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夏國璋龍獅團的業務主要由夏敬文和其妻子歐陽秀明打理。夏敬文留在香港守住總部,而有商業頭腦的老婆則主力在內地打江山,實行「男主內、女主外」。
壹週人物
一代南獅向北舞
香港「回歸」二十年,政府為了做好面子工程,預留六億四千萬元籌辦慶祝節目。當中有個名為「通善壇」的道教團體,包辦了七個活動。這道壇背後原來由香港的武術龍獅世家、立足香港近八十年的夏國璋家族掌舵。
每逢大時大節,總見到四圍都插上夏國璋的旗幟。二十年前,回歸慶祝活動在會展進行,請來夏家獅隊出動百頭獅子、二十條金龍贈興。回歸前夕,一連串慶祝活動開波,連李嘉誠的長江集團都找他們表演。不過表演地,已由香港移師到北京。第四代傳人夏敬文夫婦接受訪問,直指在香港發展困難重重,惟有靠商業化、靠北水穩住陣腳。
當年夏敬文的太爺夏漢雄為逃避共產黨將武館南遷。家族後人為武館引入「南獅北舞」,以南獅形象,配北獅步法,增強可觀性。今時今日,夏家為搵真銀,向北大人「投懷送抱」,「南獅北舞」大概已有另一重意義。
二十年過去,香港無論大商家以至傳統文化,全都為錢向北靠。夏家故事,彷彿是香港縮影。
夏國璋龍獅團在油麻地的彩排室,高高懸掛着四個大字——「一代獅王」。夏國璋早已離世,龍獅團早已由第三代夏德建及其子夏敬文領導,後來在英國威爾斯大學讀過工商管理的夏家新抱歐陽秀明加入,把傳統文化引入企業化的管理,甚至提議龍獅團往上海建立基地,想以港式龍獅表演賺人仔。除了睇中大陸龐大市場外,夏敬文兩公婆坦言,傳統獅藝在香港愈見困難重重:「香港人開始覺得開鋪唔請舞獅都得,已經唔係一定要有嘅嘢。」
追不到樓價
夏敬文慨嘆醒獅、點睛、採青這些傳統儀式,已經離現代香港人的生活太遠:「好多人覺得打鼓好嘈,聽唔慣鑼鼓聲。」但其實最大問題都是香港地的錢愈來愈難賺。夏敬文話,十五年前兩隻獅連梅花樁的表演一場八千元,現時只升值了一倍:「但樓價已經升咗十倍。(編按:根據中原城市指數,○二年至今升了四倍);而家請獅隊嘅規模唔會好大,可能花一萬、幾千去做個 opening就差唔多。但你話十幾、廿萬做到好鋪張,而家香港已經唔會,因為本身人工貴、租金又貴。」一切皆因土地問題。歐陽秀明指,現在香港客戶通常一隻起兩隻止:「係孤寒啲。」即使年做超過八百場表演,都「冇咩肉食」。
回到「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自然少點土地問題:「國內基本就係八隻、十隻。有啲地方要一條龍、廿隻獅,文化水準唔同。地方太大,佢哋商場門口可能係三、四百米咁闊嘅路,變相要夠多先有派頭。」在國內發展六年,「夏國璋」的表演已遍及上海、北京、重慶、西安等一線城市。每年的場數現時雖然只得約一百場,遠低於香港,但其營業額已達整體的三分之一,增長速度極快。在內地的客戶除了太古、恒隆、新鴻基等港資外,萬科和華潤等一線國內公司亦是常客。
找不到人腳
人,是龍獅團的基本。夏敬文兩夫婦為吸引新血,為龍獅學員加入分級制,分成六級,每年會以評核和日常表現決定晉升,八千月薪的見習學徒,最快可以在四年內升到月薪逾三萬的專業演員,增加學員動力。不過在香港,始終有青黃不接問題,窒礙「夏國璋」的發展:「香港十年前出去比賽攞獎嗰幾隊冠軍,十年後其實都係同一班人。」
夏敬文除了歸咎於很少香港年輕人願意全職練習,難以培養人才外,亦怒斥政府忽視龍獅文化:「我哋早幾日去咗台灣金門比賽拎咗第一名。政府冇俾支持,唔會有人宣傳、有人講。想租康文署場地練習,都會話唔符合使用條例。」夏敬文指,就算其龍獅團躲在火炭工業區練習,亦經常被投訴:「早幾日就有環保署、警察,上去我哋個倉,話嚟錄分貝,太嘈。點知搵唔到,其實今次係隔籬倉打鼓,都當係我哋。」相反回到國內,最不缺乏的就是人:「我哋嗰日同少林寺接洽,佢話可以搵二千人跟我學舞獅,全部可以跳樁,揀到最後嗰二百人就係精英,都仲可以分十隊……佢呢啲叫做『跌不死』,跌死一個都一定有下一個補上。」
舞獅冇籮柚
「夏國璋」三個字響噹噹,但夏家的故事其實應由太爺夏漢雄講起。夏漢雄出生於佛山高明,二十年代在廣州當上了國民黨軍校教官,更成立珠江國術社傳授武術。三十年代日戰時期,曾一度舉家到香港避難,戰事結束後重回內地:「四九年時又遷移嚟香港。因為共產黨將所有家產都充公,要由零開始喺香港發展。」在威靈頓街建立了夏漢雄體育會繼續授武,同時組建獅隊。
到第二代夏國璋掌門,碰上六七暴動,「土製菠蘿」成為了左派人士的主要威嚇手段,港英政府自此禁止市民燃放爆竹,動亂竟創造了發展空間:「冇得燒炮仗,鋪頭開張好似冇咩人留意咁,於是開始鍾意請人舞龍、舞獅,打鑼打鼓,話俾人知開張喇。」
令夏國璋龍獅團真正奠定在香港的領導地位,全靠他當年的靈活變通。七十年代,夏國璋在馬來亞見識過當地獅隊表演的精彩刺激,決意要將當地的做法引進香港:「佢將『獅被』縮短,由十四呎縮到得八呎,獅尾揸到前面嘅腰帶,跳躍變得更靈活。當時啲人仲笑:『夏國璋舞獅冇籮柚!』」「獅被」改短,獅頭獅尾更易配合,容易跳枱、跳櫈,更能在梅花樁上做更多高難度動作,觀賞性大增:「幾年之後,全香港獅隊都改到同佢哋一樣。」破格碰上香港的黃金年代,夏國璋獅團成功包攬香港三、四成的龍獅表演,同時身為中醫師的夏國璋亦經常贈醫施藥,在七八年獲頒英女皇榮譽獎章表揚。
從英女皇到政協
不過,英女皇不再治港,夏國璋家族亦愈來愈挨近左派。由民建聯前立法會議員葉國謙所題的「一代獅王」牌匾,彷彿解釋了兩者的關係。由夏國璋龍獅團牽頭的香港龍獅節籌委會,正是由民建聯元老陳鑑林做召集人,每年的開幕儀式,民建聯各成員都俾面撐場。而夏家佔了九個理事席位的通善壇,除了有葉國謙和「新論壇」的中西區區議員陳捷貴做顧問外,行政總裁的席位更是由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葉永成擔任。葉永成曾表示,其父親以往是夏國璋的好友,他亦在夏的引領下加入通善壇,更尊稱對方為「師傅」。在葉永成領導下的區議會,通善壇每年皆獲十多萬元贊助舉行各種社區活動。龍獅節三年前曾被審計署揭發,涉嫌虛報聘請人數,向政府盛事基金「篤數」。但醜聞過後,依然無礙他們在社區的地位。
夏家與內地的關係同樣緊密。夏家第三代夏德建、夏中建和第四代夏敬文皆在佛山和肇慶等廣東城市擔任政協委員。他們更多次透過中聯辦在內地捐建過多間學校,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吳仰偉就曾為大前年夏家的體育會創會九十周年題字,更在其特刊中排首位。不過,夏敬文搖頭否認這些關係對其龍獅團的發展有任何幫助:「我哋個根喺佛山,呢啲公職其實都係阿爺(夏國璋)留落嚟,因為佢做過佛山榮譽市民。」
除了進軍內地外,「夏國璋」近年更銳意商業化。除了將表演收費定於比同行貴一半,以高端客戶為主要目標外,更在內地成立了「夏國璋(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接洽內地生意,同時兼辦展覽和公關服務,甚至以「夏國璋」名義推出關節保健品賺錢。表演亦漸漸脫離傳統,在獅頭、獅尾加上 LED燈,甚至在表演時跳 Hip Hop。商業味日益濃厚,是否令龍獅表演變得不倫不類就見仁見智。但夏敬文稱,他們這一代要北上,要拓展業務,只是不想負夏家九十多年的名聲:「我都驚有日,到我哋手就傳承唔到,咁點算?真係唔可以衰。」龍獅旗的下降,會否代表「龍獅」會在這裡沒落?尚待時間證明。
撰文:關冠麒
攝影:葉漢華、林金展
資料:資料組
news@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