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四十30周年|蕭芳芳要求以喜劇演繹 許鞍華︰想多點觀眾入場
電影《女人四十》,早前獲關注香港腦退化人士的機構「賽馬會耆智園」合作,在戲院搞放映會,作為慶祝團體踏入25週年活動。映後更邀請到導演許鞍華更出席分享會,並接受《香港01》的專訪,談到時下電影「獅子山下」化。事緣去年,杜琪峯接受BBC News中文訪問時,提到自己有留意新導演作品,皆以人文關懷為主,但就覺得電影只著重寫實,失去了應有的幻想,以《獅子山下》,但他都補充一句︰「又唔係完全不對,但香港電影最精彩係咩?肯定唔係呢樣……你又去唔到人家探討的質量及闊度。」
杜琪峯會堅持做鮮浪潮 直言《九龍城寨》唔好睇︰搬去北角拍都得

《獅子山下》兩者分別在哪?
許鞍華進入影壇前,曾有段時間多拍電視劇,而為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的《獅子山下》「越南三部曲」,更是其成名之作。問到《獅子山下》跟電影的分別,許鞍華細思數秒後回答︰「我覺得冇乜分別,《獅子山下》好起上嚟,都可以好有電影感。當年有啲故仔會拍到兩集長度,真係一套電影的時間。我唔覺得《獅子山下》比電影差,當然兩者要認真對比係有唔同。」
許導就以自己第一部電影《瘋劫》為例,表面是一部警匪片,實情內含懸疑及驚慄。「警匪情節,一般劇集都係咁拍,但我拍《瘋劫》時,就用咗第三者的角度去講故事,加上驚慄及懸疑元素,成套戲就唔同晒。所以喺結構上係要再諗一諗,要藝術感重一點,唔好太平鋪直述,能夠諗個新方法去講故事,呢樣先係最難。」


抗拒重溫《夜與霧》
2009年,許鞍華就曾經以發生在2004年,天水圍天恆邨的一宗倫常滅門慘案,改編成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內容沉重甚至令人覺得悲痛。當年上畫令人關注這個新市鎮的社區問題,家暴及婦女權利,具一定社會作用。如果換轉今日,許導又會否拍同一題材?「而家叫我睇番《天水圍的夜與霧》?我唔去啊!一般觀眾係想入戲院鬆弛下,如果好認真嚴肅的故事,會令人睇到好沮喪。除非你拍得好差完全影響唔到我啦,否則真係會趕客。呢個都關年紀事,人到咁上下會開始軟弱咗,容易喊,年輕時創作,死多幾個人都冇問題,追求刺激啲。」


輕鬆探討問題唔容易
《女人四十》是一部成功,以輕鬆手法,帶出社會問題的電影,作為過來人,又會否鼓勵年輕導演用類似手法創作?「時下的確係多咗社會議題電影,但我又唔覺得一定要用輕鬆手法拍攝,大家各施各法。其實搞笑難度好高,唔係咁易引到人笑,其次是對該題材的人是否尊重?一個嚴肅議題,過咗火就會被人鬧。當時主要係演員幫到件事,蕭芳芳本身都做過導演、監製(電影《跳灰》(1976)及《撞到正》(1980)),佢好明白電影製作,戲軌如何一致,又帶住演員按這個方向去演,初初都要摸摸下,演多幾日大家就捉到個默契,演出現時的成果。」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