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血癌的白血病,病人血液細胞變異,任何年紀都可能病發,當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影響壯年人。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表示,此類病人發病初期病徵與感冒相似,如未有治理,病情於三年至五年內惡化。病人脾臟可隨病情脹大,頂着左側胸骨,若市民感到上腹「頂住頂住」,應及早求醫。
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香港一五年確診五百六十宗白血病個案。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指出,白血病分淋巴性及骨髓性,兩者再細分為急性及慢性。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佔白血病個案一成五,每年約新增五十至七十名病人。病人血液細胞的染色體變異,產生大量不成熟的白血球,發病中位數為四十九歲。
他指出,病發首三年至五年屬慢性期,病人一般只會感到疲倦,體重突然下降。此時病人的異常造血細胞佔少於半成,通常是身體抽血檢查始發現。若未有治療,病人進入加速期,異常造血細胞增至一成至一成九,病情開始失控,對藥物反應變差,且出現消瘦、骨痛等病徵。病人於六至十二個月內可進入急性期,身體容易出血,「輕微碰一碰都會嚴重瘀傷」,易受感染,生命可能只剩下數周至半年。
廖崇瑜說,病情惡化期間,脾臟漸漸脹大,由正常長度十一厘米可脹至廿多厘米,左側胸骨脹痛,「食半碗飯已經頂胃」。曾有四十歲的士司機扣安全帶時感到上腹「頂住」,檢查即確診CML,需服標靶藥治療。
醫學界近年為CML病人訂立治療目標,發現病人體內壞白血球數量降至治療前的三萬分之一,或稱「MR4.5」,病情就不會再惡化,一直停留在病徵輕微的慢性期,幾乎等於斷尾。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過往治療CML以化療及骨髓移植為主,現時一線治療為標靶藥。第一代標靶藥「伊馬替尼」已經納入醫管局標準藥物,病人於六年內達到MR4.5比例為三成三,他們只要一直服藥,可控制壞白血球水平於極低水平。第二代標靶藥屬自費藥物,研究指出,服後病情可更快達MR4.5,減低惡化機會。不過,若病人於發病初期未有按時服藥,有機會令壞蛋白基因變異,出現抗藥性,需改用其他標靶藥或化療。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
https://goo.gl/lYComC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