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SPAC刀仔鋸大樹|投資25000美元 上市狂升4000倍 李澤楷逆市吸金 牽富豪美國「借殼」潮 #李澤楷

李嘉誠總是走在最前,其子李澤楷亦似乎從父親身上成功偷師,甚至比父親走得更前。近年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PurposeAcquis ...






李嘉誠總是走在最前,其子李澤楷亦似乎從父親身上成功偷師,甚至比父親走得更前。近年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在美國金融市場大行其道,玩法正如大家熟識的借殼上市。李澤楷緊貼潮流,去年搞SPAC大賺一筆,連李嘉誠,以至新世界,上周亦傳出在美國通過SPAC集資上市。旗下的瑰麗酒店集團,也擬從SPAC上市集資4億美元。

SPAC的玩法,讓富豪們可以刀仔鋸大樹。本刊發現去年十月以SPAC形式上市、李澤楷的Bridgetown公司,他個人的每股成本,只是0.004美元,比起機構投資者以每股10美元入股,低出99.9%。其後Bridgetown上市成功集資5.5億美元,以發行人的股權維持20%計算,李澤楷當初投入的25,000美元,上市後暴升至1.1億美元。就算近日美股市況不穩,李澤楷亦未找到公司合併,但帳面率先激增逾4,000倍。

據市場消息指,李澤楷曾考慮將富衛集團(FWD)透過SPAC上市,亦有可能收購有「印尼阿里巴巴」之稱的印尼電商Tokopedia。散戶追入博變十倍股,但如果收購失敗,所集資的金額將全盤被清算,發行人要回水,退還每股10美元給所有投資者。散戶若在合併消息傳出時入市高追便倒蝕。

在SPAC 當道的時期,籌錢簡單,但找到好公司難。假如市場不易進行併購,SPA 變成「有前冇後、打死罷就」,亦要提防有公司趁機混水摸魚,將業績不佳的公司強行上市。當「阿豬阿狗」都成立SPAC,吸水容易造成泡沫,不過散戶卻往往不知險境,瞓身追逐。



發行人平99%入股

發行人平99%入股

疫情影響,科網進入另一個高峰年代。李澤楷早就看中科網熱,不過就早了二十年。當年他入主電盈來,股價大起大落,直到2001年科網股爆破後,公司股價一沉不起。最終李澤楷以每股4.2元將電盈私有化,遠比重組後每股超過7元的價值低。電盈在財技下不費分毫收購,惹來市場嘩然。今次科網熱,李澤楷捲土從來,走在潮流尖端,到美國玩SPAC。

SPAC上市時,IPO 投資者只需以每股10美元入場,而發行人卻能以極低價買入股份,這些股份稱為「Founder shares」。本刊打開李澤楷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Bridgetown招股書顯示,IPO 發行價為每股10美元,發現李澤楷卻僅以25,000美元,就買入Bridgetown 逾287萬股,每股僅0.004美元,佔股卻已高達20%。之後Bridgetown上市成功集資5.5億美元,以發行人的股權要維持20%計算,李澤楷當初投入的25,000美元,上市後暴升至1.1億美元。未找到公司合併,帳面率先激增逾4,000倍。若然日後真的成功併購,李澤楷將再大豐收。

不過,搞SPAC當然尚有一些洗費。參與過東南亞項目SPAC的黃科凱(Kurkye)指出,尚有律師費、承銷費及會計等開支。根據Bridgetown 文件顯示,以上提及過的開支約75萬美元。不過,對比起之後獲得的1.1億美元,這些成本只是九牛一毛。

集資 5 億美元的 SPAC,當初發起人以 2.5 萬美元獲得股份,股權 20% ,即5億美元中有 20% ( 1 億美元) 屬於發起人。
集資 5 億美元的 SPAC,當初發起人以 2.5 萬美元獲得股份,股權 20% ,即5億美元中有 20% ( 1 億美元) 屬於發起人。
單靠認股權至少賺300萬
單靠認股權至少賺300萬
投資SPAC可謂「贏就贏間廠、輸就輸粒糖」。機構投資者以每股10美元入場後,會額外獲贈一份認股權證(warrants)。黃科凱指出,假如 SPAC 完成收購後股價上漲,投資者的回報就不只限於普通股的價差,還有認購權的額外利潤。「 如果將來間公司合併左之後好掂、爆升,例如升到$20,佢哋可以用$11.50既價買股票,嗰啲就係free money、free profit。」相反,如果與新公司合併不成,亦可以取回$10 成本離場,不用蝕本。

Bridgetown招股書顯示,身為發行人的李澤楷,亦另以900萬美元買進600萬張的認購權,成本為1.5美元,執行價11.50 美元。如果李澤楷找到公司合併,假設股價上漲至13.50,如果李澤楷此時行使認股權,就賺300萬美元,可謂錦上添花。根據SPAC 股價波幅,萬一成功合併消息傳出,股價亦必遠高於13元水平。

不過,一般散戶不會獲發認股權證,只有發行人和IPO 投資者才獲贈股權證。

在IPO時,發行人以私募的方式,以每張 1.5 美元,買進600萬張私募認股權證,總金額為 900 萬美元。

在IPO時,發行人以私募的方式,以每張 1.5 美元,買進600萬張私募認股權證,總金額為 900 萬美元。
半年內兩度SPAC 上市 擬為富衛上市鋪路
半年內兩度SPAC 上市 擬為富衛上市鋪路 成功獲取巨利的李澤楷,決定再戰一城,今年成立第二間 SPAC「Bridgetown 2」,同樣瞄準東南亞地區的新經濟公司。IPO 發行價同樣每股10美元,李澤楷同樣以25,000美元,買入Bridgetown 2 逾1,580萬股,每股僅0.002美元。最後李澤楷成功籌得近三億美元上市,再次令他25,000 美元的初創投資成本,暴增至6,000 萬美元。不過今次所有投資者,就沒有獲得warrants 。

之前一直有傳富衛保險於今年在香港以IPO形式上市。不過據路透旗下報社報道,李澤楷旗下富衛保險因為不符合「同股不同權」,正計劃在新加坡上市,或透過美國 SPAC上市。市傳富衛會透過自家SPAC Bridgetown 上市。

近290申請SPAC上市 質素參差
近290申請SPAC上市 質素參差 不少散戶亦跟富豪順風車,雖然李澤楷的SPAC至今未有實質業務,股民訓身,信的就是李澤楷,似乎過去「8號仔」的陰霾,散戶早已忘記,博「刀仔鋸大樹」。假設10元買入,一旦變成48元成為三倍股,就十分和味。加上假設成功併購,發行人所持有的股份有轉讓限制,在完成併購一年後才能夠進行買賣,在散戶角度有所謂的護城河。然而散戶炒股,注定坎坷。

2021年才過了三個月,就有239間SPAC掛牌上市,種類五花八門。其中一間名為「Just Another SPAC」的公司,上月申請集資6,000萬美元上市。

SPAC自身是根據典型IPO的程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請上市。只要有至少400名股東、110萬公眾持股量、每股股價高於$4,就符合上市要求。

愈來愈多空殼公司申請SPAC IPO,命名亦漸趨隨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網站截圖)

愈來愈多空殼公司申請SPAC IPO,命名亦漸趨隨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網站截圖)


史丹福大學法學教授 Michael Klausner,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間,完成併購的47家美國 SPAC 情況,發現它們由上市的每股10元,到找到收購目標時,每股平均只剩下6.67元。而收購後一年內,公司股價平均跌三分之一。黃科凱指,SPAC 的股價通常在收購傳聞最熾熱的時候,達到最高峰,一旦完成收購,股價有機會顯著回落。所謂「buy the rumor、sell the fact」的結果就是:「公司發佈併購消息,啲人贖晒啲股,冇乜人留返啲錢喺度,間公司又不被睇好,不停沽貨,股價就會跌。啲人走晒贖返股份攞錢,就證明呢間 SPAC 都唔係幾成功。」

另外有熟悉SPAC 的行內人透露,一間上市時號稱市值10億元的SPAC,實際只有約8億元資金支撐。少了的資金,正正是用在founder shares和 warrants。以另一間SPAC「Churchill IV」為例,上市後股價大部份時間徘徊在10元水平,傳出收購消息後便開始飆升,高見73元。但公布併購電動車生產商後,股價急跌,現在跌至約26元,「因為大家覺得,收購咗之後,投資者會用warrants換股,變相稀釋股權,自然就走人。所以公布收購消息先入市嘅投資者,就倒蝕63元。」

黃科凱建議散戶,最好在公司宣布合併前,而且股價貼近10元水平時入市,「如果你好進取嘅,例如Bridgetown股價一開始去到16、17蚊,但係完全未有任何嘅正式併購消息出嚟,你喺嗰個時候買入,而最終併購做唔成,咁你就係輸咗六七蚊。」另外散戶要留意發行人是否「做慣Deal」,最好找回有合併經驗,而且合併後股價表現良好的發起人。

雖然市場一直傳出李澤楷會收購Tokopedia,然而熟悉SPAC、與Tokopedia 進行買賣的行內人透露,目前已有數間SPAC 和Tokopedia洽談,最重要是Tokopedia背後有很多股東,「佢哋有各自agenda,基本上好難可以取得共識。」故交易仍然在在不少變數。假如在接近兩年死線前,都未找到合適併購對象,SPAC 隨時會找質素較差的公司頂上,為日後股價大跌埋下伏筆,最終有前無後。

發行人減持套現引憂慮
發行人減持套現引憂慮 2019年 10月,透過SPAC 上市的太空旅游企業「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其 SPAC 的發行人Chamath Palihapitiya 就在上周以每股34.22元,出售620萬股,套現2.13億美元,拖累股價急跌。有市場聲音指,機構投資者或發行人此時急著套現,反映出他們對市場未來走向,有極高的不安全感。

著名股評人黃德几(Dickie)認為此舉容易引發市場憂慮,「當然管理層沽貨冇罪,咁攞咗認股權,可以套現嘅時候就賣啦。但係會令到市場覺得,會唔會又係掛羊頭賣狗肉呢?只不過係用一個更加方便、快捷嘅方式攞舊錢。最後真係最肥嘅,都係一啲初期投資者。」

SPAC 市場過剩現泡沫
SPAC 市場過剩現泡沫 從事SPAC 融資、不願具名的專家留意到,開始有不同行業的名人落水搞SPAC,例如退役棒球明星Alex Rodriguez,與對沖基金計劃成立SPAC集資5億美元,「依家連音樂家都玩埋,其他阿豬阿狗都玩,仲要成功籌到幾億,就證明SPAC真係有泡沫。」

Dickie認為,SPAC 一向有很多消息或謠言流出,令眾人有無限幻想,考慮的已經不在於公司是否有實際業務盈利,而在於公司「好識做marketing」。就他個人而言,自己持有的股份,都是「摸得到、捉得到」,自己會覺得心安理得,「係咪要因為好hot就要盲目參與?如果買一間公司,我唔知佢係乜,咁我都瞓身去買,呢個亦都係一個泡沫。」

港交所嚴打「殼股」 赴美上市有增無減
港交所嚴打「殼股」 赴美上市有增無減 「借殼上市」曾是本港熱門生意,自港交所及證監會於2019年,修訂反收購活動條例後,「殼股」幾乎絕迹。雖然陳茂波聲稱會研究推出 SPAC 在香港上市,但「十劃都未有一撇」。眼見李澤楷在美國搞得有聲有色,加上去年港交所就提高上市門檻諮詢,令不少企業暫緩上市計畫,研究轉往美國融資,香港富豪已經急不及待趕上SPAC 熱潮。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有份投資的三間公司,將與SPAC合併上市,合共估值約780億元。而近期為 K11 Musea 爆疫頭痛的鄭志剛,上周亦傳出在美國通過SPAC集資上市,胞妹鄭志雯管理的瑰麗酒店(Rosewood Hotel)集團,也擬從SPAC 上市集資4億美元。 Dickie認為港交所須與時並進,「除非你係生化科技B股,或者係一啲好大型嘅獨角獸,一間初創企業,係冇可能係香港融資。如果港交所唔玩呢樣野,咁咪去哂美國囉!」

----------------------------

和你壹起撐住香港主題海報 全港良心商戶免費派發

了解更多

----------------------------

和你壹起撐徽章 良心商店及網店有售

了解更多

-----------------------------

守住新聞自由 和你撐壹週刊計劃 每月港幣$300起

按此了解更多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