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掃呢頁CODE去手機
請LIKE FACEBOOK“新專頁”THANKS!
鍾意我? D 熱爆文章嗎?
即刻“讚”接收更多熱爆?!
唔要再顯示

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郭富城專訪|《三岔口》丟低偶像包袱 以「JOKER」方式演梅藍天 #郭富城

金馬及金像雙料影帝的郭富城,早前出席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AFAA)主辦,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香港電影巡禮—吉隆坡站」,除擔任開幕嘉賓,更親臨當地大 ...




金馬及金像雙料影帝的郭富城,早前出席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AFAA)主辦,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香港電影巡禮—吉隆坡站」,除擔任開幕嘉賓,更親臨當地大學舉行深度講座,大談入行以來的苦與樂,以及從影多年的心得。《香港01》有跟隨到當地直擊講座內容,更與郭富城進行一次深度專訪,同大家分享他由偶像到影帝的成長路,細訴當中數個轉捩點,令他從造型、對白、演繹上得到啟發逐步昇華,不斷突破自己邁向更高層次。

郭富城早前出席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AFAA)主辦,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香港電影巡禮—吉隆坡站」,到當地大學舉行深度講座。(大會提供)


帶香港親情到馬來西亞

身處馬來西亞,令郭富城第一時間想到在這裡生活過好一段日子,為的是拍攝金馬影帝之作《父子》。「所以我都了解馬來西亞的文代,這裡華人圈子比較團結,民風亦比較純樸,特別鍾意香港電影,不是哪一類香港電影,而是來自香港的電影便喜歡。」而此行,郭富城會為大家帶來新作《無名指》,「家庭溫情內容,他們都一樣喜歡。」郭富城說。

過去港片要出埠,動作永遠優先,但在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協調下,就為當地帶來不同類型的香港電影,《無名指》就是一部具備社會議題及溫情的電影,讓馬來西亞觀眾多面向地了解香港電影。

《無名指》中的郭富城,因傷再不能當壁球員,人生跌落谷底,同時間他亦要照顧患肌肉萎縮症的女兒(許恩怡飾)。(《無名指》劇照)


未演過的就有興趣

留意到近年,郭富城比較多演小人物角色,以為是自己刻意安排,但城城反過來說,是被安排的。「我不是電影公司老闆,不是投資者,好難主動去要求想演甚麼。多數都是劇本找你,敲你門,所以都是講緣份。現在我為自己設定的要求是未演過的角色,無論角色是好人定壞人都不重要,如《臨時劫案》的梅藍天表面是壞人,但背後並非大奸大惡,是有原因令他變成這樣,我就是要將角色變得立體一點。」

郭富城為《臨時劫案》梅藍天一角,加添一個點睛效果的哨牙,令本身只有強和悍的梅藍天,多幾分幽默可愛。(《臨時劫案》劇照)


談起梅藍天一角,大家都讚賞城城為自己造型,加添一個點睛效果的哨牙,令本身只有強和悍的梅藍天,多幾分幽默可愛。「這是跟劇組的互相,當初覺得直接去演會比較平,冇乜特別,既然部戲是黑色幽默,我要怎樣去成就那份喜感,於是想起加棚哨牙。」事實證明市場完全接受,更成為郭富城一個經典的搞笑角色。

張叔平助丟低偶像包袱

其實自從《三岔口》(2005)後,郭富城便樂於是放低歌手的偶像包袱,放心地讓導演、美指重新塑造。「拍《三岔口》前,歌手的形象好強烈,如何在電影上令人信服是另一個人,造型好重要。阿叔(張叔平)在這幫了我很多,完全是打碎你整個人,再幫你重組,從而令你放低自己身份,進入角色。」郭富城解釋這是劇本未必可以給予你的資訊,編劇無可能將角色寫到鉅細無遺,要靠自己去發掘,甚至去模仿。「有時會從身邊人搵,或從過去的電影參考,觀摩完,消化一下,便可放進自己的東西。」

郭富城當年與陳木勝導演合作拍攝《三岔口》,張叔平將他的造型重新打造。(《三岔口》劇照)


這幕崩潰戲,郭富城連配樂都記憶猶新。「一聽到就記番套戲。」(《三岔口》劇照)


中國式JOKER

就是這個道理,郭富城最初接到《臨時劫案》的劇本後,腦海閃出的一個理念,就是要演繹一個中國的JOKER。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經郭富城解說後,你又會略懂一二。「當你在(《小丑JOKER》)個角色,由一個人慢慢變成小丑,他的行為他的動機,整個人的肢體語言都在變化,你找不到第二個人有同樣演繹方法。所以我當初的理念,就是演一個中國JOKER,只是不用去畫花面,憑這個角色的行為和造型,創造一個大家從無見過的人物,這種珍貴就是我對電影和角色的追求。」

華堅馮力士(Joaquin Phoenix)憑「小丑」一角贏得奧斯卡影帝。(《小丑JOKER》劇照)


郭富城亦憑《臨時劫案》獲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臨時劫案》劇照)


那麼怎樣才知道這趟創作是成功?要到電影上畫時票房大賣才知,或許太遲,郭富城指在自己看Playback時已感受到。「梅藍天在戲中,最後一幕是拎住袋錢,慢慢在馬路上半爬半走地行,鏡頭就是影住我的背面。到我看Play Back時,我覺得好特別,完全不似自己,當中的肢體動作好不一樣,所以當時便認定是次創作會成功的。」結果成功到當時全港四周都有人同你「講多謝!」更提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郭富城拍攝《白銀帝國》後,掌握到對白的關鍵位置。(《白銀帝國》劇照)


《三岔口》令郭富城了解到造型的重要,到拍攝《白銀帝國》(2010),就讓他領略到對白的重要,「不單止要背熟,而是要背到滾瓜爛熟。拍攝《白銀帝國》時,導演(姚樹華)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華裔導演,過去曾執導舞台劇,所以最重視演員的訓練是台詞,聲音、情感、節奏都非常細膩。而拍攝時每一晚都要進行圍讀,將第二日要拍攝的對白背一次,最特別是會要求以不同節奏、不同語速去講,她要你將對白背熟到,以甚麼節奏講冇問題,從而令我以為拍甚麼戲,都習慣好背熟對白,去到現場整個人都會輕鬆一點,可以有更多心情和時間準備角色,享受演出過程。」

這一張劇照,有聲的,仲要是叠聲。(《寒戰》劇照)


要數一個經典例子,可能是《寒戰》(2012)跟梁家輝的叠聲演出。「是困難的,你知道會搭聲,但不是隨意去搭,你要聽到對方的內容,在適當的位置插入一句,對方每一句都在干擾你,但你又要有適當反應,是一件好刺激、好好玩的事。」難怪這一幕可以成為香港電影一場經典。而郭富城就是從這幾部得到啟發,成為不斷自我提升的重要基石。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