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婉婷執導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成為近日熱話,《給十九歲的我》榮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吸引不少觀眾入場觀賞。
不過,其中一位受訪女生阿聆最近接受向傳媒撰文,阿聆稱她在首次觀看影片後情緒大受影響,再三向母校英華女學校及導演張婉婷表明不同意將《給十九歲的我》以任何形式進行公開放映,有感學生意願不被尊重。
【給十九歲的我】張婉婷感激英華女校栽培 憶老伴羅啟銳離世:我當他無離開!
最新影片:
阿聆感恐懼
《給十九歲的我》於2021年12月在英華首映,當時的阿聆首次觀看自己有份參與的紀錄片,卻令她恐懼並拒絕公開放映,且需要即時向校內的心理醫生求治,她引述心理醫生指其狀態不適合公映。
她不斷質問校方及導演:「到底他們想得到些甚麼呢?私人放映也放了,電影節要參展也參了。你們所宣稱的『教育意義』和認證團隊努力也都做到了,究竟要不惜犧牲我也要公開放映的目的是甚麼?」
《給十九歲的我》獲評論學會選為最佳電影 導演張婉婷:覺得自己盡咗一分綿力
拒絕公映
阿聆對紀錄片放映的理解是影片只作校內放映或籌款用途,她一直不同意將紀錄片對外公映,認為校內放映和公映的本質相差太大,有感校方和團隊沒有考慮到她們的私隱,嚴重高估她對公開放映的接受程度。
一位同學成功退出
阿聆透露導演曾表示不想拍攝只要跟她說一聲便可以退出,但她指出多年來只有一位同學成功退出拍攝計劃,對方由中一哭到中五,哭到全級都知道她不願拍攝,但校方和拍攝團隊卻花了五年時間才讓對方退出計劃。
決定公開事件
從去年6月至今,阿聆一直為應否公開事件而多番掙扎,「我想我之所以到現在才公開,是因為我的忍耐已到了臨界點。校方及導演的行為不斷地挑戰我的底線,我有迫於無奈,也有被強迫的讓步,但校方和導演在此事件上到底作出了甚麼讓步?」
她續說:「校內首映到現在整整一年時間,我其實只是不斷問校方和導演一個問題:是學生重要還是作品重要。他們從沒正面回答過。我本以為他們心裡其實清楚他們做的選擇之沉重,會盡量低調處理紀錄片事宜。但看到鋪天蓋地式的個人專訪,有關他們教育理念的報道,我不停自問他們為何能高舉如此高尚的理念,但背後卻如此不尊重學生意願。」
《給十九歲的我》於2月2日正式登上大銀幕,紀錄片所面對的不再只是英華校友和電影業界,而是各大公眾。她決定將自己的故事公開,並引用《給十九歲的我》片尾一句話作結:「做人要像圓規一樣,心要定,腳要走。」
精彩獎賞活動等您發掘:https://bit.ly/3ClEy1R
撰文 :TOPick柴犬出動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