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發生罕見醫療事故,有醫生為「爆肺」老翁插胸管入胸腔放氣,在手術期間發現開胸用的刀片脫落,遺留在病人體內。東區醫院表示,醫生發現後已即時替病人在皮下取出刀片,但院方無透露刀片脫落的原因。有專家估計手術刀與刀柄之間的接口金屬老化致鬆脫,幸刀片沒跌進胸腔,否則病人胸口需「捱多刀」,以胸腔鏡尋回刀片,甚至有機會刺傷肺組織出血。
據悉,該名78歲男病人因肺部感染入院,事發時於東區醫院F4內科病房留醫,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發現病人血氧飽和度下跌,遂以氧氣支援改善病情。上周,醫生經X光檢查後發現病人右邊肺部有俗稱「爆肺」的氣胸情況,決定為病人插入胸管進行胸腔引流,插入胸管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已回升至理想水平。不過,醫護人員赫然發現,用於胸腔切口的手術刀片脫落,遺留在病人體內,即時照X光檢查位置取出刀片。
中文大學呼吸內科教授許樹昌不評論個別個案,一般而言「爆肺」病人需在胸部皮膚表面割一刀,切開1厘米至1.5厘米闊的傷口,將喉管插入肺膜之間抽走氣體及液體,切口毋須太深。若刀片不幸跌進病人胸腔,並刺到肺組織的血管位置,隨時會肺積血。
私人執業心胸肺外科醫生崔永雄表示,一般手術刀片約長1.5厘米,用完即棄,刀柄則可循環再用。部分醫生為確保刀片鎖實刀柄接口位,術前會用手術鉗模擬刀片遇上阻力的情況,確保無鬆脫才開刀。他說,幸好刀片卡在病人皮下位置,醫生只要先處理引流,再為病人局部麻醉在開胸位置取回刀片便可;若刀片跌進胸腔,病人或需要進行全身麻醉,以胸腔鏡尋回刀片。
東區醫院表示,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將事件呈報醫管局總部。該院已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繼續密切監察病人的情況。公立醫院刀片留病人肺部事故非首次發生,2010年明愛醫院曾有老翁因爆肺接受手術,術後發現刀片遺留在右胸腔,需要轉介至伊利沙伯醫院做手術取出刀片。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