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掃呢頁CODE去手機
請LIKE FACEBOOK“新專頁”THANKS!
鍾意我? D 熱爆文章嗎?
即刻“讚”接收更多熱爆?!
唔要再顯示

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楊千嬅專訪|悟人生減法 再定義「勇」:面對失敗同拒絕都要勇氣 #楊千嬅

楊千嬅接受《01娛樂》專訪,分享有關《LiveMYlife》的感悟。(陳順禎攝)新歌帶出50歲想法 人生從加數變減數新歌《LiveMYlife》是她當 ...




楊千嬅接受《01娛樂》專訪,分享有關《Live MY life》的感悟。(陳順禎攝)


新歌帶出50歲想法 人生從加數變減數

新歌《Live MY life》是她當下心境的最佳註腳,也在無心插柳下成為了演唱會主題曲,決定做這首歌時,團隊都未知能否成功申請紅館檔期,千嬅純粹紀錄低自己的心情以及在巡演的感悟,變成一首作品,但林若寧竟非常準確地透過歌詞闡釋出千嬅的想法,「我話『嘩!你真係好了解我。』」千嬅希望每一個人生階段的朋友,都能藉著這首歌找到出口、好好向前走,「我好想呢一隻歌係代表自己喺50歲嘅人生,其實隨時都可以係一個起跑線,再去追求生活上其他夢想或者感覺。」

千嬅推出《Live MY LIfe》,希望歌曲能代表自己50歲的人生,同時帶給聽眾「向前走」的力量。(MV截圖)


這份隨時可以重啟的勇氣,源於她三、四年前開始悟出的一套「減法」哲學,千嬅用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來比喻這場心態轉變。「一出世嘅時候你係一個加數,因為你係一張白紙,每得到一樣嘢,一個Credit,或者一個成功,你都係加緊上去。」她坦言,年輕時拼命向前衝,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目標,卻慢慢發現,這些目標往往是建立在「別人」的期望之上,忘了自己真正為誰而活,「一路追追追追,速度好快,係咁跟住我自己個目標、目標、目標,追quota、追target,但係個Target同目標分分鐘係我覺得人哋期待我,或者人哋想見到,或者個指標係大眾裡面呢個先叫好,但係我漸漸遺忘咗自己嘅Standard,其實對自己想追求嘅係咩,都會偏側咗。」

千嬅認為,過往的人生是加法,但近年開始變成減法。(陳順禎攝)


在不斷累加的過程中,初心漸漸模糊,安全感也隨之搖晃,除了想鞏固自己所得外,更會害怕失去。然而直到後來,她才領悟到人生下半場的課題,「愈嚟愈年紀大嘅時候,你就開始要學識減數生活。因為你經歷咗前面嘅加數,更了解自己之後,你應該開始要好集中或者Focus喺自己擅長或者最想做嘅嘢,將佢再發揮得更加好啲。」 千嬅表示,在關機再重新開機的時候,會更清晰自己想做什麼,並說:「而家一個新世代開始咗,我覺得我應該個方向係開始做一個niche(小眾)嘅嘢,唔係一個mass(主流),因為每一個年代都有屬於佢哋嘅音樂嘅文化紀錄,廣東歌呢三個字其實係由7、80年代到而家,你見一路都演變緊,但係我會好接受呢種演變,因為呢個就係好真實嘅紀錄,同時記錄咗我哋每一代人嘅文化背景嘅變化,或者生活上面經歷嘅變化。」

得為90年代出道的歌手,千嬅認為應該將自己在崗位內發揮得最好,並將所有陪著她成長的歌,變成一個新的命題,她更提到經典作《勇》,「勇,唔係淨係愛情上嘅勇敢,而係做人嘅勇敢,或者面對失敗時候嘅勇敢。」能將這些問題傳給年青人、新朋友,對千嬅來說很有意思,「我覺得令到自己做嘅事有意義,過嘅日子有質感,必須要好理解自己而家再做每一樣嘢嘅原因係咩,咁就唔會內耗,同埋係會專業啲, Focus啲。」

以往心口掛住「勇」字的千嬅,今日再重新定義「勇」:「勇,唔係淨係愛情上嘅勇敢,而係做人嘅勇敢,或者面對失敗時候嘅勇敢。」(陳順禎攝)


轉化另一種「勇」 從向前衝到鼓起勇氣拒絕人

為紀念30周年,千嬅重錄24首舊歌,並製作三隻黑膠碟,而這份「減法」哲學,也能套用其中,讓楊千嬅在重錄舊作時,有了「將歌詞內容活過一遍」的深刻體會。人生經歷和見聞廣了,再聽同一首歌,感覺可以截然不同,也有一種可能是發現自己居然是歌中人,比如說《勇》的轉變就尤其明顯。過去唱《勇》,是「沿途紅燈再紅,無人可擋我路!」的激昂澎湃,是「望著萬馬千軍都直衝」的義無反顧;但如今再唱,那份「勇」已沉澱成一種精神力量,教人鬆弛及游刃有餘。

千嬅說以往唱《勇》,是十分激昂澎湃的,因為她想表達「望著萬馬千軍都直衝」的義無反顧;但如今她認為「勇」是一種鬆弛的精神。(MV截圖)


除了《勇》,千嬅對《笑中有淚》也有不同詮釋:「我經歷過呢樣嘢,原來呢一個『勇』係咁樣,呢個『經歷就當福氣』,原來嗰個福氣係咁重要,價值咁重嘅,變咗唱出嚟個力度同嗰個態度都唔同。」(MV截圖)


千嬅續說:「其實我哋大家都要接受自己,唔好嘅時候,等於要對自己好,你都要有勇氣話『呢排真係唔係幾好,有啲攰,或者我唔想做。』拒絕人都要勇氣㗎嘛!我可唔可以唔做呢個工作呀?呢個拒絕原來比我以前追嘅嘢,『我想做呀!』同埋『我唔想做。』原來講唔想做要大膽好多。」千嬅希望年青人也別將情緒壓抑,好好照顧情緒健康:「因為身心靈係連住,身體健康冇用,你精神唔健康,你一樣身體都唔健康,我經歷過呢一啲嘅嘢,我希望話畀我下一代聽。」

問到黑膠碟的歌曲會否跟演唱會歌單一樣,千嬅不想劇透,只表示:「有啲係隻歌長大咗,有啲就係當時我處理隻歌嘅時候,冇畀返一件啱嘅衫佢着,無論編曲或者節奏感上,但係而家個人再表達返嘅時候,有第二個層次,所以亦都有其他唔同嘅故事,令到阿于(于逸堯)再編呢隻歌嘅時候有其他諗法。」(陳順禎攝)


唱《二丁目》爆喊 花30年終理解「歲月長衣裳薄」

常言:「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千嬅重錄舊作時,多次於錄音室缺堤,而當中她哭得最厲害的,便是《再見二丁目》。一講起這首歌,大家腦海或響起「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旋律,這也是千嬅過往的著眼點,然而時至今日,最觸動她的,是「歲月長衣裳薄」六字,她不禁感嘆:「呢六個字好重要,我用咗30年去活先明白。」

一講起《再見二丁目》,大家腦海或響起「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千嬅過往亦如此,但時至今日,最觸動她的是「歲月長衣裳薄」六字,她不禁感嘆:「呢六個字好重要,我用咗30年去活先明白。」(MV截圖)


這六字出自韋莊《菩薩蠻》中一句:「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年少春衫薄」意指風華正茂、超然灑脫。而為這首歌注入靈魂的林夕,多年前曾在《萬紫千嬅十年一晚夜》中講到:「寫第二隻碟《再見二丁目》嘅時候,我唔知邊個楊千嬅,不過覺得首歌好好,我就將自己經歷寫咗落去,跟住佢唱咗之後我覺得好好,從此我就立定心志,我要對呢個人好偏心。」過往千嬅唱這首歌也多次淚灑人前,眼淚可以是多種情緒的載體,而千嬅就親自剖析,重錄《再見二丁目》時的眼淚不是傷感,是感觸:「呢個係我最connect到自己嘅一隻歌,可能當時林夕寫嘅時候我都未必理解到,佢寫緊佢自己嘅感受各樣嘢,我亦都好多謝佢信任我可以deliver到嗰種感覺,可能我當時未明白晒啲字,但係今日我活到而家,呢30年嘅音樂旅程,我得到嘅一啲感受之後再去唱……我以前pick up呢首歌嘅重點係『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但我今日好感觸嗰一句說話係『歲月長衣裳薄』,我覺得好有意思,可能真係要咁多年,你有一啲嘅諗法或者有一啲經驗之後,你先會睇得再通透啲。」

林夕,多年前曾在《萬紫千嬅十年一晚夜》中講到,聽完楊千嬅唱《再見二丁目》後便決定「我要對呢個人好偏心。」而千嬅在旁也感動落淚。(節目截圖)


千嬅坦言,年輕時演繹的,是一種瑟縮在街角、自憐自唱的孤獨;如今則是覺得自己置身於一個很大、很空洞的世界,孤身一人在唱歌,然而,她覺得孤獨非壞事:「其實我哋都可以面對『自己同自己相處』嗰樣嘢,以前會好驚孤獨㗎嘛,或者相處上面,都係好深嘅學問,但係原來最深嘅學問係要學識同自己相處。我遊歷咗好多嘅時間同埋經歷,參透咗呢樣嘢,跟住我就發現『歲月長 衣裳薄』裡面嗰種感覺。」從害怕孤獨,到安然自處,這份領悟,正是三十年歲月賜予她的禮物。

千嬅在50歲的階段對「歲月長衣裳薄」最有感覺,但她坦言:「可能我到60歲又唔係睇到呢幾句,每一首歌裡面嘅歌詞嘅重點,可能唔同年紀階段你會pick up到唔同嘅重點。」


生於2025或不會出道 寄語新人做擅長的事最快樂

回望過去,再審視當下,千嬅不諱言:「如果我呢個時候出道,我未必做歌手㗎喇。」簽約過華星、新藝寶、金牌、A Music、寰亞等等唱片公司,到近年自立門戶,正式成為一個獨立歌手,千嬅最大感受是:「難,真係好難。」活到半百,有過社會經驗又能在娛樂圈屹立多年,千嬅的道行絕對不低,知道社會運作方式,不過講到時代由社交媒體主導,對作為創作者的她而言絕不簡單:「你點樣可以,死都堅持自己想要嘅音樂,但係又唔會被市場淘汰,但係你又要做得好,同時內核要好大,因為你要抵抗好多負面,所有comment,你唔可以就晒人哋嘅正評而去做一啲認為so called正確嘅嘢,唔啱㗎嘛,呢個係遠離咗創作㗎嘛。創作其實係應該你launch一啲新嘅嘢出嚟畀觀眾,而唔係觀眾想乜,你就跟住做,點樣攞呢個平衡其實係好難㗎。」

哪怕本身已在樂壇有三十年經驗,要轉型做獨立歌手,千嬅卻直言:「難,真係好難。」更表示若在2025年出道,或未必會做歌手。(陳順禎攝)


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會唔識點做囉,可能淨係純粹資訊同埋速度去做,我做咗產品,但係唔會做作品囉,因為作品需要時間醞釀,但係產品係要追上marketing同埋節奏。」正因如此,她寄語新生代歌手要有心理準備接受不同意見,而最重要是先了解自己:「同埋要好義無反顧,決定要做嗰件事嘅時候,就要做到最好,但係唔需要一定要做mass,你要做你最擅長嘅嘢,因為呢樣嘢先令到你自己有真實感同埋快樂,而快樂先可以令到觀眾有共鳴,而去喜歡你,總言之你決定做咩就真心去做,唔係營造,係真心去做!」

記者請千嬅贈樂壇新人幾句,她認為要有心理準備接受不同意見外,最重要是先了解自己,再義無反顧做最擅長的事,方能得到真實感與快樂。(陳順禎攝)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