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社會對腦退化症的認知未算深,當時還叫它做「老人痴呆」,誤將病患的影響力用年齡規範上。當年許導對該病的認識同樣不算深,緣起自《女人四十》開拍前數年,有人找她拍一部關於老人家的紀錄片,從而覺得雖然人人都會老,但這題材從未有人拍過,而在資料搜集期間,很多個案都對許導來個正面衝擊,於是拿了其中一位中年女士,照顧媽媽的故事作為藍本,改編成老爺跟新抱的「角力」。「這樣可以注入女性主義,有男人欺負女人的情節。」

蕭芳芳為電影定調
電影讓女主角蕭芳芳揚威柏林影展,贏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又聯同羅家英橫掃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及男配角,回港再跟喬宏三人,囊括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男主角、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導演及最佳電影六個大獎。可見肯定,該片的選角是清準無誤,而蕭芳芳不單是導演由始至終的心水人選,她更為電影的方向定調。許鞍華︰「我初初打算以一部正常的文藝片手法拍攝,是蕭芳芳要求以喜劇包裝,她覺得這樣會多點觀眾入場。而她在片場亦起了定調作用,拿揑大家演繹上的喜感。」結果電影在當年獲1,400萬票房,證明芳芳姐的決定無誤。


至於男主角喬宏叔,許鞍華一直都屬意找他來演,「他向來予人高大有氣派的感覺,由他演老人痴呆好有反差。」但當時老闆曾經建議選用台灣演員郎雄,「郎雄當時非常紅,但我覺得作為一部香港電影,他不太像一個香港人,會令電影削去本土感覺,所以我婉拒。」
馮德倫衰在靚過頭?
至於最佳男配角羅家英,原來都並非首選,首選是曾在電影《方世玉》中,跟蕭芳芳演一對的朱江,原想在《女人四十》中重現。「他在《方世玉》的演出好好笑,能夠一本正經地演喜劇,可惜因為片酬我們負擔不起,被逼擱置。後來蕭芳芳便提議用羅家英,家英個樣好得人喜歡,但正經起來又好有氣場,跟芳芳好有化學作用。」

戲中飾演蕭芳芳兒子的是新演員丁子峻,是經過招募新人得來。「丁子峻的面相是有少少似芳芳,當時已落實由他去演,但隨後再有一位靚仔來面試,就是馮德倫,當時他未入行但真的好靚仔,靚到有點靚過頭,會令觀眾睇戲時出神,所以沒有讓他中選,反安排他演丁子峻的同學。」


「人生,係好過癮㗎!」
拍攝《女人四十》時,許鞍華只有48歲,對於老沒太大感覺,來到現在七十有八,是學習面對的時候。「其實老跟這個病是可以沒有關係,有時更體會到老,可以仲慘過痴呆。老是去到某個年紀,就要不斷修復自己,醫生會變成你最好的朋友,不過有得老已經算是幸福,我這刻都去學習接受。」
拍過腦退化的故事,自己都有擔心過會成為「主角」,「剛才都有去問工作人員,怎去避免,如何令病情惡化得緩慢一點。近年都開始曾經忘記某些事情,但如果仲記得自己忘記了某些事,就證明其實未有這個病。」正如戲中喬宏叔一句對白︰「人生,係好過癮㗎!」活到今天,許導都非常認同。「這是最好的的形容,因為過癮無分好壞,好難受都可以好過癮,如果你有自虐狂,我自問都覺得幾過癮,人生就是要開心跟不開心的事都走埋一齊。」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