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民海忽然變成了桂敏海,接受央視《東方時空》獨家專訪,自爆十二年前在寧波醉駕撞死一名女學生,事後再於緩刑期間潛逃出境,說到父親去世不能奔喪時更一度哽咽。
封面故事
桂民海案 婆娑諜影
銅鑼灣書店五子被失蹤事件,劇情發展愈來愈荒謬。最先在泰國被擄走的書店老闆桂民海,本週日忽然「公開現身」,中央電視台播出其「獨家專訪」,他在鏡頭前坦承涉及十二年前一宗醉駕撞死人事件,且緩刑期間違法潛逃出境,今次是難耐多年罪疚感,決定回國自首。
中共全力啟動「闢謠工程」,希望港人「收貨」,但自首之說疑點重重;同樣被失蹤的李波,同一天由《頭條日報》獨家披露其第三封「家書」,信件直言他被桂民海連累,又指對方「歷史很複雜」、「涉及其他犯罪」;等待十七天後,香港警方本週一深夜發稿,稱獲廣東省公安廳回覆,證實李波身在內地。
桂民海是事件關鍵人物,本刊追查發現,他被擄似早有伏線。去年十月,由國安系統資助的神秘人物在港出版一本名為《婆娑諜影》的「禁書」,聲稱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魏京生、柴玲、方勵之等人收受美國政府資助從事情報活動,最奇怪的是桂民海也榜上有名。獨立中文筆會多名會員事後發出聯署聲明,譴責書中內容屬杜撰抹黑,要求出版人把該書回收。
與此同時,有消息流傳桂民海一直透過現已失勢的周永康派系特務,獲得大量中共秘聞出書賺大錢,最終惹怒中共高層派人捉鬼。認識桂民海逾三十年的老友、流亡詩人貝嶺接受本刊訪問時證實,去年調查期間早聽聞桂曾涉及車禍,不排除事件屬實,令中共更大膽抓人,再利用《婆娑諜影》羅織罪名,他亦相信桂的「禁書」有特別消息渠道,中共正是要一舉摧毀銅鑼灣書店產業鏈,並揪出「禁書」背後的消息來源。
本週一晚上十一時二十七分,香港警方忽然發出新聞稿,表示傍晚收到廣東省公安廳警務聯絡科的覆函,表示「經了解,李波現在內地」,李波失蹤十九天後,終於首次得到確認身在大陸。新聞稿又透露,公安的覆函附上李波本人致特區政府的信件,內容跟《頭條日報》率先獨家披露的「家書」相若。
曲線證實擄走李波
公安廳說明李波身在大陸,變相證實回鄉證仍留在家中的李波,是經非正常途徑出入中港邊境,換言之,更有理由相信是有中方人員跨境擄人。但從李波的家書推敲,他只是事件中協助調查的配角,矛頭卻直指本週日現身央視接受「獨家專訪」的桂民海。
專訪在《東方時空》播出,題為《香港銅鑼灣書店老板桂敏海「失蹤」事件調查》的報導,「桂敏海」(即桂民海)穿上灰色外衣,在鏡頭前神色凝重地自爆涉及十二年前寧波一宗醉駕撞死一名女學生事件,當時他被判囚兩年再緩刑兩年。他認為發生了該案,「沒法在內地發展下去」,於是緩刑期間違法逃離出境。
報導同時拍攝案件的法庭判決書,顯示涉案者是瑞典籍的桂敏海,除了出生年份跟名字有差異外,背景跟桂民海基本吻合。桂民海受訪時形容十多年來「負罪感和愧疚感與日俱增」,又哽咽說因為潛逃出國,父親患癌去世不能奔喪,現時母親病重也不能侍奉,故決定回國自首,希望把事情解決,在母親有生之年再見其一面。
中間人望港人收貨
中共似乎相當着緊港人對上述「劇情」的反應,報導播出當晚,來自北京的中間人已四出向政界、傳媒中人收風,了解港人是否「收貨」,有中間人更暗示,如何發落書店其餘四子的「劇本」,尚有空間透過桂民海的「其他犯罪」進行修改,最重要是能平息港人憤怒,淡化「強力部門」越境擄人,破壞一國兩制的惡劣觀感。
不過,路透社報導,桂民海的女兒並不接受父親自首之說,她稱收到父親透過 Skype發出的訊息,指他情況安好,不用擔心,但她認為訊息內容不像父親的說話,亦非父親平常聯絡她的方式,她相信父親是因為工作而遭綁架和拘留。
回國自首三大疑點
普遍港人也明顯不接受中共的說法,連大陸網民亦批評「編劇太爛」,片段出街後,網民及傳媒輕易找出不少「穿崩位」,包括片中「桂敏海」衣服顏色及精神狀態不一,明顯非連續拍攝,當年涉案人士年齡為四十六歲,與生於一九六四年的桂民海相差七歲等。
就算桂民海真的是當年的「桂敏海」,自願回國自首一說仍有最少三大疑點而難以站得住腳。首先,本身是獨立中文筆會會長的流亡詩人貝嶺,早於失蹤事件發生後,即兩個多月前,已曾私下深入調查,他獲得桂民海泰國寓所的閉路電視片段,顯示桂失蹤前仍出外購物,完全看不出回中國自首的打算,加上事前沒有向家人先行交代,顯然自首不在他事前計劃內,但之後有一名陌生男子出現,剛購物回來的桂民海即隨對方離去,難道他自首的想法就在一念之間出現?這個陌生男子又是何許人?
其次,桂民海泰國寓所的經理透露,桂失蹤後約兩星期,四名疑似中國人到其寓所,同時桂民海來電,指示讓四人入屋,四人逗留廿分鐘後離去,一度要求帶走桂的電腦,但在經理阻止下作罷。如此「搜證」工作,跟桂民海多年前已判刑的交通事故又有何關係?還是反映箇中另有未公開的原由?
泰往柬沒出境記錄
貝嶺的調查亦發現,四人事後乘的士前往跟泰國接壤的柬埔寨賭城 Poipet;由桂民海芭堤雅寓所到 Poipet,車程近四小時,是往曼谷的兩倍。有熟悉當地情況人士向本刊透露,當地有包車由泰國直達賭場,乘客不用過關,湊巧的是,據外電報導,泰國卻已向瑞典方面證實沒有他的出境記錄,但為什麼桂民海回國自首卻不合法辦理離境手續?
雖然現時桂民海聲稱因案件潛逃而一直不敢返大陸探望父母,但本刊翻查資料,○八京奧期間,他曾參與由民運人士楊建利發起的公民行動,從台灣來港希望返回大陸參與抗爭,惟飛抵香港後即被入境處人員問話及被拒入境。當年想從正當途徑返大陸慘食閉門羮,現時反而不從正途回國。
桂涉車禍可以相信
況且,據桂民海在訪問中透露,他○四年尾離開中國,但本刊發現,桂民海曾擔任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深青社)第五屆執委會的國際秘書,同屆法律秘書就是維權律師滕彪。深青社一度被形容是中國最大非政府組織,二○○二年尾創辦,換言之,桂民海「潛逃」期間,竟然高調參與大陸民間組織的活動。
《諜影》埋被擄伏線
身在美國的貝嶺接受本刊訪問時不諱言,早在調查之時,已曾聽到有傳言指阿海涉及多年前的交通案件,只是未有確實證據,但現時有法律文件及人證,他認為有關說法是「可以相信」;至於為何變了桂敏海,貝嶺指多年來桂民海都是以「阿海」之名跟大家交往,「很少人知道他本來的名字」,不排除他後來改了名,而法院用了他原本中國護照上的名字,「在名字拼音跟英文不變的情況下,他的名字可以有個轉變。」
不過,就算醉駕案件屬實,貝嶺認為只是令中共更大膽抓人,利用醉駕案作藉口,以掩蓋背後的政治原因。事實上,本刊追查發現,一本去年十月在香港出版的「禁書」,似乎早埋下桂民海被擄的伏線。
該本「禁書」名為《婆娑諜影》,由筆名為「賈書祺」的作者撰寫,以東方時代出版社之名出版,《立場新聞》去年十一月二十日曾刊載一則〈【獨立書店每週一書】大時代的小確幸〉文章,找來多家獨立書店推薦讀物,其中田園書屋介紹了《婆娑諜影》,形容該書「揭示當代歷史的間諜活動,想像後佔中時代的種種懷疑心理。」
突然升呢民運人士
記者本週一致電田園書屋,職員說「本書已經收番,唔會再賣」。根據本刊獲得的內容截圖,當中有一整個章節,點名大談流亡海外民運人士收受美國政府資助,當中有多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魏京生、柴玲、方勵之、劉賓雁、沈彤及韓東方等,桂民海均榜上有名,卻顯得格格不入。
筆會促收回《諜影》
該書出版後,由於負責出版的是獨立中文筆會成員陳愉林,書中又提及多個筆會成員,該會港、台及海外十五名會員去年十二月發出聯署聲明,指該書實是大量拼湊、編造、杜撰失實甚至子虛烏有的內容,譴責有人對多名筆會成員作抹黑和污名化攻擊。
有份聯署亦有被該書點名的貝嶺指出,經追查發現,《婆娑諜影》獲神秘國安系統背後贊助,動機未明,而阿海的名字出現在書中很不尋常,「阿海本來不應該在書內出現,他是廣義來說的異議人士,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民運人士,他只是一個政治書的出版人」,雖然有份參與海外的中國民運活動,但根本不屬民運分子。翻查資料,八九民運時,桂民海不在中國,正在瑞典哥登堡大學歷史系讀研究所。
桂民海被《婆》書點名,貝嶺不排除用作替阿海羅織罪名,「雖然書中資料是拼貼出來,但關於阿海的部分,應該是一個在香港對他背景相當了解的人撰寫,而且知道阿海被捕,所以要不就是臨時,要不就是有預謀放在裡面。」
捉鬼揪出消息來源
至於為何被中共盯上,估計正是跟桂民海長年出版的「禁書」之幕後消息來源者有關。事實上,自銅鑼灣書店五子相繼被失蹤後,一直有消息流傳指有「禁書」觸動中央甚至習近平的神經,「強力部門」遂展開「捉鬼」行動。消息人士稱,桂民海除了擁有香港禁書生產鏈,也在美國以紐約華文出版社之名跟他人合夥出版大量暢銷禁書,不少內容涉及中共高層權鬥與高官情婦等,早被猜測是跟已失勢的周永康派系人士有關,透過披露中共機密,跟桂民海藉禁書圖利,惟出書賺大錢最終惹怒中共。
貝嶺對本刊稱,有關說法或可解釋中共綁架阿海回國的原因,「這個部分(幕後爆料人)正是中共最有興趣的,但只能是他(阿海)本人最清楚。這個假設當然可以成立,但需要有事實支持,只能是他本人才知道。」他更直言綁架阿海肯定跟車禍無關,「當然是中共方面懷疑他,跟其他部分有關;抓他回去有兩個目的,一是摧毀他公司的產業鏈,從出書到發行到書店;另一個目的就是了解他的書寫作者的背景及資料來源。」
《諜影》描繪桂民海黑暗面
桂民海有幸被列入《婆娑諜影》一書,令他「榮升」受美國政府資助的流亡民運人士,該書提及桂民海的篇幅只有兩版多,由阿海先讀北京大學再到瑞典升學,然後指他訛稱曾參加天安門民運而獲當地政治庇護,因而入籍及定居當地,之後在歐洲一些顧問諮詢機構任職。
書中又提到,他曾潛赴香港,然後涉足出版業,出版「政治誹聞書籍」,近年再在港開設三間出版社,僱寫手炮製政治八卦類禁書,又指他後來在香港置業,每年來港收賬兩次,薄熙來事件爆發後,曾因出書淨賺千多萬元。
《婆》書中又提到桂民海早年能進入大陸時,曾加入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該社成員遍及大陸不同傳媒機構,足以刺探大量國家政經軍事機密。不過,後來該社被取締,桂民海亦沒有公開返回大陸,但仍以該社名義在國外活動,利用當中的人脈關係,形容桂民海是「在文化領域以此牟取暴利者」。
醉駕罪名此地無銀?
桂民海在鏡頭前承認十二年前在寧波醉駕撞死人,為加強可信性,央視點出桂當年血液中酒精含量。但根據內地刑辯律師資料,○三年時大陸沒有醉駕法,亦沒有具體醉駕標準。
根據當年大陸報章報導,當地公安部門認為,被撞死的沈晏嬋橫過公路時未有看清來往車輛,故需要負事故次要責任,桂民海則因醉酒駕車、車輛燈光不符要求、未按規定車道行駛及行駛中注意力不集中,須負起主要責任。不過,沈家不服調查決定,自行在意外現場作多次測試,最終上訪至省公安廳,推翻原來結果。
本刊接觸了當年多次採訪沈母的《青年時報》記者,希望對方協助查證現時的桂民海是否當天的桂敏海,但對方稱跟沈母多年沒有聯繫,原因是被對方的行徑「嚇怕」,「雖然事隔多年後,她(沈母)仍會每天定時把女兒愛好的電視頻道調好,每天為她鋪床,到訪她家令人很不舒服。」情況跟央視拍到的相若:「感覺就是一直放不下女兒離開這事實,令精神有點錯亂。」
撰文:時事組
攝影:時事組
插圖:插圖組
news@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