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許紹雄逝世|香港腎癌個案激增4個徵狀要小心留意 5大預防方法 #癌 #許紹雄

人稱「Benz哥」的資深藝人許紹雄今日(28日)病逝,終年76歲。其家人透過Benz哥好友黎芷珊向傳媒公布,許紹雄因癌症引發器官多重機能衰竭於今日凌晨 ...




人稱「Benz哥」的資深藝人許紹雄今日 (28日) 病逝,終年76歲。其家人透過Benz哥好友黎芷珊向傳媒公布,許紹雄因癌症引發器官多重機能衰竭於今日凌晨2:30安詳離世。據消息指,許紹雄入院是因腎癌突然擴散,病情急轉直下,急性昏迷。

人稱「Benz哥」的資深藝人許紹雄今日 (28日) 病逝。(資料圖片)


許紹雄的家人透過好朋友黎芷珊向外界發放許紹雄離世消息,黎芷珊指許紹雄於今日凌晨2:30安詳離世,他離世是因為癌症引發到身體多個機能衰竭。許紹雄離世時有好多家人與好朋友陪伴在他的身旁,他在家人朋友陪伴之下離開。許紹雄的家人都好多謝朋友連日來的關心,有好多朋友來到醫院探望,亦都有好多朋友不在香港都有打電話來問候,所以他的家人非常多謝大家的關心,並將會為許紹雄處理後事,關於後事遲些便會向外界公布。

人稱「Benz哥」的資深藝人許紹雄今日 (28日) 病逝。(8號電影院 - HK Movie@Youtube)


腎癌,被稱為「隱形的殺手」,早期病徵極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屆中晚期。近年,香港的腎癌個案有顯著上升趨勢,情況令人關注。根據本港機構數據顯示,腎癌發病率在過去十年飆升近47%,成為增長最快的癌症之一。本文將為讀者深入剖析腎癌在香港的最新數據、高危成因、預防貼士,助你全面掌握腎癌的關鍵資訊。

要了解腎癌的威脅性,必須正視本地數據。根據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轄下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及過往數據顯示:

1. 個案數字:2021年,本港「腎及其他泌尿器官(膀胱除外)」的新症個案高達 921宗,同年導致 243宗 死亡個案。

2. 男性高危:腎癌「重男輕女」。在2022年的數據中,腎癌位列香港男性十大常見癌症的第7位,當年男性新症佔 562宗。

3. 發病率激增:綜合資料顯示,本港腎癌發病率在近10年間大幅上升約47%。醫學界分析相信,這與港人肥胖比率上升及吸煙等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4. 發病年齡:腎癌較常見於50至75歲的人士。

圖為醫管局大樓。(資料圖片)


腎癌(最常見一類為腎細胞癌)的確切成因尚待全面研究,但多項風險因素已獲醫學界確認。若你符合以下條件,便需加倍留神:

吸煙: 吸煙者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出約一倍。煙草中的有害化學物質經血液過濾到腎臟,長期積累可引致細胞病變。

肥胖:體重超標或肥胖是腎癌的關鍵風險因素之一。過多脂肪組織可能引致荷爾蒙失調及慢性發炎,增加患癌風險。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患者,無論是否服藥控制,其患腎癌的風險均較高。

家族病史:約有5%的腎癌與遺傳有關。如直系親屬曾患腎癌,個人的患病風險會相應提高。

長期洗腎:接受長期透析治療(洗腎)的腎衰竭病人,其腎臟出現囊腫及癌變的機會亦較高。

吸煙者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出約一倍。。(示意圖/Unsplash圖片)


早期徵狀難察覺 留意「無痛血尿」警號

腎癌最棘手之處在於早期幾乎「零病徵」。腎臟位於後腹腔深處,早期腫瘤不易被察覺。許多患者是在接受身體檢查(如超聲波)時偶然發現。

不過,當腫瘤增大,仍可能出現以下典型及非典型徵狀:

1. 血尿(最關鍵):尤其需注意「無痛性血尿」,即小便帶血但沒有痛感。

2. 腰背疼痛:腫瘤壓迫引致單側腰部或背部持續鈍痛。

3. 腹部腫塊:在腹部觸摸到硬塊(通常已屆中晚期)。

4. 全身性徵狀: 不明原因的體重顯著下降、食慾不振、持續發燒及極度疲倦。

腎癌最棘手之處在於早期幾乎「零病徵」。(視覺中國)


面對來勢洶洶的腎癌,預防是最佳策略。市民應從日常生活入手,降低風險:

立即戒煙:戒煙是預防腎癌最有效的方法。

控制體重:保持健康體重(BMI),奉行「多菜少肉」、低脂、低鹽的均衡飲食,減少進食加工食品。

控制「三高」:積極監控及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

多喝清水:充足水分有助稀釋尿液中的毒素,減輕腎臟負擔。

定期體檢:特別是高危人士(如吸煙、肥胖、有家族病史者),應定期進行腹部超聲波等檢查,爭取早期發現。

腎癌治療方案一覽:手術仍是根治關鍵

若不幸確診腎癌,亦毋須過分恐慌。近年腎癌治療發展迅速,存活率大有改善。根據香港機構引述的數據,早期腎癌(第一期)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3%。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