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掃呢頁CODE去手機
請LIKE FACEBOOK“新專頁”THANKS!
鍾意我? D 熱爆文章嗎?
即刻“讚”接收更多熱爆?!
唔要再顯示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電影寒冬|四大監製分析破局出路 爾冬陞︰要助年輕人做獨立製片 #爾冬陞

《香港01》找來電影界四大監製,為香港電影把把脈,尋找出路。(資料圖片)劉偉強︰香港導演已經冇優勢「電影寒冬」已由一個警號變成現狀,各崗位都正面對艱巨 ...




《香港01》找來電影界四大監製,為香港電影把把脈,尋找出路。(資料圖片)


劉偉強︰香港導演已經冇優勢

「電影寒冬」已由一個警號變成現狀,各崗位都正面對艱巨前景,導演劉偉強深明單憑一鼓作氣難抵巨浪,但總不能洩氣。「大家不要太悲觀,經常指香港電影冇喇,拍的電影冇Feel,《九龍城寨之圍城》、《破。地獄》幾有Feel呀,還有《毒舌大狀》,我希望不要這麼多負面言論,市道差大家就咬實牙根,講些鼓勵說話。」

劉偉強擔任導演多年,堅持求變。「我都不可能拍死一世《古惑仔》,拍到七、八、九、十,我拍到第三集都覺得要停。」(黃浩宏 攝)


氣是要打,但有錯都要認。問及劉偉強覺得香港電影的問題所在,他坦言大家都有責任。「經常覺得觀眾就是喜歡看這些,爆爆爆(警匪動作片),我們都要檢討,這種戲觀眾真的會受?即是我都不可能拍死一世《古惑仔》,拍到七、八、九、十,我拍到第三集都覺得要停,再辛苦都要花兩年去籌備《風雲》,作為一個導演不可以永遠畀叉燒飯人食,係好食但會厭。」

劉偉強新作《水餃皇后》棄武從文,拍下溫情片,亦成為近年在內地票房表現較的港片,收4億人民幣。(黃浩宏 攝)


「覺得觀眾就是喜歡看這些」這是行內一個老毛病,老到早在劉偉強拍攝《無間道》(2002)時已發生,一部只有19秒動作場面的警匪片,當日都受盡質疑。「投資者都有問題,我拍《無間道》,發行都叫我加幾場動作,話賣埠會好一點。我望住佢問︰『你係咪有問題?神智不清?』我當時就堅持,只得19秒動作一樣賣到全世界。」近年劉偉強更棄武從文,拍下《水餃皇后》的溫情片,亦成為近年在內地票房表現較的港片,收4億人民幣。

港產片經典《無間道》,全片得19秒動作場面,當年曾被投資者質疑未夠賣埠能力。(《無間道》劇照)


莊澄︰內地觀眾唔睇港片

談到內地觀眾口味,著名監製莊澄近年都感受至深,去年監製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正反映到港片在內地人心目中的地位。「香港電影在內地受歡迎程度已經降低,最近有幾部更加無聲無色地上畫,票房不太好。要數近兩年最收得已經是《九龍城寨之圍城》,但所謂收得,都只有6、7億(6.84億人民幣),未及10億。時下製作費及演員片酬高昂,收入更要除三份,還未計及宣發費,所餘無幾。」

莊澄留意到內地觀眾對港片的兩極反應︰「他們不是看罷覺得不好看,是看也不看。」(麥超億 攝)


莊生發現票房未能過十億的原因,跟內地城市觀眾口味差異有關。「在小紅書,好多年輕觀眾讚《城寨》好看,看了3遍,但同時反問,為何有些電影朋友之間冇人看過,卻又可以收幾十億。問題就是主要城市觀眾會作新嘗試,去到二、三綫城市觀眾,覺得香港電影來來去去是那幾位演員沒甚吸引力,對新演員又不認識,他們不是看罷覺得不好看,是看也不看。」

《九龍城寨之圍城》用新一代演員擔正大獲好評,但對內地二、三綫城市觀眾而言,又未能有賣座保證。(劇照)


田啟文︰幾部電影吸乾整個市場

田啟文近年成為戲院執笠發言人,但凡有戲院結業,傳媒都要找田生談一談面對的狀況,不過當結業變成常態,似乎都只能順流而行。「由第一間結業時,我已經預警大件事,只是當時冇人覺得電影是經濟寒暑表,缺乏這種前瞻性。還有人爭拗票房好好呀,幾部都過億!有電影過億是開心,但有冇帶動整個市場呢?冇,個餅根本冇大到。其實即是吸乾,幾部電影吸乾了整個市場消費力,對市場來說並不理想。」

田啟文坦言起初還有人覺得數部電影收過億,戲院露曙光︰「個餅根本冇大到,即是幾部電影吸乾了整個市場消費力,對市場來說並不理想。」(潘樂文 攝)


電影推「戲院版」的兩難

為刺激香港觀眾重投戲院,田啟文一直都有不少建議,數月前便提出電影公司可考慮一部作品拍兩個版本,不單是內容上有不同,也可從科技入手,在戲院觀賞時可有另類體驗。建議提出一段日子,可有業界支持?「我知已經有動作,預計最快可能年底已經進行到,當然這是需要考慮題材、戲院是否配合,創作是否有這種前瞻性。」

莊澄對於電影推「戲院版」有保留,「等於電影會偶爾推出的加長版,其實十個有九個都不會去看那個加長版。」(麥超億 攝)


推出戲院版是要吸引觀眾重返戲院,監製莊澄表示要了解細節,但有幾個問題需要釐清︰「如果兩個版本只是有少許分別,這等於電影會偶爾推出加長版,其實十個有九個都不會去看那個加長版,你以為現在收到1000萬票房,推加長版便可多收1000萬?你就想!但如果不是,部戲只能在戲院看,串流平台看不到,即是要投資者在這麼艱難的時期,連平台的收入都不要,這是個艱難決定。對觀眾而言,也可能選擇索性不看,好現實的。」

爾冬陞︰內地野蠻式生長

爾冬陞既是金像獎協會主席,亦是導演,多年來亦以監製名義扶持後輩,面對眼前局面,個人預計要到2026年打後才有改善。「我不是悲觀,整體經濟現況是這樣,全球電影市道都不好,被串流及疫情影響,改變觀賞電影方式。」至於樂觀一面,爾冬陞對年輕一輩仍是充滿信心,只是當下要捱點苦,也未必是壞事。「你想想過去十年前,整個內地野蠻式生長,資本進入影視,變成今日這個局面,當時不少香港電影製作團隊都北上,搵到錢又儲到當然恭喜你,但內地淘汰都好勁,市場收縮時你沒有將自己維持在金字塔頂端你就被人淘汰。」

逆境中爾冬陞仍對年輕一輩有樂觀一面,只是當下要捱點苦。(葉志明 攝)


一人一個解決方案

本地電影製作停擺,內地電影市場收縮,戲院結業潮持續,似乎最壞的情況都已一一亮相,作為行內舉足輕重的四位,又可有解決方案。或許直接一問,香港導演在內地還有沒有優勢,可繼續跟在內地爭一日之長短?

劉偉強︰你咪變囉!而家咁窮!

劉偉強︰「優勢愈來愈冇,好多內地導演以前是新人,現在好成熟,這幾年已沒甚優勢。所以我們要反省,不可再獨沽一味以為上面觀眾會受,觀眾好聰明,自己都要進步。」至於談到解決方案,劉偉強直接的一句︰「有句說話好好,窮則變變則通,你咪變囉!而家咁窮!」聽得出當下劉導強忍了無數句粗口,好想鬧醒只懂怨天尤人的你我。

劉偉強︰「有句說話好好,窮則變變則通,你咪變囉!而家咁窮!」(黃浩宏 攝)


爾冬陞︰資助年輕電影人創業

但凡各行業出現問題,第一時間都會想向政府求救,的士司機車主都想政府回購牌照,香港電影業又是否要政府加碼,資助拍攝還是補貼票房呢?爾冬陞反覺得今時今日,單單資助拍攝已沒大作用,要花都要花得其所。「我覺得要資助年輕電影人創業,過去我們曾經向某司長提出過,在市區搵一間空置學校,借用十年想辦法去管理。每個課室就是年輕人的工作室,其他地方變成現成的布景以助拍攝,協助他們經營一間公司,嘗試做獨立製片。」

爾冬陞留意到時下年輕一輩電影人,跟演員關係密切,返到獨立製片模式沒太大問題,問題是如何應付高昂的宣發費用。「在內地,製作費跟宣發費已去到1︰1,荷里活電影更加會超過1︰1。年輕導演懂得拍戲,但未必懂得做會計、去經營一間公司,這方面要提供協助。」

爾冬陞覺得現階段,單單資助拍攝已沒大作用,要花都要花得其所。「我覺得要資助年輕電影人創業,我們曾經向某司長提出過,在市區搵一間空置學校,借用十年想辦法去管理。」(葉志明 攝)


莊澄︰新導演是否願意拍娛樂片?

同樣相信年輕人的還有莊澄,他看到時下業界的優勢是擁有不少新晉導演,問題是他們大多數樂於去拍攝社會議題電影,對娛樂片不感興趣。「拍為社會發聲的電影是應該,有部分觀眾亦關注,但有更大部分觀眾只關注部戲好唔好睇?我們在80年代時,每次寫劇本度好分場後,下一句就會問︰『咁唔好睇喎,咁樣係咪好睇啲呢?再加呢啲係咪再好睇啲呢?』永遠在想拍出來好唔好睇?是否娛樂到觀眾。」新導演能夠轉型,就是一個轉機。

另一更現實的情況,是香港電影將會走向多元及精品化,確要接受產量將減少。莊澄︰「電影的定義可能要改變,以前的定義是一些移動畫面,在一個密封的放映院放就是電影,現在很多電影拍完會放在電視、平台放映,咁仲係咪電影呢?當時是電影,只是不用在封密的空間放映。世界很多事情已經改變,30年前去拍拖,第一件事是考慮看甚麼戲?現在不用睇戲,去我屋企睇串流,甚至不用拍拖,通過網絡已做到好多嘢,所以先有這麼多騙案,不用見面都已經過兩億畀對方。世界變到30年前的人想像不到。」

莊澄看到時下業界的優勢是擁有不少新晉導演,問題是他們大多數樂於去拍攝社會議題電影,對娛樂片不感興趣,能夠轉型就是一個轉機。(麥超億 攝)


田啟文︰冇嘢係做唔到,只係肯唔肯去做

當戲院結業成為常態,田啟文坦言政府現階段都已經無事可為。「因為政府以前都冇諗過電影這個生招牌可以幫香港宣傳,現在就算想叫政府花多點錢支持拍戲,但又水緊,所以我都不知道政府到這刻可以做甚麼?能夠做的,可能是政策上跟內地爭取,之前公布過說香港電影公司可以在內地做發行,或者港產片可以同國產片有同等待遇,明明已傾好,但做完新聞發佈會好似冇件事,既然有這政策,就應該要落實執行。」

是否難以實行?田啟文滿有信心說︰「冇嘢係做唔到,只係肯唔肯去做,我們偉大國家冇事情是做不到,只係點樣做?幾時做?就係咁簡單。希望我今日重提後,有人會反問有提出過咩?即刻做啦,唔好畀人話唔做。我們不貪心,可倡議大灣區先行先試,做好粵語片市場先,你既已落力鼓吹吹大灣區,香港人又身體力行支持一小時生活圈,這方面是可以考慮。所以業界不要翹埋雙手在等,等到個市好才去想就太遲,應該趁現在就有發展空間的計劃,寫定劇本,做前期工作。」

田啟文︰「我們不貪心,可倡議大灣區先行先試,做好粵語片市場先,你既然鼓吹吹大灣區,香港人又身體力行,支持一小時生活圈,這方面是可以考慮。」(潘樂文 攝)


總結

幾位資深電影人都明白眼前這難關不易過,亦冇人有水晶球可預測何時到谷底。正如大家身處高峯時,都不知道原來已到達頂點。唯一肯定是氣餒解決不到問題,咬緊牙關迎難而上或許見生機。從幾位的解決方案可見,好些問題其實一直都在,只是市道好時大家懶得處理,只有身陷低谷才醒覺自我審視的重要。不怕太遲,只怕不改,正如田啟文所言︰「冇嘢係做唔到,只係肯唔肯去做。點樣做?幾時做?就係咁簡單。」肯堅持就有出路。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