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週五晚在中環置地廣場對開的士站實測,市民與記者一樣遭多架冚旗的士拒載。記者隨即透過 Uber召車,五分鐘內便有一部黑色 Audi房車到來,司機更即時下車替記者開門。
壹號頭條
政府進退失據 楊偉雄撐完 Uber扮失憶
曾經是人人讚好、市值達五百億美元的創新科技巨企 Uber,上週突然被警方拉人封艇,事件凸顯港府創科政策的前後矛盾,更意外引發公關危機。本刊獲得去年 Uber慶祝進駐香港的私人派對相片,現任特首創新及科技顧問兼行政會議成員楊偉雄原來亦有現身撐場,但他日前回覆本刊記者,卻聲稱對撐場一事唔記得!
Uber不但衝擊全球酬載法例,亦是一場既得利益者的牌照保衞戰,政府取態由愛變恨,官員突然失憶,投資推廣署甚至刪去網站內 Uber成功個案,轉捩點原來是一份的士業界委託由理工大學教授撰寫的研究報告。
由於 Uber陸續在多國有限制地合法營運,加上港府控告 Uber的官司勝算未明,官員的態度近日明顯軟化。 Uber北亞區總經理 Sam Gellman回覆本刊,期待盡快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會面,商討如何合作鼓勵創新,完善現有的交通模式;對於被捕的七名司機,他首次回應公司將提供百分百支持。
要了解 Uber的威力其實很簡單,記者上週五晚十一時到中環置地廣場對開的士站觀察,紅男綠女狂歡過後都在這裡截的士回家,的士站前總有一排「暫停載客」的士,當晚便至少有五部這類冚旗的士。
記者逐架車詢問是否過海到尖沙咀,司機不斷以「唔去」、「唔過海」、「唔行紅隧」等各種理由拒載,最經典一幕是數名女子共去三處地方,司機居然答「三個站咁多唔去。」反映該批司機並非只想過海,而是各有所求,當乘客想去的地方不合心意時便拒載。可能近期 Uber事件觸發市民對的士業界的反彈,記者當晚便目擊警員在的士站巡視,並口頭警告「揀客」的士司機。
的士拒載 Uber即到
被拒絕多次的記者,隨即以 Uber召車,從登入手機 App到眼前出現一輛黑色 Audi房車,需時不過五分鐘。停在拒載的士旁邊的 Uber司機,即時下車開門讓記者上車,沿途談笑風生,又坦言需要「賺奶粉錢」才冒險接客,他又踢爆拒載的士司機只想揀中距離客人,「其實佢唔太遠又唔太短程先車,搭長途佢哋覺得唔划算,會揀啱啱好九十至一百蚊嘅車程就載喇。」不過,因召車時間屬繁忙時段, Uber會額外收取加成計費( Surge Price),當時的價錢為非繁忙時間的三倍,由中環到尖沙咀,盛惠三百元。
發源於美國的 Uber創立只有六年,打着「共享經濟」的口號,目標是讓市民更有效率地召車,願景是將道路、停車場及汽車的價值用盡,從而達至環保效果。 Uber市值估計已逾五百億美元,在全球三百多個城市均有營運。
以香港為例, Uber app內有豪華轎車 UberBlack、客貨車 UberVan及的士 UberTaxi三種服務,後兩者與傳統電召的士及貨 van近似。 UberBlack則愈做愈大,亦愈做愈平,現時基本收費為$25,其後每分鐘$1.5及每公里$6,最低消費為$40,比傳統的士收費高大約三至五成。
雖然車資較高,但由於 Uber app能同時顯示司機名字、相片、電話號碼、車輛型號及車牌等資訊。用戶又可於旅途一直追踪車輛行程,並以信用卡過數,毋須即時付現金,其效率及便捷程度明顯較高。
行會成員現身撐場
挾着創新科技及共享經濟典範的銜頭, Uber去年七月正式在港推出服務,並於中環一間畫廊內舉行私人派對慶祝,公司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Travis Kalanick亦專程來港出席。當晚有份出席的人士透露,晚宴規模不大,近半是外國人,但亦邀得多位本地政界名人出席,星光熠熠。
當晚現身撐場的包括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 Clifford Hart)、署理商務參贊苗燕莎( Marsha McDaniel),當時已盛傳出任創科局局長、現任創新及科技顧問及行政會議成員楊偉雄,以及同是行會成員的陳智思。「同好多美國 IT巨企一樣, Uber唔係 sell個 app,係 sell個 idea同形象,幫襯 Uber係一種生活態度同潮流象徵,所以好多政商名人都樂意出席呢啲 private party。」
楊偉雄即時失憶
消息人士透露,該派對屬私人性質,嘉賓均是 Uber主動邀請,估計楊偉雄當時雖然仍任理工大學副校長,但已是創科局局長熱門人選,陳智思則一向支持社企或創新經濟模式,故兩人均在獲邀之列。
據悉當時各人都知道 Uber在外國的經營模式,在場人士均沒表示質疑,反而大讚 Uber大膽創新及帶領潮流。楊偉雄及陳智思亦與 Uber管理層言談甚歡。但誰也估不到事隔一年, Uber頓時由科技巨企變過街老鼠。
本刊就此事向各人查詢,其中本週日曾在公開場合高調大讚 Uber創新的楊偉雄,被記者問及去年親自撐 Uber,他即時失憶並表示不記得當年以什麼身份出席,「因為我去好多呢啲 launch㗎,咁又點呢?我唔係 special guest嚟㗎。」對於 Uber的經營模式是否牴觸本港法律,他說:「我對好多業務都好了解㗎,我每日睇一千個 business trend,你叫我點答你呢?」問到 Uber是否適合於香港發展時,他一再拒絕回應:「我係顧問,不過唔係你嘅顧問,我係特首嘅顧問嘛。」
陳智思則回應稱,他認識 Uber管理層而獲邀出席,又坦承在美國和新加坡都曾光顧 Uber服務:「如果唔係截唔到的士,或者唔方便,我都唔叫 Uber喇……喺香港我就冇需要搭 Uber喇係咪?」又謂:「政府從來都冇講過 Uber呢個平台係犯法, Uber只係個科技平台,犯法嘅係 Uber司機同車。」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發言人 Kristin Haworth則回應本刊稱,夏千福一直十分支持及鼓勵美國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合作,但不會評論警方的調查。相對於港府官員失憶及即時劃清界線,美國領事館明顯沒有將 Uber當成違法企業。
為何當日群星拱照賀 Uber,事隔一年後警方卻突然高調拉人?本刊獲得消息稱,這一切與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有份發表的《研究輕型車輛載客取酬研究》報告有關。
理大報告成轉捩點
該報告於今年六月發表,研究員曾召喚五百多部車輛,當中三分之二是經 Uber平台召車,報告結論是政府應加強執法及規管 Uber,但同時指現時「客運的需求未得到滿足」,因而建議的士行業改革。
全港的士關注非法載客取酬大聯盟發言人吳坤成承認,早於去年底他已經就 Uber的合法性問題向運輸署查詢,當時署方回應調查後並無發現 Uber車輛無牌經營。及後吳坤成成立大聯盟,並請來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研究及放蛇,並證實部分 Uber車並未擁有牌照。
報告發布後數天,吳坤成便帶領大聯盟發起慢駛行動抗議,並將研究報告提交立法會,七月再發起第二次遊行,期望引起更大的輿論壓力。結果警方本月十一日展開第一波拘捕行動,截至現時為止,已有七名 Uber司機及三名職員被捕。熊永達回覆本刊查詢指,研究早於上年十月已開始,是受的士業界委託而進行,但未有說明研究涉及多少費用。他指現正進行有關的士業界未來發展路向的跟進研究,強調今次並非商會委託,報告即將完成,有望可在月內發佈。
推豪華的士反擊
吳坤成坦承, Uber除了無牌經營白牌車,亦已推跌的士牌價。不同車行或商會的數據均顯示,自今年六月開始,的士牌價有下跌的趨勢,與 Uber今年五月推出 UberBlack七折優惠的時間吻合。的士聯合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市區的士牌價由今年五月的七百二十多萬的高位,下跌至上月約六百八十萬元,創今年新低。
為抗衡 Uber聲勢,現時已有二十多個的士業界組織加入討論推出豪華的士服務,期望月內達成共識,包括訂立服務約章、投訴機制及推出 app功能等,最快下月公布詳情。
警方高調拘捕 Uber司機後,連日來態度明顯軟化,律政司司長袁國強週一首次回應事件,指政府科技政策中立,又指 Uber可於本港法律框架下合法經營,未決定是否檢控。 Uber合法性受質疑,但一眾 Uber司機卻照樣開工。其中 Terry原本為私人司機,去年成為香港第一批 Uber司機。
出 Tesla做全職司機
Terry入職後收入頓時翻了數倍,現時一個月能賺四至五萬元,勤力時甚至能月入六、七萬元。半年前他更心雄地以八十五萬元購入電動車 Tesla全職做 Uber司機:「好多客都專登 book(預約)我呢架車坐㗎,夠舒服嘛。我啱啱先車完幾個銀行家!」
雖然近日警方大力打擊 Uber,一度放蛇、拉人、扣車,但 Terry仍願意繼續「冒險」載客:「呢啲嘢煮到埋嚟咪食囉,同埋 Uber都俾到信心我哋繼續做落去……之前俾人拉嗰幾個司機,保釋金同律師費都係公司出。」他又透露,自警方的執法行動,近日的生意不跌反升,拘捕變相宣傳,令愈來愈多人選搭 Uber。
談及外界對 Uber沒有為乘客購買第三者保險的質疑, Terry澄清指 Uber其實有在美國買全球保險,若乘客遇上任何涉及賠償的狀況,將由美國保險公司承保。至於牌照問題, Terry否認 Uber司機「偷步」贏在起跑線,認為的士牌費高居不下乃由牌主炒賣造成,的士營運成本高並非反 Uber的合理理據,「如果政府肯發牌,我哋都願意俾嘅。」
籲發牌納入正軌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批評政府無視的士業現存問題、忽略 Uber於國際間引起的廣大回響以及逃避修改過時法例:「政府永遠都踢一腳先郁一下。的士業界去嘈你,你就去 Uber拉人;見社會上有聲音撐 Uber,你就去掃啲的士。一早見到有問題又唔理。」莫促政府主動檢討過時法例,勿讓法例遠遠落後於世界科技發展。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則建議政府盡快批出租車許可證予 Uber司機,將 Uber納入市場正軌:「其實政府可以批一千五百個牌,而家只係批咗八百幾個,理應用盡佢。」他又認為政府應同時解決的士業現存問題,包括發牌制度及數目,因牌費昂貴乃的士服務予人詬病的源頭。
Uber百分百撐司機
對於以上問題, Uber北亞區總經理 Sam Gellman回覆本刊,所有 Uber的行程皆有完整的保險保障。有關無牌經營載客的指控,他指 Uber一直與政府部門及其他的持份者進行溝通,期待盡快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會面,商討如何合作鼓勵創新,以及完善現有的交通模式。對於有七名司機被捕,他稱公司百分百支持與他們合作的司機,但未有說明對被捕人士作出什麼幫助。對於 Uber未來在香港的發展, Sam指一個智能城市必須備有與時並進的規範,以符合數碼和網絡的世代。
Uber模式 如病毒散播
加拿大約克大學法學博士 Michael Motala,曾發表了一份長達六十頁的學術報告,深入研究 Uber對傳統的士業的衝擊。他接受本刊訪問時分析道, Uber攻佔全球市場都有一套方程式,就是先以法律漏洞營運,再利用社交平台將公司理念如病毒般擴散宣傳,創造市場需求,當累積龐大支持者後,則以公眾利益作籌碼,逼各地政府修例令其合法營運。
撇除 Uber的經營策略, Michael坦言其營運模式是未來大勢所趨,將令傳統經濟市場有革命性改變,他認為政府與 Uber硬碰只會得不償失,反而應檢討法例,平衡各方利益,將 Uber納入法規內,達致互惠互利。
菲律賓
今年 5月菲律賓政府把 Uber同類服務合法化成為「尊貴的士服務」,但同時定下多項規定,避免與普通的士造成惡性競爭。
印度
去年底一名 25歲女乘客遭 Uber司機性侵犯,印度交通部門全面禁止 Uber營運。但今年 1月 Uber在禁令下再度運作,並向印度當局申請的士通訊牌照(radio taxi license)以加強安全措施。
法國
今年 6月,法國大批的士司機抗議 Uber搶生意,堵塞巴黎多處要道及焚燒車胎等。 Uber決定暫停服務,直至 9月法庭判決為止。
撰文:黃偉恒、張馨文、林浚源
攝影:鄒潔珊、莫智謙
攝錄:郭永強
資料:鄭靜
插圖:朱桂葉
news@nextmedia.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