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科研人員在南沙群島永暑礁近岸海域發現儒艮。
內地科研人員近期在南沙群島永暑礁近岸海域,發現人稱「美人魚」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這不只是科研人員首次在永暑礁近岸海域發現極度瀕危物種儒艮的持續活動蹤迹,更是近30年來南沙群島及南海中部海域首次有科學影像佐證的儒艮活體紀錄。
南沙群島永暑礁駐島環保部門與中國科學院島礁綜合研究中心上周三(20日)發布消息稱,7月8日,永暑礁駐島環保部門巡視人員首次在海島西南方海域發現浮在海面換氣的儒艮,並在其後近一個月內持續觀測到其在該海域的活動。8月2日至3日,巡視人員與駐島科研人員兩次近距離觀測到儒艮在該海域活動,並拍下影像。
儒艮是海牛目儒艮科唯一現存海洋物種,因雌獸懷抱幼崽哺乳的姿態被民間稱為「美人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淺海區域,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物種。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表示,此次發現為研究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雙重影響下該物種的跨海域遷徙擴散提供了關鍵線索。連同早前在永暑礁附近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海龜、玳瑁的活動蹤迹,凸顯了永暑礁島礁生態系統的獨特價值。另儒艮常以2至3頭的家族群形式出現,此次為何單獨「流浪」,尚待監測研究。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