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壹週刊 1248] 金融風暴 溫故知新(2014/02/06) M1,




亞洲金融風暴對許多人來說,創傷實在太大,既不願回憶,也不敢再面對,但歷史的客觀事實,卻不會因為人的主觀願望而改變。

壹擋專政

金融風暴 溫故知新(2014/02/06)

行文之時,新興市場正值醞釀新一輪的經濟危機。土耳其里拉、南非蘭特、印尼盾和阿根廷披索都錄得五年新低。另外,南韓、印度、墨西哥等國家亦明顯有資金外流的情況。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正是 1990年代中的一幕。」每次我這樣去比喻當前的經濟局勢,總見到有不少人半信半疑,說今次不一樣。雖說尋找每次經濟事件的獨特之處,是發現新現象的唯一方法,但是觀察出當中的共通之處,才能夠了解事件背後的原則。

「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學會吸取教訓,不會重複當年的錯誤。」我也主觀地希望政府可以有真正進步的能力。只可惜,政治運作的先天缺陷,限制了政府從經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人類自有文明以來,因為經濟人禍層出不窮,但過程卻千篇一律。

或許,亞洲金融風暴對許多人來說,創傷實在太大,既不願回憶,也不敢再面對,但歷史的客觀事實,卻不會因為人的主觀願望而改變。 1989年,美國聯儲局為了對付經濟緊縮不斷減息;三年間,由 1989年的 9.625%降至 1992年中的 3.25%。

寬鬆的信貸究竟有沒有促使美國經濟復甦?這個題目難以驗證。在 1990年代,解除冷戰的威脅,新興市場的發展加上自由貿易的開拓,以及個人電腦革命帶來的效率提升,美國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的確受惠不少。

由 1990年代中起,美國擺脫了近十年的金融市場重整,進入另一個資產泡沫周期。聯儲局由 1994年中起反覆上調基準利率,但實際上也只不過是回到 5.25%至 6%的水平。 1996年 12月,格林斯潘發表了一篇名為「央行在民主社會面對的挑戰」( The Challenge of Central Banking in a Democratic Society),當中提及到央行要留意資產價格泡沫帶來的風險,也就是這一篇發言令到「非理性亢奮」( Irrational Exuberance)這個詞彙成為了金融界的日常用語。

強美元,連帶和美元掛鈎的貨幣也一起水漲船高。在亞洲曾一度是最大投資者的日本,其貨幣剛好也在這段日子大幅貶值; 1998年中的低位,是 147日圓兌一美元。其時,香港這種經濟體,貨幣不由自主地跟美元上升,以港元為基礎的資產忽然間好像「豬仔錢罌」,紛紛被敲破,錢被提走。

由 1997年股樓齊創新高,到 1998年的恐慌,逆轉前後也只不過是一年多的光景。幾百字的篇幅,實在難以巨細無遺地去重溫當年和現在的異同。我只想借這段歷史帶出幾個總結:

一,貨幣戰爭,這個詞彙實在傳神。沒有國家央行會承認,自己在破壞國家貨幣的購買力。相反,每個國家的央行每次介入市場,例必以捍衞金融市場秩序為由。政治權貴雖然將自己的容貌貼在鈔票上,仍然不改政治令貨幣貶值的事實。

二,經濟周期由一個市場傳導到另一個市場,由一個地區傳導到另一個地區,最大的因素在於貨幣匯率的相對強弱。貨幣強的地方,資產價格就會受壓。相反貨幣弱,資產價格就會升。這是經濟的常識,但經常被忽略。

三,政府的行政措施,政客的出口術,無論對托市抑或是打壓價格,基本上沒有功用。不信?明年今日我們再看看馬年的經濟事件吧。

李兆富

公共事務顧問及時事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 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