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露明表示,父母一直對她疼愛有加,與父母並未鬧過交,而自己對品格的重視亦源於父母的教導。
壹週人物
親自操 Fit馬 劉馬露明
在香港,補習中英數才是王道;讀興趣班,最緊要有證書,所以有芭蕾舞學校上市。然而,在這個功利主義的香港,卻有一間品格教育中心逆市擴張。
創辦人劉馬露明,父親是有「 Fit馬」之稱、港鐵主席馬時亨,母親王培琪、是「雪褸專家」王福元的女兒。作為商界之後,馬露明原本在大學修讀經濟,在暑期工期間,發現對工作完全沒有熱情,決定中途轉機,轉讀教育,回港後開設品格教育中心。
她的教育目的,是教小朋友善良、感恩、堅毅等品格。不過現實中,家長比小孩更需要教育,而且比想像中要教的東西更多。中心要提醒家長的,竟是「不要為小朋友執書包」、「不要為小朋友綁鞋帶」等基本自理。聽來,這個品格教育的市場,的確很大。
馬露明開設的教育中心,位於灣仔一幢商業大廈內,接待處的牆上掛有九幅關於品格的圖畫,其中一幅寫有 perseverance(堅毅)的圖畫,留下父親馬時亨的簽名。其他的圖畫,也有父親的官場同事,如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等的簽名,而梁錦松的三名子女都是這裡的學生。這間「星光熠熠」的教育中心,去年由一層擴展到兩層。
走到其中一個課室,布置得顏色豐富,擺放了大型玩偶和英文圖書,說是品格教育,其實更像一個 Playgroup,馬露明跟三至五歲的小朋友在課室內玩例如「誰可以用鼻子掂藍色的東西」的簡單小遊戲,令課室內充滿笑聲。此時有小女孩表示被同學推跌,正在主持大局的馬露明表情由咧嘴而笑,變得認真嚴肅,要求小女孩先道歉,再要求接受道歉的另一名小女孩回應對方一句:「 It's OK.」過後,課室又再由嚴肅的氣氛,變得輕鬆。
外判的品格教育
培養下一代品德,向來是學校及家長的基本責任。不過學校為追趕成績,家長為配合學校,卻把任務假手於人。馬露明的品格教育中心,三、四百元一堂,依然有價有市,她說:「可能依家競爭愈來愈大,好多時喺學校裡面,時間都擺喺學術上嘅嘢。老師都會覺得好辛苦,小朋友成日都要考試,老師都好大壓力。」馬露明表示,曾有家長向她查詢,報讀會否為子女的面試加分,務求入讀心儀學校,令她要即時澄清,「我覺得 focus唔係呢樣嘢囉。我好深信品格係一世都有用,唔係為咗入間學校 interview有用。」她表示每個小朋友適合的學校各有不同,又指曾經有學生因為入讀不適合自己的學校,導致壓力過大而脫髮,令她感到非常心痛。
馬露明的學生有試過欺凌人、也有被欺凌,有的沒有自信心,有的很被動,各有問題。她想改變現狀,不過記者身處課室,感到的卻是一片無奈。要教學生品格,家校合作是必須的,前來上課的學生,幾乎全部由傭人接送。為了與家長溝通,她們會定時定候以電郵報告子女情況及安排家長一年見三次,希望家長能正確地教導孩子,「例如提醒在家中不要幫子女收拾書包及綁鞋帶呀。」馬露明說。品格教育,沒有成績表可言,馬露明只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有個走咗嘅學生嚟搵我,想用我嗰套去深水埗教學生。」這已足夠令馬露明滿足。
原來我也有優點
馬露明父母都是商界中人,父親馬時亨曾是政府官,現任港鐵主席,而母親王培琪亦系出名門,是上海紡織大亨王統元的姪女,父親是「雪褸專家」王福元,創辦福新製衣,亦有生產美國 Fera雪褸。王培琪也是商場高手,在美國做過銀行,後來又開設室內設計公司,買賣傢俬及經營地產生意等。偏偏,女兒馬露明卻是一個十分文靜、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小女生。馬露明說記不起小一到小二在學校的開心片段,在零碎的片段中只有一抹灰色,「我唔知係咪刻意唔記得,定係 subconsciously(下意識)唔記得……我淨係成日都要補數,運動有次俾老師鬧, and then老師讀故事書嗰陣,我坐後面,佢就好唔鍾意我,我只記得幾個片段。」
到她年長一點,母親才告訴她,原來童年發生過一件事,令她失去自信,「我當時數學成績唔好,被老師話 hopeless(無藥可救)。」老師的評語令母親非常擔心。「嗰次之後,次次做數學功課,媽咪要幫我,會同我做多啲練習,幫我寫多啲工作紙。我要背乘數表,媽咪幫我寫晒啲乘數表,貼咗喺間房度。」八九年,馬露明八歲,當時馬時亨在 RBC Dominion Securities出任董事總經理,被調到倫敦任職,因此全家移民當地。轉一個環境,令馬露明終於找回自信。「喺新學校第一次音樂課中,老師要求我哋介紹自己的優、缺點,我覺得自己冇(優點)。」老師鼓勵她,「佢話每個人都有叻嘅嘢,咁我哋慢慢發掘啦,我喺嗰間學校讀咗兩年,真係改變到我人生。」
中途轉機
那時,馬露明一度萌生成為老師的夢想,不過到選擇大學時,卻聽從父母建議,選修經濟。「以前細個,個個都鍾意小朋友㗎啦,未必係我嘅職業。父母好實際咁話,你未知道自己想做乜,咪讀啲實際嘢囉,我又冇抗拒。」馬露明表示,之前曾在律師行及兩所銀行做暑期工,不過卻不感到興趣,「我好希望我人生係有 passion(熱情),係有 purpose(目標),我喺呢個崗位,無呢兩樣嘢。」直至經歷大學第三個暑假,她在一所學校做暑期工,才找到對工作的熱情,令她決定投身教育事業,「我夜晚瞓覺都諗緊,我第二朝見到小朋友,我應該讀咩故事書俾佢聽呢?因為我見到佢今日,好似有啲唔開心,咁我點樣帶到佢聽日去分享呢?」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未曾試過逆父母意思,今次是第一次。
決定從事教育工作,她告知家人的前一刻,感到很緊張。「始終我係讀經濟,爸爸又係做金融同經濟嘅工作,我之前可能俾自己壓力,覺得可能要做番同一樣嘢。」最後,父親一句「行行出狀元」令馬露明放下心頭大石,並取得教育碩士學位。回到香港後,她沒有進入一般校園,反而開設教育中心,教導小朋友品德。至今,中心已經營八年。
四問馬露明 行為問題點解決?
Q:小朋友在公共場所哭鬧
A:不同小朋友有不同應對方法,有些需擁抱,有些需到安靜的地方,有些需講道理,家長要多作不同嘗試。不過家長必須知道小朋友背後不開心的原因,建議家長事後與子女進行溝通。
Q:小朋友說謊
A:年齡太小( 3、 4歲)的小朋友對真假的概念模糊,不一定是說謊。年齡稍大( 7、 8歲)的小朋友,家長須令他明白講真話比說謊好,以及告知他說謊的後果。
Q:小朋友在交通工具裡行為失控
A:家長首要讓小朋友清晰知道自己的底線。當他們行為失控時,應先奪回小朋友的注意,繼而讓他冷靜。
Q:小朋友欺負別人
A:要先知道他們欺負別人的原因,並教導小朋友了解他人感受,讓他們學會同理心。
阿爸力撐
八年期間,馬露明已由少女變成母親,由置身事外的老師,到親歷其境的媽媽,親身感受教仔的難度。在訪問過程中,她多次強調做父母要冷靜,但記者問當她面對自己兒子能否都一樣,這位媽咪都不敢肯定地笑言:「佢依家仲細,你哋幾年之後再問我啦。」打工、做生意,其實都比做父母容易,馬露明形容現在的生活充滿機動性,「我日日望住自己 timetable、 schedule,我就會諗點樣有時間同我個仔一齊,點樣有時間做我工作上嘅嘢呢。」訪問當天,她要預先拜託丈夫帶十一個月大的兒子游泳,才趕及受訪。雖然挑戰增多,她表示暫不考慮為兒子放棄教育中心,像林鄭一樣,是神的安排,「呢個係一個使命,我希望呢樣嘢係幫到社會去做呢樣嘢,呢一刻唔會為咗個仔放棄神叫我做嘅嘢。」
不過「神愛世人」,中心位於港島區,以全英教學,課堂收費亦稍貴,只能惠及小眾。馬露明當日創業,只能從自己熟悉的區域及圈子做起,她承認自己能接觸的家長群體有局限,故近年成立品格教育基金,讓更多人意識品格的重要。上月「香港品格日」,馬露明請來父親馬時亨做嘉賓,更用港鐵主席的身份做「品格日大使」拍片,瞓身宣傳,力撐阿女訓練下一代的「 Fit馬」。
撰文:戴晴曦
攝影:胡智堅
news@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