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早上,港交所舉行滬港通開通儀式,由特首梁振英與港交所主席周松崗主持敲鑼。恒指開市一度抽升二百點,但很快「腳軟」,收市倒跌近三百點。(于港民攝)
封面故事
1117列車出軌 李小加捉蟲 滬港通陰乾港股
千呼萬喚的滬港通終於開通。這個被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視為「個人政績」的政策,一度哄得港股升穿二萬五千點;本週一,港人滿心歡喜拆禮物,卻是驚嚇多於驚喜。開通首日,北上的滬股通,三個鐘已爆額,南下的港股通,就坐足全日「冷板凳」。所謂滬港通,表面上「有來有往」,實則是南水北調,抽乾港股。通車後,港股已連跌兩日,累跌超過五百點。
港股被陰乾,散戶唯有另覓出路。除了買 A股,人民幣取消兌換上限後,各類人民幣產品百花齊放,部分產品息口超過十釐。本刊全面檢閱各類產品風險及回報,為散戶拆解陷阱。同時,專訪「聯繫匯率之父」祈連活,為港元出路拆局。
南水北調 沽 H買 A
本週一早上,滬港兩地官員同步舉行開通儀式,主人家之一的港交所( 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一臉風騷。鑼聲一響,恒指高開兩百多點,正當萬眾期待港股愈升愈有之際,怎料熱情只維持短短十五分鐘就出現反高潮,恒指倒插,愈跌愈多,全日大跌近三百點,市場一地眼鏡碎。
中環證券行內,氣氛平靜,散戶周女士淡然道:「滬港通一早炒完啦,你睇今日港交所都係咁跌。我之前都買咗南京熊貓電子( 553),兩星期前已經放咗,賺少少就算。」本週一,港交所跌了百分之四,本週二再插百分之二。
散戶「唔吼」,但引資北上的滬股通,在境外機構投資者力撐下,仍勢頭十足,未到下午兩點,每天一百三十億元人民幣的額度已爆滿。雖然港交所最後指部分買盤未成交,但額度仍使用超過九成三;反觀南下的港股通就乏人問津,全日一百零五億人民幣額度使用不足兩成,相形見絀。
港股冇運行
恒指不升反跌,一眾滬港通概念股更是「全軍覆沒」。多隻早前熱炒的 AH差價概念股跌到散晒,包括被股評人孫柏文扑中「一注獨贏」、曾爆升八成的浙江世寶( 1057),本週一急跌一成四,週二再跌一成四;另一重災區是內地券商股,最「甘」的海通證券( 6837)跌百分之六;而「實際作用」因滬港通出現而大削的 X安碩 A50( 2823),亦連跌兩日。
另一邊廂,資金湧入 A股,包括港人較熟悉的中信證券( 600030)及平安保險( 601318)等,而升幅最火熱的,要數生產味精的梅花生物( 600873),以及汽車零件商凌雲股份( 600480),兩者本週一都升超過一成至停牌,本週二再繼續升。事實上,絕大部分金融類股份,如銀行及保險, A股的股價較 H股有折讓,具吸引力。如平安保險, A股價四十二元人民幣(約五十港元),但 H股平保近五十九元, A股較 H股折讓百分之八點七。若 A股市場繼續對外開放,限制減少,有折讓的藍籌 A股的確較抵買。
有基金界經理表示,南水北調,已是大勢所趨,亦是阿爺推行滬港通的真正目的。「表面上係有來有往(指資金),但其實阿爺點會想資金流出去,只係想吸水北上炒起 A股,同時令市場更加規範。我哋好多基金經理都研究緊 A股有咩筍嘢,特別係有經營前景及資產優良嘅公司。」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本週一亦指,額度用完前會作檢討,市場預期很快會再加碼。另外,投行高盛早前預期, A股最快明年中會納入 MSCI(新興市場指數),到時將吸引十萬億港元資金北上,加速將資金由貴價港股轉入內地。
人仔新產品大檢閱
內地市場愈開放愈有效率,對港股其實愈不利,由來跟紅頂白,資金當然揀一個更有利可圖的市場。滬港通開通當日,人民幣每日兌換上限亦同時取消。除了食住南水北調之勢買 A股,香港各大小銀行為搶客,爭相推出各種人民幣新產品及定存優惠。本刊找來專家,拆解各項新產品的優劣和風險。
(1)A股
風險指數:★★★★
現時,港人在證券行開戶,已可以買賣 A股,更有銀行推出 A股孖展。不過,過去長期封閉的 A股市場,不但限制多多,更有不少潛規則。早前有中國末日博士之稱的謝國忠接受本刊專訪時,便指 A股都是庄家在炒,想賺錢就要跟庄,香港人根本不識買。
只炒賣 不投資
早在滬港通推行前,已有港人借用內地朋友的戶口,買賣 A股。在金融界工作、有六年炒 A股經驗的 Louis,指原則是「只炒賣、不投資」。近月,他挑選股票時,主要從 A、 H股差價着手,如曾買入 A股較 H股便宜的中鐵建( 601186)及安徽海螺( 600585),前者約蝕二萬多港元,後者賺了七萬多元。另外,他亦炒國策受惠股。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要推行「一路一帶」政策,為內地基建提供資金,「我乘機買入基建同港口業嘅 A股,包括大連港( 601880)同埋廈門港務。不過,香港人炒 A股係冇咩優勢,因為解讀政策,唔夠內地人咁好。」
另外,買賣 A股已兩年的證券經紀張先生亦指,內地股民愛短炒,因此他買 A股,不會持有超過一星期。他特別提到, A股股東所收股息要繳交一成紅利稅,但若公司以派紅股代替股息,股東的戶口便會自動倒扣相當於紅股面值一成的現金。此外,除升跌最多一成的停板機制外,因有 T+1交易制度,即今日買貨,明天才可沽貨。炒家無法炒「即日鮮」,不及香港市場靈活。
有內地證券公司總裁指,香港散戶投資 A股,可以考慮高股息、低估值,及 A股獨有的股票。「例如上汽集團( 600104),市盈率才八倍,派息都是每十股派十二元;建發股份( 600153)市盈率六倍,過去一年兩次派息都是每十股派二元。」他強調,滬港通概念已過度炒作,部分 A股升幅太大,現在入市有機會接火棒。
(2)結構性產品
入場費:¥ 10萬
風險指數:★★★
本週一,各大香港銀行的人民幣產品蜂擁而出,其中最新兼最熱門的,是與匯率掛鈎的看漲人民幣結構性產品,最高息率由六釐至十釐不等,產品主要針對看好人民幣匯率的客戶。如大新銀行推出的人民幣聯繫保本投資存款系列,若人民幣升值超過百分之零點三,年息高達八點一五釐。而星展則採取另一玩法,回報率是人民幣升值幅度再乘以四倍,外加零點五釐。即假設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則回報率為八點五釐。這類產品以人民幣計價,大部分標明保本,以一年期合約期為例,即使期內人民幣貶值,客戶仍可取回本金及零點五釐的年利息。
另外,亦有以港元計價的同類產品,玩法相似,但並非保本,若合約期內人民幣升值,就可賺取高息,以港元支付,一旦人民幣貶值,客戶不但沒有息,更要以較低匯率接人民幣。而其他固有的掛鈎外幣及黃金產品,亦加入以人民幣計價的新玩法。例如恒生銀行( 11)推出的人民幣與黃金掛鈎存款投資產品,潛在回報高達十八釐,客戶與銀行對賭黃金價格走勢,風險甚高,屬不保本產品。
人仔升幅現爭議
產品是否着數,要睇人民幣走勢。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預期,未來一年人民幣將升值百分之二,「內地經常賬持續有盈餘,反映人民幣的需求高於供應,有助拉高匯率。」不過,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則表示,年內人民幣走勢持平,「未來半年至一年,美元都會強勢,澳、紐、日圓已貶值,人民幣可以持平相對上已算是升值。」可以肯定的是,近年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今年三月,人民幣一度貶值超過百分之三,後來再反彈。今年至今,升值約百分之一點九。
(3)人民幣定存
入場費:¥ 2萬
風險指數:★
上月底,滙豐銀行( 5)推出當時全港最高息六點五釐的一星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即以十萬元人民幣做定期,一星期有一百二十五元人民幣利息。此後,各銀行紛紛加入「加息戰」,調高人民幣定存利率。建行揮低滙豐,將一星期定存的利息增至七點五釐。恒生的一個月定存,高達五點三八釐。三個月計,則以建行的三點六釐最高,現時港幣三個月定存只有零點○八釐,高息貨幣澳元為一點二釐,故人仔定存的確吸引。不過,想賺取最高利息,入場費都要十萬元人民幣。部分銀行給予新存入的人民幣較高息定存,存戶不嫌麻煩把資金搬來搬去,賺取高達三至四釐回報。
沽日圓買人仔不可行
近來的人氣貨幣,除了人民幣,還有跌個不停的日圓。有投資者提出沽日圓買人民幣的做法,日圓低息,人仔高息,加上兩種貨幣的匯價一跌一升,希望可以「賺兩邊」。不過,本刊向外匯公司及銀行查詢,職員均指沒有同類「交叉盤」的產品,即不能用同一筆資金,同時沽日圓買人仔。
市面現有沽日圓的做法,大多透過外匯公司開戶,進行槓桿式外匯買賣。至於銀行,大新銀行財富管理處主管陳維堅表示,香港的零售銀行不會提供借或沽出日圓的服務,要在私人銀行部門才能辦理。散戶較簡易的方法,是準備兩筆資金,一邊進行槓桿式外匯買賣,透過買美金沽售日圓,另一邊則投資人民幣產品。
銀行蝕息吸客
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達一萬億元,是多個離岸人民幣市場中最大。近月銀行以高息人仔產品搶客,但因資金出入境仍有限制,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港銀行其實是做蝕本生意。他解釋:「香港人好少向銀行借人民幣貸款,要借都借港幣,所以係蝕利息嘅,銀行為咗吸納多啲客源,有咗基礎,咪再向客銷售其他產品嚟賺錢囉!」
有銀行業人士指出,港銀的人民幣出路有幾種,但風險較高,「最穩陣都係用來透過 RQFII,買內地 A股,平均都有四釐以上回報,但有額度。高風險嘅就係向其他企業買人民幣點心債。另外,如果係中資銀行,可以同中央拆息。」
聯繫匯率之父:港元不會被取締
滬港通開通,加上人民幣每日兌換上限同時撤銷後,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成為市場趨勢。市場開始研究港元的未來去向,同時重提應否取消聯繫匯率,將港元與人民幣掛鈎的討論。本刊專訪「聯繫匯率之父」、景順首席經濟師祈連活( John Greenwood),他強調,香港現時仍應沿用聯繫匯率。
港府不會放棄港元
八三年,祈連活以 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身份,撰寫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故被稱為「聯繫匯率之父」。他認為,即使取消人民幣兌換上限,也不代表港元地位被取代,「根據基本法,至少二○四七年前,港元仍是香港的法定貨幣。即使是二○四七年後,我也有信心港府不會放棄使用港元,因為政府不想失去財政自治權。」他又指,香港政府不應考慮將港元與美元脫鈎,及改為與人民幣掛鈎,「除非人民幣在資本賬及經常賬上,可以全面、自由地兌換,但我覺得這情況在很多很多年後出現機會也不大。」
開放路途遙遠
他又認為,港元跟一籃子貨幣掛鈎亦不可行,因為一籃子貨幣運作複雜,而且易於被操控,故相信港府會選擇簡單而且透明的方法去做,「相對緊盯美元,盯着兩種或以上的貨幣,不會令港元大幅升值。」
對於內地取消兌換上限,他認為是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一步,但不代表中國取消外匯控制,亦不代表加快人民幣自由交易,「港人兌換的是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仍受到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證監會的嚴格控制,而且中國境內居民仍要跟隨限額兌換外幣。」他解釋,因缺乏已發展的金融市場,大陸居民難以透過金融資產來賺取回報,所以企業和個人都想盡辦法,將資金流出國外,內地嚴格執行資本管制,就是防止走資。他預期人民幣仍會逐步兼溫和地升值,但現價位已是短期高位。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