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銀行業昨現「大地震」!有「大笨象」之稱的香港散戶愛股滙豐控股宣布,擬斥資逾千億元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旗下有92年歷史的恒生銀行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較周三收市價溢價30.25%,估計整項交易涉資約1,061億元,完成後恒生將撤銷上市地位,滙豐強調私有化計劃對滙豐及恒生兩家銀行現有存戶沒有影響,恒生未來將維持獨立的企業管治、品牌形象、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分行網絡;收購將不影響滙控今年的股息支付率,恒生股東亦將獲得2025年第3次中期股息。不過,市場則關注恒生未來或難逃精簡和裁員的命運;而金融管理局稱知悉相關計劃,一直與相關銀行保持溝通,並按既定機制和程序進行有關監管審批。
受消息影響,滙控昨股價曾跌7.32%至102.5元,全日跌5.96%,報104元,成交額逾96億元,市值蒸發1,138億元,比今次私有化需要動用的1,061億元還要多,故被指有「跌過龍」之嫌。恒生股價昨曾升41.17%,見168元,全日收報149.8元,升25.88%,成交額逾84億元。
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認為,收購恒生是基於長期戰略考慮的商業決定,全資擁有恒生能精簡集團香港業務架構,加快決策有利業務增長;兩行亦能產生協同效應,惟未有具體數字,但相信會高於回購帶來的效應。至於裁員問題,他強調集團將繼續在港投資人力資源,相信恒生員工未來於集團能有更多培訓及發展機會。
滙豐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強調,集團會更大規模部署兩行在港的投資,集團可更容易、便利地利用科技、人才、產品及網絡進行調動及優化,將繼續檢視銀行內部的優化空間,承諾在香港投資更多人才和科技。他重申,滙控將50%的盈利用作派息的目標不變,並指私有化計劃對滙豐及恒生兩家銀行現有存戶絕對沒有影響,未來只會有更多產品及網絡連結。
恒生資產質素近年受本地商業房地產貸款拖累,艾橋智說,私有化與壞帳問題無關,指恒生財務非常穩健,且資本水平強勁,能應對短期內的信貸挑戰;恒生若由滙控全資擁有,將獲得更大的靈活性及更有效管理其資本和資源。他認為,香港商業地產的挑戰僅屬周期性,亦見部分地產回穩及正常化,對中長期市場保持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恒生本月初剛完成行政總裁的交接,原行政總裁施穎茵調回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出任香港區副主席,改由滙豐香港行政總裁林慧虹領軍;艾橋智稱交易與換帥無關,兩者時間上純粹巧合,直言「沒有完美時機」。
據計劃,是次滙控將斥資收購恒生餘下36.51%股份,交易將動用集團內部資本完成,滙控將暫停股票回購約3個季度,以累積收購所需資本,也許就是昨日其股價急挫的原因之一。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