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將於今年下半年召開,屆時領導人將大換班;近月金融體系已一片腥風血雨;習近平(最前)加緊鞏固自己權力地位,當中包括把財長換成「自己人」肖捷。(法新社圖片)
財經專題
19大前夕 揭內地財政部狂掃垃圾港股
近日反貪劇《人民的名義》在內地十九大前夕熱播,同時內地金融體系亦經歷大震動,多名官員下馬,既波動香港股市,並揭示快將舉行的十九大換班勢將腥風血雨。在此敏感時刻,有外國沽空機構再剃內地政府一道眼眉。
上月底,沽空機構 Glaucus接連兩次施以空襲,今次目標是「神仙股」豐盛控股( 607)。豐盛市值三年間由三億變七百億,被 Glaucus指為「全球最大股價操控」!豐盛控股的最強後盾──正是由財政部出資成立、並持五成六股權的中國華融( 2799)。本刊再追蹤財政部在香港股壇的掃貨脈絡,發現除了「神仙股」豐盛,其透過華融現持有二十三隻市值低於五十億元的細股,其中「落注」的天順證券( 1141)及太平洋實業( 767),更被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創立的中金公司定性為「老千股」,相當諷刺兼耐人尋味。
華融由銀監會前辦公廳主任賴小民掌舵八年;身為黨委書記的他,經常強調:「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投資「老千股」、將人民的錢拿去賭一鋪,又是不是「黨」的意思?
上月二十五日,沽空機構 Glaucus突然發炮,表明已沽空主力發展地產及健康醫療的豐盛控股,並指發現其公司股價,在每日交易時段的最後一小時,都會不尋常地被「炒高」,懷疑有人造市。此模式有點似已爆煲的「世紀妖股」漢能薄膜( 566), Glaucus亦預期豐盛股價會如漢能一樣——「大插水」。 Glaucus估計豐盛每股只值 0.55至 0.77元,較現價低最少七成。市值超過六百億元的豐盛,當日開市因此急挫 12%,當機立斷選擇停牌。
豐盛重整旗鼓後,逐一反擊 Glaucus指控,其中沽空報告指豐盛秘密將公司值錢資產,轉移至大股東季昌群或其家人手中,例如去年六月,公司向嘉盛建設出售資產。嘉盛建設被揭由季昌群兄弟季昌斌及季昌榮合共持有 29%,但公司未有視作關連交易。豐盛澄清兩兄弟持股權少於 30%,不須披露。而其他資產轉移的指控,豐盛以「資料並非源自任何官方機構」或「報告所引述網站資料已過時」等來反駁。
Glaucus低估了有「國家隊」華融持股一成三的豐盛;後者有撒手鐧:中信銀行同意提供最少一百億元人民幣的信貸及融資限額,本月四日豐盛復牌。錢多好辦事,同日 Glaucus落多一錢肉緊再出報告,但已難阻豐盛回升。當日,豐盛股價反彈 17%,翌日再升 15%至 3.4元,接近一個月高位,一舉「夾爆」 Glaucus的空倉。
強大後盾
豐盛成為近年罕有、無被沽空機構夾到斬倉爆煲的「神仙股」。豐盛搭上華融,始於二○一五年。當年季昌群以每股 0.52元,轉讓 9.6億股予華融旗下 Superb Colour Limited,華融一舉成為第二大股東,佔股 7.09%。當時財政部持華融七成七股權,港交所披露權益同時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有持股。大股東季昌群也不是「省油的燈」,出身安徽農村,曾做過地盤工人,後來一如其他內地神秘民企,輾轉成為主營地產、中國民企五百強之一的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董事長。季昌群透過反向收購豐盛的前身匯多利,進身香港上市公司老闆,並由豐盛購入大量其他港股,藉此短時間內增大市值,曾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港股造富神話」。季昌群同時是南京市人大代表,碰巧三年前上任的華融副總裁王文杰,亦曾任南京辦事處黨委書記及總經理,有可能因此與季昌群相識再入股。
豐盛顯示「國家實力」,殼股專家渾水直言揮低老外這一役打得「漂亮」︰「首先停牌爭取時間,之後搵錢,同埋掃番沽空機構啲倉。到底人哋沽咗你幾多,仲有幾多可以沽,計番數。佢今次攞一百億,隻嘢今日(市值)六百億。我當一百億用完,其實一定用不完,嗰度係六分一市值的錢,托咩都得」年報顯示,季昌群的 Magnolia Wealth及華融,現已分別持有豐盛 46.58%及 9.88%,合共超過 56%。加上去年 12月,港橋( 2323)與華融國際融資成立基金,收購不多於 22.3億元豐盛股份。友好眾多,故街貨有機會少於 25%,股價自然可以「硬夾番上去」。
財政部掃細股
本刊再深入追蹤「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的掃貨脈絡,發現財政部透過華融資產管理、東方資產管理、信達資產管理、中國進出口銀行以及農行等,近年掃入數十隻港股。其中華融近一年半載愈掃愈積極,股權披露其持有三十四隻港股(不包括其系內上市公司),其中二十四隻,是市值低於五十億元的細股,如英皇證券( 717,市值 43億元)、星美文化旅遊( 2366,市值 7.5億元)及聯太工業( 176,市值 9.1億元)等等。另外如千百度( 1028)、依波路( 1856),單聽名字也不知葫蘆內究竟賣咩藥。
金融界人士亦留意到,華融近年常幫內地上市公司老闆高位接貨,如華夏健康產業( 1143),一五年十二月,華夏健康產業前身中慧國際的股東,以每股 0.99元,向中國華融旗下公司出售約 1.5億股。後來公司一拆十股本重組,並將每手單位由二千股改為四千股,股價開始下滑。截至上週五,華夏健康產業收報 0.126元,足足較華融買入價 0.99元低 87%。一億四千多萬「蒸發」只剩一千九百萬。
雖然華融表面時常做「傻仔基金」接火棒,但有金融界人指:「在商言商,有國家隊支持,息率低,哪怕你借錢接貴貨。」他估計,華融一向做有毒資產的交易,「本身唔預期呢啲 deal有好大回報,同失敗率很高。」坊間有基金經理的做法,是買入相關股票要另收回佣,或者拿起鑊鏟齊齊炒。
中金公司老千股
華融落重注的天順證券( 1141)及太平洋實業( 767),更被中金公司列為「疑似老千股」;吊詭的是,中金在華融上市時,曾經是華融的戰略投資者。「中金」全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公司,其並非一般券商,而是現任中紀委書記兼「打貪一哥」王岐山有份創立,並曾由國家前總理朱鎔基兒子朱雲來任職總裁十年,極具政治色彩。
被中金定性為「老千股」的條件包括:資本運作頻繁,供股和配股、合股次數多;長期股價低沉;跌幅深、低市值;及經常虧損等等。
其中太平洋實業,二○○六年以來曾供股三次、配售四次,供股股份比例是原有股份的 3225%,加上現價較歷史高位低 99.8%,以及二○○○年以來,業績經常見紅,「順利」成為中金公司眼中的老千股。
雖然財政部旗下華融商業化轉型至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但市值虛幻的老千妖股,相信連香港散戶也懂得分辨。
鞏固習總權力
華融前身是九九年成立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由財政部獨家出資,主要處置從工商銀行收購的不良資產。財政部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是主管中國財政收支、稅收政策等的宏觀調控部門。○六年,公司完成此國家任務後,轉型至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時任中國銀監會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的賴小民,○九年空降華融,一二年起出任董事長。一四年八月,公司引進中國人壽、中信証券、中金、復星國際、高盛集團等八間公司為戰略投資者。華融近年在香港資本市場十分活躍,系內現有三間本港上市公司,包括一五年上市的中國華融、華融金控( 993)及華融投資( 2277)。
去年華融資產總額,按年增 63%至 14,11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按年增 36%,達 231億元人民幣。利潤包括手上投資港股的公允值(按市值入賬),但眾所周知細股市值的「含水量」相當高。董事長賴小民在職八年,英皇證券董事總經理楊玳詩曾指父親楊受成與賴小民相熟,正洽談合作。賴小民經常強調:「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按市場規律辦事!」又笑言,自己加入華融八年多,累計瘦了二十多斤,「但把華融搞肥了!」
至於持中國華融五成六股權的中國財政部,早前經歷了重大人事變動。去年十一月,人大常委會免去樓繼偉的財政部部長職務,由肖捷接任。肖捷是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的侄兒(也有傳是侄女婿),曾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與國家總理李克強共事。英國《金融時報》曾引述北京分析:「肖捷無疑是習近平的人,不過,由於他同李克強密切合作過,他可被視為習李之間的一位協調者。」樓繼偉是朱鎔基的愛將,亦曾被張高麗領導,不過張的天津老巢近月正被持續清洗,以迎接萬眾矚目的十九大來臨。
撰文:黃嘉慧
攝影:財經組
ed_bn@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