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掃呢頁CODE去手機
請LIKE FACEBOOK“新專頁”THANKS!
鍾意我? D 熱爆文章嗎?
即刻“讚”接收更多熱爆?!
唔要再顯示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1周10大驚奇:面對亂局 未來10年最佳投資竟係... __,

《1周10大驚奇》去年底引述異象預言,今年金融市場或升到你唔信,升浪更由元旦後就開始,樂觀時間直至4月。雖然3月15日曾警告跌浪開始,但隨着股市破位, ...




《1周10大驚奇》去年底引述異象預言,今年金融市場或升到你唔信,升浪更由元旦後就開始,樂觀時間直至4月。雖然3月15日曾警告跌浪開始,但隨着股市破位,異象4月5日預言4月市況穩步上揚,5月美股或破頂(結果4月23日破了)。

其後縱使中美貿戰升級,港股5月6日起反覆下跌,惟異象從未驚慌,並預言直到7月中至8月都平安,直至7月27日轉軚警告「安全期」到7月30日為止,絕無事後孔明,亦印證每周檢討的重要。大家不妨在國際視野中尋覓另類參考,印證「聽專家講不如睇埋異象」。

【1、重溫末日預言!6月已警示股市似08年雷曼爆煲前】

正如上述所言,《1周10大驚奇》早在6月8日引述「末日預言」,料股市在今年6月中至8月初都是「安全期」。到了7月27日,另一異象明確表示,「安全期」在7月30日結束!既然異象有參考價值,那麼,金融市場之後會怎樣?

不妨先回顧6月8日怎說!野村證券量化團隊分析師Masanari Takada當時警告,股市極似2008年雷曼爆煲前,隨即被媒體視為華爾街「最大末日預言者」!他的原因來自一個反映市場恐慌和貪婪的「美國股市情緒指數」。(附圖一)

該情緒指標是根據股價深度、闊度、動力、垃圾債需求、波動程度、認沽與認購比例等數據綜合計算。他警告,若單看該指標,標指可能平均要下跌約20%;最壞情況是暴瀉約40%,重演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後的6個月內標指跌幅。

因此,他6月時預警,市況似2008年6月,當時投資者也關注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及股市調整,之後股市在7至8月有反彈,到了9至10月就「跌到你唔信」。若根據上述情緒指標,股市反彈浪有機會由6月中一直去到8月初,在9月初的時候就很可能是「終極一跌」的開端!

(若對上述有懷疑,不妨重溫:https://bit.ly/2OLixmf )

【2、最新末日預言!海嘯級冧市恐8月底或9月初來臨】

既然8月初「安全期」一結束就冧市,那麼,Masanari Takada的預言有否變化?媒體當然不會忘記,他本周接受訪問時警告,投資者別被反彈市吸引,預計下一波特大跌浪在8月底或9月初來臨,暴冧幅度可能是「2008年雷曼危機」級別。

他指出,「聰明錢」正逃離市場,當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指數波動性上升時,將有更多對沖基金逃離市場,預計8月下半月出現!他直言,現時市場情緒與2008年雷曼爆煲前夕非常相似,標誌着全球金融危機恐快將爆發。

他表示,全球股市在周一(5日)大跌後,近日似喘穩,原因包括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9月將大幅減息,令淡友先行平倉,使股市在低位似有承接,並會持續一段短時間,為8月底或9月初的「第2次冧市」打底,估計第2次冧市將較本周更慘烈,就像首次地震後,可能會有更強的餘震一樣,因「聰明錢」撤離。

他解釋,由於之前炒聯儲局減息,俗稱「大鱷」的對沖基金及避險基金(即「聰明錢」)於6至7月大舉進場買股,並且透過期指及期權來加大槓桿,以博取更高回報,惟上月底聯儲局官員表明不會大幅放水後,他們已開始沽貨。值得留意的是,數據顯示,標普500期貨近日淨好倉只較7月16日的高位減少45%,意味着好倉仍多,需要繼續「搵位」沽出。

換言之,股市短期反彈空間相當有限,就算反彈,也絕對不要輕易入市。

【3、災難先生:下次海嘯級冧市或3個月內上演】

Masanari Takada的預言獲認同!過去多次發表預言,而又多次言中,被媒體冠以「災難先生」稱號的獨立經濟學家Raoul Pal本周表示,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十分重要的「轉捩點」,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正在重燃!

這位華爾街投資大行前高層、極少數能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的「災難先生」指出,以目前整體市況而言,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就是最少為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全世界金融市場最脆弱的時候,恐是2008年式大冧市的開端。

他指出,根據美國路易斯聯儲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若以貿易比重計算,目前的美元已是2002年7月31日以來、即17年最強,其影響正在全球範圍擴散,特別是各國加緊放鬆貨幣政策,程度超過美國聯儲局,讓局勢更嚴峻,因為全球貨幣一齊鬥弱,是打擊市場投資情緒的重要誘因。

他解釋,投資者要知道外匯市場是全球最大金融項目,每日成交額達5.1萬億美元。由於金融市場大部分以美元交易,美元強勢是一大貨幣危機,證明資金不願轉化為其他貨幣,外圍美元「乾塘」是會引發全球巨大的「通縮」浪潮,因為市場悲觀,影響資金流動,後果是通縮,不是通脹,這正是目前發生的。

他警告:「接下來的3個月,金融市場可能會處於墮崖邊緣,我認為目前已站在懸崖。我們正看到不尋常的逆轉事件,不但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反而嚴重程度真的很大,大到我不能預測金融市場會有甚麼反應,只能說展望不會好,商業周期循環正趨向負面。因此,全球及美國經濟衰退是極大機會發生。」

面對金融市場可能出現「懸崖式」崩潰,他建議投資黃金、美元、債券,甚至比特幣。

●災難先生何方神聖?

Raoul Pal為前基金經理、曾於大行高盛工作,36歲就賺夠退休。過去多次發表預言,又多次言中,因而被外國傳媒譽為「災難先生」。

【4、回報跑贏98%同業基金:全球面對通縮危機】

或許大家對Raoul Pal所指的「通縮」危機仍有疑問,或許以下的金融界人士能再作解釋。回報跑贏98%同業的亞洲基金經理本周警告,減息不能救市,並預言愈減息,金融市場會愈混亂!

施羅德亞洲總回報基金負責人Lee King Fuei表示,目前全球有陷入長期通縮的風險,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不能刺激投資及消費,更何況央行是不可能解決現時面對的經濟結構問題,包括人口危機、收入不均,以及債務龐大。他說:「如果長期經濟增長繼續差劣,是很難維持目前的市場估值。」

他主理的基金在過去5年平均每年回報12.5%,跑贏98%同業。其評論是針對近期環球央行連番減息的行動。

【5、香港金融35年最惡劣 更恐是全球「黑天鵝」】

其實,未等到10月,港股已有2008年的「味道」。港股截至周二(8月6日)連跌10日,為過去35年、即1984年以來首見!有專家警告,香港資產彷彿「有毒」,加上社會動盪持續,避險情緒濃厚,不建議「撈底」。

美國著名財經媒體彭博數據顯示,恒指上市企業資產縮水幅度之大,料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見。若單看MSCI香港指數,表現更糟糕,顯示香港資產正遭受1984年以來最嚴重衝擊。

再者,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2009年3月以來最低,為連續16個月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經濟前景甚差;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周一(5日)亦升至2008年以來最高,反映資金趨緊;樓市7月成交額按年大跌32%。

電影《沽注一擲》主角馬克·鮑恩的原型、FrontPoint Partners LLC對沖基金經理艾斯曼(Steve Eisman)本周更警告,現在並不擔心美國金融體系再次崩潰,但的確有一隻「黑天鵝」令他擔憂,就是香港!他坦言,擔心香港示威動盪持續,可能會損害全球經濟,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黑天鵝」。

所謂「黑天鵝」,是指難以預測,並具破壞的事件,2008年金融海嘯便是著名例子。換言之,艾斯曼擔心香港會成為發生類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藥引」。他認為,香港的示威動盪或會影響到中美貿易戰,對中美貿易談判構成負面因素,甚至波及全球市場。中美貿易戰開打1年多,並拖累全球經濟,最近兩周美國與中國的關稅戰已延伸至貨幣戰,全球金融市場周一(8月5日)全面暴冧,市場和商業情緒都十分糟糕。

艾斯曼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是極少數能靠沽空美國樓市大賺一筆,其一戰成名的故事更被改編成電影《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在電影中被描繪為「有點精神分裂症」。

【6、香港周圍也遭殃 廣東省明顯受累貿戰】

不單止香港本身,連香港周遭也有難題,或能引證金融市場短期內可能大跌。據星展銀行本周報告指出,廣東、浙江,以及江蘇省等中國沿海省份,因出口佔比大,在中美貿易戰升級下首當其衝!

報告指出,美國5月將中國2,000億美元進口產品關稅由10%調高到25%,連同另外500億美元貨物早已是25%關稅,負面影響已開始浮現,中國沿海省份的貿易量縮減更明顯。

雖然過去10年,中國東部的產業已轉型為服務業,但製造業出口仍佔經濟活動很高比重。例如廣東省是香港、台灣等海外投資者的主要出口加工基地,也是中國1/3出口商品的來源地,去年對外出口佔廣東省經濟產值達48.8%。

此外,福建、浙江、江蘇,以及山東省也是中國傳統的出口重鎮。在浙江省和上海市,去年對外出口佔其經濟產值38.6%;江蘇省則為29.8%。其中,高度依賴對美貿易的省份打擊最大,例如福建省、上海市及江蘇省,對美國出口佔出口總額的21%至23%;廣東省大量貨物會透過香港轉運到美國,因此受影響程度可能高於官方數據。

【7、今次很難搞!美國八成農民仍撐特朗普】

或許很多人會問,事到如今,中美貿易戰何時結束?若根據民意,真的很難於短期內完結,因本周有調查指出,近八成美國農民仍支持特朗普的貿易戰!

農民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對明年大選至關重要,據美國普渡大學商業暨農業中心周二(8月6日)公布的調查顯示,7月有破紀錄的78%美國農民相信,貿易戰最終使美國受益;同一時間進行的Farm Pulse調查也顯示,有79%農民支持特朗普。有國會議員坦言,相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依然是大部分農民的最佳選擇。

【8、今次很難搞!中國或許準備好「不惜一戰」】

除了美國農民仍高度支持特朗普外,有分析認為,中國或已有破釜沉舟之意,即使犧牲經濟,也要贏得較有利的貿易協議,首要目標是阻特朗普連任。

德意志資產管理首席投資官David Bianco本周指出,中國應是在等美國總統換屆,若有必要,會採取針對特朗普的手段,即使對全球經濟、金融市場造成損害,也在所不惜。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也指出,中國可能進一步限制購買美國農產品,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破壞特朗普的農民票倉。

對於特朗普警告,如果他再次當選,中國只會得到更強硬的協議、甚至沒有協議。就此,野村東京策略師Naka Matsuzawa表示,許多投資者都認為,中國準備好接受經濟進一步放緩,導致全球經濟也放緩,以阻止特朗普連任。

事實上,本周人民幣「穿七」,已令到新西蘭、印度、泰國、菲律賓等亞太地區連環減息。

【9、今次很難搞!與中國對撼 特朗普代價更高?】

除了貿戰很難短期完結,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特朗普正在「佔上風」,但本周再有頂級專家警告,特朗普更傷!

歐洲頂級經濟學家、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所長Daniel Gros本周撰文警告,當特朗普決定「晒冷」加徵中國所有進口貨品關稅、並於9月1日生效後,最少可以說,中美貿易衝突已成為「新常態」。不過,結局恐怕是美國受到的傷害會大過中國!

他指出,根據歷史,雙邊貿易戰從來都沒有贏家。在特朗普未就任總統前,美國對工業產品進口的關稅稅率平均僅2%左右。在特朗普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後,目前整體關稅不算加得很多,因為中國佔全美國進口貨品的份額約25%,而25%關稅影響着一半由中國進口至美國的貨品,即只有12.5%美國進口貨品受累。換言之,整體來看,全美國的平均進口關稅大約只增加3個百分點,即由過去約2%,升至大約5%。

不過,他解釋,上述所謂「平均」關稅,其實是一個誤導指標,因為經濟理論已指明,關稅對消費者及生產者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對等的。舉例來說,將關稅倍增,會導致超過一倍的損失(經濟學名詞為:「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簡而言之,特朗普對中國逾半貨品開徵25%關稅,雖然與全美國進口貨品相比只是小部分,但嚴重程度一定多過上述所說的「整體關稅上升3個百分點」。

事實上,很多已發展的工業國家都會對特定貨品收取較高的進口關稅,但按國際慣例,15%以上通常被視為「關稅頂」,而不會是25%,該些涉及15%以上關稅的貨品佔整體進口貨品比例也不足1%。換言之,特朗普對中國開徵的關稅佔整體比重十分高!

●美國消費者終要「埋單」

再者,特朗普的關稅明顯只是針對中國:25%關稅只會由中國生產者承擔,不是歐洲、南美洲,或亞洲其他競爭者,如此的「特定國家關稅」相等於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同時為中國以外的競爭者提供生產補貼,這種補貼由美國消費者以更高的價格支付!原因很簡單,既然中國進口貨品要額外抽25%關稅,由非中國(其他國家)生產者進口的貨品沒有理由不加價,甚至可以加價至25%,在美國依然有競爭力,即美國消費者要接受各類產品的大範圍加價。

上述是「直接影響」,特朗普對中國加徵關稅對消費者價格是有「間接影響」的,可能較美國官方估計價格僅受0.1%直接影響要大得多。理由亦很簡單,Gros反問:為何多年來全球有所謂「最惠國待遇」?這就是全球貿易系統的基石!正正有了最惠國待遇,才有全球供應鏈,價格才能在競爭下便宜。目前的間接影響就是「最惠國待遇」蕩然無存。

●中國產品不會刻意減價

再者,之前有不少研究已建議,中國生產者不會因特朗普加關稅而大幅度明顯減價,就算他們劈價,對美國消費者也只會有輕微好處!原因又是很簡單,就是上述提及,中國競爭對手可以加價的問題。正因對手能加價,中國生產者根本沒有必要自己「燒錢」減價。更甚的是,那些與中國競爭的進口產品價格上漲,可能遠遠超過中國減價對美國消費者的微弱收益。

反過來,就中國而言,特朗普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很微,因為中國需要由美國進口的貨品佔整體少於1/10,即使中國實施報復關稅,對經濟影響也很微,因中國已減低了全球其他國家的進口關稅。舉例來說,以美國農產品而言,中國是輕易找到替代國,例如由巴西進口。

●「非關稅」措施也難成功

他指出,正因如此,美國對中國也開始採取「非關稅」措施,例如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產品。無錯,特朗普仍表示,美國供應商依然能繼續為供應華為所需而申請許可證。不過,該些公司明知美國政府針對華為,雙方一定不會簽訂長期合約。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和企業將加倍努力,在採購關鍵技術部件方面獨立於美國。

可以預見的是,上述「實體名單」今後將成為中美貿易的重要隱患。這種只針對中國的障礙,後果也是與「特定國家關稅」一樣,特朗普將要付上高成本。

●Daniel Gros是何方神聖

Daniel Gros自2000年開始,成為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所長,為歐洲議會的顧問,並為歐洲系統風險理事會(ESRB)會員,是全歐洲最具名氣及精英經濟學家之一。

在出任所長前,他曾任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歐盟委員會,為包括英國、美國在內的政府提供顧問意見,並為國際金融組織的報告編輯,絕對稱得上歐盟頂級經濟學家。

【10、你可能失望!未來10年最佳投資竟然係...】

既然前景偏向悲觀,那麼,未來10年有否最佳投資項目?擅長於以史為鑑的美國投資通訊及專欄作家Mark Hulbert本周搜集了一眾資料後,建議如下:

他表示,隨着全球多國爭相讓貨幣貶值,銀紙看似愈來愈不值得持有,那麼,未來10年投資甚麼是最好呢?股票、債券、樓市、繼續持有現金、黃金或其他貴金屬,定還是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

根據銀行利率網站Bankrate對1,000名投資者作出的調查顯示,最多人選擇「買樓」!具體是當每兩個人回應「買股」時,就有超過3個人回應「買樓」。

那麼,若從歷史角度來看,他們是否正確呢?自1890年開始,若撇除通脹因素,美國樓市每年平均回報僅0.4%;美股標指則每年回報達6.3%(已包括派息)。就算買美債,回報也多於買樓,每年平均回報2.7%。

不過,事情未這樣簡單地結束!由於目前股票及債券估值已過高,或許買樓真的會是未來10年最佳的投資,惟不是求大升,而是求穩、求保值而已!

若細緻地看,債券確實很難在未來10年突圍,按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約2.1厘來看,僅高於10年通脹率約0.3個百分點,換言之,若一切不變,投資債券每年平均回報僅0.3%。再者,最大風險是若通脹差過市場預期,債券能提供到的回報就更低。

接下來是股票,其可預測程度更難,十分多原因可影響回報,尤其目前股市估值高昂,甚至可以說極度被高估,背後原因就是低息。因此,估計未來10年回報與債券一樣,都是薄弱的一群。甚至有研究顯示,未來10年是「沽空」的年代,因標指(包括派息)扣除通脹後每年能提供到的回報僅約0.5%;美國長期債券扣除通脹後每年回報更可能是負0.7%。

另有研究表示,標指由現時起的未來7年、即到2026年,回報可能是負4.2%,因當中極大機會經歷熊市。

另一個要投資樓市的原因是:自1950年起,美國樓價即使在熊市也能保持堅挺,當中只有在2007年微跌0.4%。整體來看,樓價的波動程度僅及股市40%左右。因此,若果你是偏向看淡未來10年前景,而又有閒錢想抗通脹的話,買樓確實較有保值能力。

你又認為上述分析適合香港及鄰近地區嗎?有一點可信的是,未來10年投資前景確實艱難。

------

立即參加「賞您睇」:http://bit.ly/2JWKULh

Click下面粒掣,儲on.cc coins!機票、家電、超市禮券、過萬份獎品等緊你。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