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斷社交搏命儲靠父幹港青趕上車實錄 [壹週刊 - 1462] __,M1,

將軍澳日出康城Malibu上週六公開發售,售樓處逼滿趕着「上車」的年輕買家。封面故事斷社交搏命儲靠父幹港青趕上車實錄很多人說這一代的香港年輕人,是悲哀 ...






將軍澳日出康城 Malibu上週六公開發售,售樓處逼滿趕着「上車」的年輕買家。

封面故事

斷社交搏命儲靠父幹港青趕上車實錄

很多人說這一代的香港年輕人,是悲哀的一群,因為即使他們如何勤奮工作如何節衣縮食,也未必可以追上瘋癲的樓價。對於他們來說,買樓置業已經不是一個實在的目標,可能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就算儲夠了首期,也要面對另一困局,就是買還是不買?在樓價破頂又破頂的環境下,現在入市會否「接火棒」呢?

一旦上車後樓價下跌,便會變成負資產;但現在不買的話,樓價又可能繼續升,再也上不了車。「上車」置業,無疑已成為這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最大難題。

本刊訪問了一班年輕人,他們為了趕上車擁有自己的物業,都有着不同的奮鬥故事,有悲有喜有血有淚。當中,甚至有人對此已經絕望。

一個等了公屋九年的年輕人,明白自己怎樣也買不起私樓,抽居屋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他收入微薄,只能死慳死抵斷絕社交逐點逐點儲下來。他希望花七年時間儲到二十萬首期買居屋,但大前提是樓價停留不升。

一個年幼時住過豬欄的港青,為了完成亡父的一生夢想,畢業後努力工作搏命儲錢,希望能買到一層私樓。他現在有三百萬積蓄,計劃買一個六百萬的兩房單位。可是,他又擔心樓市下滑入錯市。

兩名由外國回流香港的中產姊妹,任職投行收入豐厚,但她們也覺得香港樓價貴得離譜,暫時也無能力買樓。雖然家人願意代付首期,她們還是選擇靠自己雙手實現夢想。一名典型低下階層的散工男,直接說出對買樓已經絕望。

因為樓價不斷上升,他已經連劏房也租不起,只能住在僅能睡覺的太空艙。樓市大時代,年輕人拼搏一生,也只是為了一層樓。





Terrance父母一早已離婚,他一直和嫲嫲相依為命。

其實, Terrance也明白自己處境,所以十八歲時,便以單身人士資格申請輪候公屋。但等了九年,仍然未能上樓。近日他向房署查詢時,職員的回覆令他十分沮喪,「個職員話,我個輪候號碼仲有排等,起碼要等多二十年。」他批評公屋政策對單身人士不公平,「係咪要我喺未來二十年,唔可以加人工,薪金要維持喺合資格範圍內?否則就只能祈求自己發達買樓。」

為快些上樓,他連「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也不放過,每年也向房署遞信申請,希望有奇跡出現,「所謂快屋即係凶宅、經常被人騷擾嘅單位,但無所謂,我只想搵個竇口住啫,我無刻意搜尋每間凶宅死多少人,發生過咩恐怖意外,呢的與我宗教無牴觸。」

唯一出路抽居屋





買私樓無望,排公屋遙遙無期,抽居屋是 Terrance唯一選擇。

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不少人將矛頭直指新移民,認為新公屋是為新移民興建, Terrance舉沙田水泉澳邨為例,「有時路過,都係聽到四周嘅人講普通話、內地省份方言。我會覺得奇怪囉,點解我喺香港但聽唔到廣東話。」

輪候公屋遙遙無期,買私樓想也不敢想,抽居屋是他唯一盼望,「我入咗公屋輪候冊,可以用綠表申請居屋,我當然想買番沙田區啦。」政府去年推出的多個居屋屋苑,其中沙田兩個屋苑,售價由二百四十萬至三百三十萬元。若綠表人士購買,付百分之五首期便可以,即是十多二十萬元便可做業主。比起買私樓,首期銀碼細得多。

儲蓄難追樓價





向房署職員查詢輪候進度,職員回覆他起碼要等多二十年。

Terrance現時月薪一萬一千元,扣除每月租金、水電煤和雜費等開支,每月能儲二千五百元,一年儲三萬元,「按道理儲六、七年就夠首期買居屋,但我嘅計法係未撇除通脹同樓價上升問題,尤其依家每年樓價升勢愈來愈嚴重,所以就算幾年後我儲到一筆錢,到時都未必夠俾首期。」他慨嘆基層市民,買樓置業就如人生一場硬仗。

他又說,過去曾兩次申請居屋,可惜沒有抽中,「雖然我依家未有首期,但如果真係咁好彩抽中,一定會問親戚借錢俾首期。」他歸咎太多人去申請,令中籤率大大降低,「其實只要住緊或輪候緊公屋,就合乎綠表資格。好多綠表人士,有理無理都遞表申請,變得好氾濫。其實每一年抽中居屋嘅人,有部分都係冇錢買,只係純粹碰運氣。」

買樓全為女友





但 Terrance所住的單位,是屬於嫲嫲的,他沒有戶籍。 Terrance沒有公屋戶籍,他十八歲開始申請輪候公屋,苦等九年仍遙遙無期。

Terrance慨嘆,很多香港人一生奮鬥,也只是為了買樓。他回憶當年見工,老闆問他對工作有何期望,「我當時好誠實回答,其實我返工,係為咗令女朋友生活過得好一點,將來想同佢結婚及照顧佢。」所以,他一直也節衣縮食,就是為了上車。

他有時候會斷絕社交,減少和朋友外出吃飯,「如放題或打邊爐,動輒每人要二百幾蚊,每個月四次,加起來就一千蚊,如果有經濟壓力,社交花費唔太化算。」他剖析供樓開支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負擔,朋友的一席話讓他刻骨銘心:「佢話人生就係負債,一出生就要負債,父母供養你,你已經開始負債,你畢業後出來工作,買一層樓,你都係向銀行借錢,都係負債,所以人生就係負債,我好認同呢個說法。」

等了九年公屋



任職物流業的的 Terrance(二十七歲)沒有父幹,他唸幼稚園時父母已離婚。現在跟母親每年見面一次,跟父親已失去聯絡。從小至大,他都和嫲嫲住在沙田禾輋邨的公屋。本來,有公屋也是幸福的一群,但 Terrance所住的單位,是屬於嫲嫲的,他沒有戶籍。他日嫲嫲百年歸老,他便要遷出單位。

住過豬欄





Colin的父親生前願望,是擁有自己的私樓。他多年來一直以「上車」為目標。從事保險行業的吳志威(二十九歲),現在跟家人同住新界公屋。因為年幼時住過豬欄,所以他一直有買樓夢。

Colin(吳之洋名)在內地出生,兩歲隨父母來港,一家三口住在元朗一間由豬欄改成的木屋。面積僅有一百呎,三人同睡一張單人床。另外,屋內衞生環境惡劣,廁所無法沖水,傳出陣陣惡臭。而屋內每個角落都有蜘蛛網及蜘蛛,所以他從小到大都很怕蜘蛛。

因為住豬欄,他讀小學時經常被嘲笑,「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個住私樓嘅同學,我哋因為一件小事而嘈交,佢指住我個頭話,你冇錢就返豬欄住。嗰一刻真係好難受,喊住衝返屋企。」又有一次,因為忘記帶勞作功課,老師叫他要求家人帶來學校,「我當着老師同學面前打電話,爸爸,你可唔可以喺我房間攞份勞作俾我。其實,我屋企點會有房間,就係呢份自卑,孕育出我拼搏心態。」

立志脫貧上車





來自基層家庭, Colin兩歲隨父母由國內到港生活,三人睡在一張單人床上。

他說自己是典型的低下層家庭,父親是染布工人,母親是連鎖店西餅助理,收入微薄,「貧賤夫妻就百事哀,係真嘅。」父母經常為錢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我夾喺中間不停勸交,感受到佢哋生活壓抑。所以,我童年已覺得錢好重要,立定志向將來要搵錢,唔想做人為錢而煩惱。」

他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所以讀大專時,不停做兼職賺錢。餐廳侍應、售貨員、派傳單和寫字樓清潔等,什麼工作也做,「我好記得七歲嗰年,仲係住緊豬欄,爸爸曾經同我講,如果呢一生能夠買入私樓就好啦。」所以他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上車」,有自己的物業。

生不逢時





Colin童年在豬欄成長,經常被同學嘲笑。

他慨嘆香港年輕一代生不逢時,「好似我咁,○三年沙士同○八年金融海嘯,都係買樓好時機,但當年我仲讀中學,唔會有錢買樓。到我依家呢個年紀,開始賺到少少錢想置業,但就撞正樓價高企,所以我認為現今嘅年輕人好悲哀。」

Colin表示,他的同學中,能夠成功買樓的十分少,「買到樓嘅,一係嫁得好,一係家境富裕,能靠個人本事成功置業嘅,應該只有一至兩個。」未買樓的同學,很多都是搬出來租地方住,「好多都係住市區百零呎劏房,月租六、七千蚊,我聽到覺得好心痛,點解香港人似過街老鼠,明明香港係自己地方,但青年人卻感到絕望。」

搏命儲錢





拼命工作儲夠首期, Colin立志要花六百萬元,購買元朗新盤兩房單位孝敬母親。

樓價貴自己改變不了,自己能做的,是儲更多的錢。 Colin畢業後做過教育顧問工作,六年前轉行做保險,「因為收入高好多,尤其我依家主力做大陸客,更加係一個機會。」他還在北京開設酒吧,希望擴闊朋友圈子,「我喺國內結識好多富裕朋友,佢哋都俾好多意見我。我打算遲啲喺香港開設地產公司,因為內地對香港地產需求好大。」保險加上酒吧的收入,他說過去數年,每年大約儲到五十萬,「其實依家都有三百萬積蓄,夠錢俾首期。」

有首期,但他覺得現時樓價真的太高,擔心現在入貨是「接火棒」。但他的母親卻認為,住宅物業是生活必需品,如現時不買,未來樓價只會愈來愈貴,「但我真係覺得太貴,過去幾年樓價升咗好多,我每分錢都係血汗錢,如果買貴咗會覺得好唔抵。但無辦法,始終係有需要,最終都係決定買。」他計劃以六百多萬,買入元朗「爾巒」一個兩房單位。

靠自己奮鬥多年,就快可以完成上樓夢,遺憾的是父親八年前因癌病去世,看不到兒子走到這一步。

中產姊妹花





Maggie(左)和妹妹 Maisie雖然同在投行工作收入豐厚,但也覺香港樓價太貴,現時租住服務式住宅。

Maggie(二十三歲)和 Maisie(二十一歲)是兩姊妹,兩人來自中產家庭,父母以前做生意,已退休移居加拿大。她們在外國讀完大學後回港發展,兩人都在投資銀行工作,收入不錯。





兩姊妹出身中產家庭,童年在加拿大生活,住八千呎獨立屋。

這個年代,買樓「靠父幹」十分合情合理,因為樓價確實非常離地。

她們去年返回香港,最先要解決住屋問題。妹妹 Maisie認為,香港樓價是全世界最貴的,「如果喺加拿大多倫多置業,大約三百萬港幣,已經可以買好大及理想嘅物業。就算英國倫敦金融區,萬幾蚊已租到四百幾呎單位。」 Maisie表示,有同事因為不想捱貴租,選擇搬到深圳居住,每日花數小時長途跋涉往返灣仔上班,「又有朋友會透過網上邀請唔識嘅人一齊夾租,兩房一廳兩至三人住,「起初可能相處還可以,最後多數會發生拗撬,嘈吵收場。」

父母肯俾首期





兩人目標是以一千二萬購買灣仔利東街新盤兩房單位。

兩人暫時以月租二萬五千元,租住灣仔四百呎的服務式住宅,鄰近地鐵站及金融區,省卻每天上下班時間,「都睇過其他類似租盤,好多都要三萬幾,呢度算抵住。」她們也希望能夠買樓,父母已表明樂意資助兩人付首期,幫她們先上車。

「雖然父母肯幫忙,但我哋都係想先靠自己。」 Maggie說她們看中了灣仔利東街的樓盤,那裡五百呎兩房單位,樓價大約千二至千四萬,「以我哋人工,每年合共可儲八十萬,儲三至四年應夠俾首期。我覺得一個人供樓好吃力,好彩可以同妹妹一起分擔,會無咁辛苦。」

上車?絕望了

『上車』對我來說係遙遙無期,正確講法,應該係絕望。」今年三十歲、任職飲食業散工的阿成(化名),每月收入約八千至一萬元。他說買樓這回事,自己想也不敢想,「依家啲樓四、五百萬,我哋基層打工仔,邊會有可能儲到首期,就算有首期,根本就供唔起。」他說樓價愈貴,基層置業的夢想就愈渺茫。

不要說買樓,他坦言自己連劏房也租不起,「劏房每月租金至少要四千幾,佔咗收入一半,根本租唔起。」他現在住在深水埗的太空艙,月租二千五百元,「起碼交完租都仲有錢用,慳嘅話仲可以儲少少錢。」

阿成那裡有六個太空艙,住了不同的人,廁所男女共用。他說多數太空艙都是品流複雜,「好彩我住嗰度全部都係正經人,如果唔係都會擔心人身安全。」他也擔心租金會愈來愈貴,「可能遲些太空艙要四千幾蚊一個月,到時真係唔知住邊度,可能要住床位啦。」





六個太空艙住了不同的人,有男有女。





樓價不斷上升,阿成坦言對上車已不存希望。





不要說買樓,阿成坦言自己連劏房也租不起。因為租不起劏房,阿成惟有選擇僅能睡覺的太空艙。

樓市無得爆

上週末,來到會德豐位於將軍澳日出康城的新盤「 Malibu」的售樓處,推出的七百五十個單位兩日沽清,是五年來交投最多的週末。現場所見,大多是年輕人,而他們身邊大多站着一位慈父。

其中,慈父吳先生分別以一千二百萬及七百萬元,買了一個三房及一個兩房單位,首期付了五成,暫時用作收租,將來才考慮自住。他表示其中較大的單位是替兒子購買,但因為兒子仍在求學階段,所以會先由他供樓,期望兒子出身後,可以幫忙供樓。他表示「(買樓)都難,因為換樓一間換一間,會比較輕鬆啲,如果真係要儲錢買都幾痛苦,樓價都幾貴吓。」他續稱將來有錢,仍會投資物業市場。

而從事 IT的年輕買家 Sam,以四成首期購買了一個兩房開放式單位,先作自住再考慮投資,記者問到家人有沒有幫助支付首期時,他點頭表示:「一定係有嘅,都幫咗一半。」他續說一直以來都以買樓為目標,「嚿錢放喺度都無作為,所以買咗樓先。」他表示供樓壓力不大,慶幸今次能夠上車,對未來樓市仍抱樂觀態度。

另一位屬第二次置業、從事投資買賣的黃生,無懼美國加息,以一筆過一千二百萬元購買一個三房單位,他表示是次置業的計劃未影響到金錢儲蓄,單位將來又是留給子女。





吳生先表示 1,200萬元的三房單位是替兒子購買的,但因為兒子仍在求學階段,所以會先由他供樓。





會德豐地產的新樓盤 Malibu位於將軍澳日出康城,提供 1,600個單位,預計 2020年 5月底正式入伙。

港匯轉勢

過去幾年,港匯一直強勢,反映資金流入,谷爆樓股;但港匯本月開始轉勢,跌穿 7.83,創二○○五年金管局實施雙向兌換保證安排以來最低,更是三十三年前、聯繫匯率成立初期以來最低位。金管局後來表明無計劃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消息一出港匯再跌至 7.8441。渣打研究報告預期,港匯將於本月底觸及 7.85。另一邊廂,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本港樓價已連升二十二個月,其中連續十五個月破頂,較去年同期升 15.4%,再創新高。

港匯持續轉弱,會否令資金外流、扯高息口,為樓市帶來壓力?本刊記者嘗試透過景順投信公司,聯絡身處英國的「聯繫匯率之父」、景順首席經濟師祈連活( John Greenwood),但景順其後回覆指:「近日的港匯變動,相信是短期之事,我們沒有新觀點要分享。( Talked to my team but I'm afraid we are not going to participate this time as the recent movement of HKD is more a short-term issue and we don't have much new views to share.)」





從事投資買賣的黃先生,以現金一筆過購買一個價值一千二百萬元的三房單位。

美元不強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認為港匯轉弱並未有引發走資問題,因為銀行貨幣基礎未見收縮。「如果港匯跌到 7.85,金管局就會自動買港元沽美金,就算港匯比 7.85再低少少,不會低好多,它(金管局)一定會接。」關直指,在市場瘋癲的情緒下,短期內樓市仍會繼續升。

而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亦表示:「現在港元兌美元弱,但美元本身都不是強的,暫時不至於令港細價樓市有好大影響,如有影響也是令樓價升,而不是令樓價跌。」施永青指,現在港匯轉弱是人為息差造成,暫時只是小部分專業投機者行為,而非整體經濟問題,呼籲投資者不用太緊張。





Malibu上週末開售的 750個單位,在兩日內已全數沽清,反應熱烈。





金管局表明暫無計劃增發外匯基金票據後,翌日港匯再創新低 7.8441,幾近觸及 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

非回流美國





溫傑分析指,聯繫匯率是一個很窄的框架,即使港匯跌至所謂的新低,變動仍甚小,對樓市影響不大。

普遍認為,美國加息反映美國經濟好,吸引投資,令其他地方包括香港的資金流走。但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出此並非必然情況:「若新興市場經濟特別好,會將資金投資在新興國家,而非回流美國,因為他們(投資者)會覺得在新興市場如亞洲與香港的投資收益,絕對能彌補 0.25、 0.5或 1%的美國息率的上調。」

溫傑續指:「港匯轉弱某程度上是因為港息及美息拉闊,加上美國方面多利好因素,包括經濟轉向,加息速度加快,所以是套息效應,即不如賺多些利息,將港元轉做美金,希望賺多些息,暫時來說資金仍在香港,未離開香港,未存在資金外流問題。由於加息在預期之中,剛性需求又繼續,而且香港的現金或存款結餘仍在一個高水平的話,單憑少少的匯率變動,不會對樓市有太大的影響。」這樣看來,年輕人想樓價下跌而買樓,暫時仍然是夢。

撰文:艾馬、程志康、陳世鍾、邱嘉幸

攝影:傅俊偉、蔡福生、海江田、林金展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