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掃呢頁CODE去手機
請LIKE FACEBOOK“新專頁”THANKS!
鍾意我? D 熱爆文章嗎?
即刻“讚”接收更多熱爆?!
唔要再顯示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胰臟癌|7成胰臟癌前期無徵兆 醫生揭「癌王」唯一早期警訊:1類人3年內發病風險高8倍 #癌

AI摘要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糖尿病患需留意胰臟癌風險胰臟癌晚期難以手術治療胰臟癌/糖尿病/癌症|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一旦 ...






AI 摘要
  • 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 糖尿病患需留意胰臟癌風險
  • 胰臟癌晚期難以手術治療

胰臟癌/糖尿病/癌症|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一旦發現已經是中晚期。台灣胰臟科醫生林相宏分享案例,一名男子患有「1類疾病」,最近出現腹瀉,並伴隨右側腰背痠痛,經檢查後確診胰臟癌第4期。醫生提醒,此類患者需特別留意胰臟癌風險,未來3年內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倍。

胰臟癌|55歲男腹瀉及腰背酸痛 確診胰臟癌第4期

胰臟科醫生林相宏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最近遇到幾宗胰臟癌個案,均伴隨腹部和腰背不適。他解釋,由於胰臟位於身體的後腹腔,靠近背部中間脊椎位置,因此會產生不適感,但未必達到疼痛程度。

林相宏提到,一名55歲男性本身患有糖尿病且規律服藥,近一周開始腹瀉,每日約三次,同時右側腰背出現酸感,直到發現尿液顏色轉為深褐色,才緊急就醫。

抽血檢查後發現除了黃疸,胰臟發炎指標也升高,進一步檢查竟發現胰臟頭部有一個腫瘤,侵犯至膽管,且肝臟也出現腫瘤陰影,經切片診斷為胰臟癌第4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

胰臟癌|50歲後患糖尿病需警覺

林相宏指出,類似案例在臨床上相當常見,約7成早期胰臟癌患者無任何症狀,而有症狀者中,8成診斷時已屬第3期以後,無法進行手術,這也是胰臟癌最令人畏懼之處。

林相宏表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診斷胰臟癌的唯一機會」。他解釋,胰臟癌會導致胰臟分泌胰島素下降,也會造成身體胰島素阻抗性,造成高血糖。換言之,高血糖可能誘發胰臟癌,而胰臟癌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研究顯示,在診斷出胰臟癌的3年前,就可能出現高血糖的徵兆。因此他建議,50歲後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若伴隨體重下降,未來3年內有1%的機率罹患胰臟癌,風險為一般人的8倍,應諮詢醫生進行相關篩檢。

最新影片:

同場加映|胰臟癌3大先兆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錢政弘曾指出,胰臟癌常見有3大症狀,包括血糖上升、體溫升高與血脂降低。他解釋,血糖上升其實是胰臟癌常見症狀之一;體溫升高是因為癌細胞開始要出現的時候,會燃燒人體皮下脂肪,這時人體溫度就會上升;血而脂降低,是因為癌症會造成腸道吸收變差,所以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血脂會下降。

點擊圖片放大

胰臟癌丨10大風險因素

根據本港醫院管理局資料,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病人,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因而耽誤治療,影響生存率。

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病人的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大多數的胰臟癌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胰臟癌丨7大常見症狀

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4位,在2020年導致813人死亡,由於它的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在早期察覺,且治癒率相當低,因此亦有「癌王」的稱號。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胰臟癌常見的7大症狀如下:

胰臟癌因素|8大高危族群

台灣整合醫學科醫生方冠傑指,以下8類人士皆為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進行胰臟癌篩查。

更多相關內容:

健康警號丨男子皮膚長期痕癢驚患肝癌 醫生解構4大癌症可致痕:胰臟癌都會

胰臟癌|男子打嗝有苦味揭膽汁倒流罹「癌王」 留意3氣味藏健康警號【附打嗝5大成因】

胰臟癌|7旬父患末期「癌王」擴散至肺 港男花逾100萬醫病父全天候照顧:我肯用條命換

TOPick講座|如何利用藝術"自療"與孩子重啟對話&解壓? Ben Sir講座現正接受報名【詳情及報名】

Follow TOPick Whatsapp頻道🔔,唔會錯過熱門話題!https://whatsapp.com/channel/0029Va2riKf4o7qJmRRWrr1g

《醫度問‧醫度答》幫你問醫生! 今期主題:胃部問題,獲選仲有禮品送!立即參加

免費成為TOPick會員,隨時參加有獎遊戲、好物試用、會員專享活動! 立即下載HKET APP︰https://onelink.to/f92q4m

TOPick會員迎新大招募,免費做新會員送精美禮品!立即參加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topick.hket.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