當下的創作者充分的想像空間。
因此,如果你想在《華山論劍之東邪西毒》中,看到記憶中性格乖戾、狂放高傲的黃老邪,或者是狠毒多疑、偏執心機的魔頭歐陽鋒,那麼你可能要大失所望了。這部劇裡沒有神乎其神的世外高人,只有初出茅廬的「傻白甜」俠士,以及自身難保的腹黑老江湖們。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鐵血丹心》劇照👇👇👇
有網友精準總結了劇中主角的特性:
故事開頭,自認為武功了得的西域白駝山莊二莊主歐陽鋒(高偉光 飾),對南朝的江湖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南朝人應該是風流斯文、風雅有趣的。但從在客棧被誣陷殺人,路遇鹽幫埋伏,再到被陌生女子窮追不捨、被兄弟直言「有她沒你」的二選一,歐陽鋒一次次陷入「三觀崩塌」時刻。
劇集通過服裝的變化,反映了歐陽鋒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的一襲白衣,到了後面跌入泥潭、被埋進土裡,衣著髒污不堪,代表著他從心思坦蕩、心懷願景,逐漸見識到江湖險惡、人心難測的過程。而歐陽鋒的超強進取心,也就註定了他會沿著「武癡」的道路一去不復返。
相比歐陽鋒的主動踏入武林,出世的黃藥師(周一圍 飾)則屬於被動捲入,他一直都在拒絕接納這個紛亂的江湖、拒絕麻煩,也拒絕與自己可能有情感牽扯的馮衡(陳都靈 飾)。他連一隻蟲子也不忍踩死,一方面是不想殺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隔絕髒污。
無奈事與願違,當黃藥師救下馮衡的那一刻,命運的齒輪就開始轉動,超出了他的想像。破例殺人了、仇人出現了、情難自抑了、兄弟反目了,黃藥師從此埋下了黃老邪的種子。
有趣的是,黃藥師的格格不入,在劇中呈現出了一種黑色幽默般的化學反應。他的諸如「人死了你就不要太在意了」「要不我給你道個歉」「你心那麼急」等臺詞,讓其天真中又帶有一絲冷漠的性格開始具像化,有了點「性轉版小龍女」的味道。
【相關圖輯】
再加上周一圍溫柔有餘、邪氣不足的演繹,就更加重了衝突感。有網友形容《華山論劍之東邪西毒》中的黃藥師:「他的邪,是正得發邪。」而這一特點在《九陰真經》單元中也得到了延續。
在武俠題材重複、活力不足的當下,大刀闊斧改編和續寫金庸的勇氣是值得肯定的。名著就是在不斷解構和重構中發揚光大,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出來之前,沒人可以想像金庸群俠如此文藝。
黃藥師的破次元特質,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說明改寫這條路大有可為。當然,此次改編中狗尾續貂的部份也有,需要總結、揚棄。總之,改編就會有得失,後來者不妨膽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當代思潮的植入再充分一些。
短劇真能救武俠嗎?
《東邪西毒》用短短8集,呈現出了歐陽鋒與黃藥師「被社會毒打教做人」的過程。《九陰真經》中有「一生都在復仇」的梅超風(孟子義 飾)、《南帝北丐》中則有「命比鞋子賤」的洪七公(明道 飾)和「好人天花板」段智興(何潤東 飾)。
這麼看來,整個《華山論劍》的核心表達是一以貫之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反派大魔頭,誰當年還不是個眼神清澈的少年了?但因為創作者的不同,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風格與主題。比如臧溪川執導的《九陰真經》,刻畫的是復仇大女主梅超風的悲慘命運,就有了點強反轉、強衝突的女頻味;梅超風與其師父黃藥師之間造化弄人的恩仇,也續上了《射雕英雄傳》的劇情。
鄧科執導的《南帝北丐》用輕喜劇風,將原本面目模糊的南帝段智興與大智若愚的洪七公的前史講了一遍。只不過,喜劇想詮釋得精彩到位不易,再加上有些不痛不癢、插科打諢的角色頻繁出現,讓劇集一度失了武俠味道。
【相關圖輯】
短集數的武俠劇還不止這些。徐兵自編自導的12集武俠劇《金色》改編自古龍的《大地飛鷹》,已經殺青。不同《楚留香》、《陸小鳳》、《絕代雙驕》等古龍IP有過多次影視化改編。此前,《大地飛鷹》只有1978年的電影版和1992年的電視劇版兩次改編。
古龍的作品均自帶懸疑感,《大地飛鷹》也不例外,小說講述「要命的小方」在沙漠絕境中掙扎,因捲入黃金劫案與貓盜之謎,逐漸揭開卜鷹、班察巴那等人的隱秘糾葛。小說延續了古龍對男性情誼與生存困境的刻畫,劇集《金色》則圍繞大漠中的黃金案與滅門案進行展開。
許久未在螢屏上見到出色的古龍作品,希望這部彙聚了辛芷蕾、尹昉、陳坤、高偉光等演員的《金色》,能夠重現古龍武俠的經典味道。
【相關圖輯】
誰會領取2025年的武俠爆款名額?
長劇變短需要時間,目前的待播劇市場中,武俠題材仍屬於古裝長劇集的主力軍。根據方白羽創作的小說《千門》改編的《雲襄傳之將進酒》38集,有望在今年播出。改編自溫里安同名小說的《赴山海》、改編自周木楠同名小說的《暗河傳》、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的《江湖夜雨十年燈》、根據《七俠五義》同人文改編的《雨霖鈴》,都有40集的長度。
2023年播出的定位為奇謀武俠劇的《雲襄傳》成績不錯。與前些年許多強調偶像感的武俠劇不同的是,《雲襄傳》在外觀與核心都保留傳統武俠的俠義氣韻,古樸自然的服化道和拳拳到肉的武打動作,讓觀眾找回了那個書寫情與義、俠與膽的熱血江湖。第二部《雲襄傳之將進酒》集結原班人馬回歸,大概率也會延續此風格。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雲襄傳》劇照👇👇👇
近期始終處於風浪之中的《赴山海》,同樣集結了《蓮花樓》的編、導、演。劇集將系統設定元素嫁接到傳統武俠當中,講述酷愛武俠小說的「鹹魚」肖明明,穿越成為武俠男主蕭秋水,體驗江湖世界的愛恨情仇。劇中,小人物的成長進階、武打動作、武俠群像或是其中主要看點。
《雨霖鈴》是正午陽光製作的首部武俠劇,其對於經典武俠IP的再創作,與《華山論劍》異曲同工。只不過在《雨霖鈴》中,主角不是別人,仍是我們熟悉的南俠展昭與「錦毛鼠」白玉堂。《暗河傳》根據90後作家周木楠的IP改編。此前,周木楠的代表作《少年歌行》、《少年白馬醉春風》,都在年輕觀眾群體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相關圖輯】
近些年武俠劇風格各異,無論是主題元素的創新,解構經典的「同人創作」,還是大刀闊斧縮短集數,都不再拘泥舊式武俠的模版。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畢竟只有看到觀眾的需求變化,才能爭取用戶的注意力,提振武俠劇。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