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醫健:Dr.東:持續低燒乾咳盜汗 或淋巴癌先兆 __,癌,

Wing(左)與Karena(右)是淋巴癌復康者,確診前曾出現持續低燒,中為梁憲孫醫生。(張汶樂攝)持續低燒數周,又找不出病因,需慎防淋巴癌等嚴重病症 ...


Wing(左)與Karena(右)是淋巴癌復康者,確診前曾出現持續低燒,中為梁憲孫醫生。(張汶樂攝)


持續低燒數周,又找不出病因,需慎防淋巴癌等嚴重病症。有八十後OL乾咳及低燒數月,檢查後驚見肋骨下長了直徑十三厘米的巨型腫瘤,壓住心臟大靜脈,令血液谷到面紅紅、上半身腫脹,確診淋巴癌。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原因不明的發燒,有兩至三成機會屬癌症,需盡快求醫治療。

Wing從未想過三十多歲會患癌。她一三年摸到左邊鎖骨淋巴結腫脹,同時乾咳和晚間盜汗,持續數月,上半身腫脹和「㷫烚烚」、面色泛紅,「同事同我講,你上半身好脹好紅,不如你即刻睇醫生。」她向家庭醫生求診未見好轉,到醫院檢查竟發現背部肋骨下長有十三厘米大腫瘤,壓住通往心臟的大靜脈,血管直徑壓至只剩一毫米,因此上半身血液無法流回心臟,谷到上半身腫脹赤紅。鎖骨附近和左肺發現另外四個腫瘤,其後確診淋巴癌。

三年前只有廿九歲的Karena,同樣出現乾咳、晚上盜汗和持續低燒。她每次服用退燒藥後好轉,但很快又再發燒,「好似燒極都燒唔起,以為唔夠瞓、作感冒,合理化自己的想法。」醫生見她久咳未愈,建議入院照肺,一照即見肺積水。多番檢查後,發現頸、橫隔膜、肺部都出現淋巴腫瘤。兩名女病人接受化療配合標靶藥療程,慶幸完全康復。

香港血癌基金副會長、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表示,原因不明的發燒持續超過三周、體溫多次逾攝氏卅八點三度,屬「發燒待查」,可能由細菌、病毒感染或身體炎症引起;另外,兩至三成個案屬癌症,包括淋巴癌。一旦出現持續低燒,很可能代表淋巴癌已擴散,退燒藥短暫紓緩症狀,僅屬治標不治本。除發燒外,部分淋巴癌病人晚上盜汗,「內衣褲都濕晒」,或體重於六個月內驟降逾一成。

三分之二淋巴癌患者的淋巴結會脹大,包括頸際、腋下、大腿內側,可以徒手摸到。梁憲孫指出,其餘病人可留意其他徵狀:腫瘤若生在氣管附近,可引致病人乾咳;腹部腫瘤或引起肚痛和腰痛;腫瘤壓到輸尿管可減小便流量;壓住膽管可能干擾膽汁分泌,令病人面黃。

梁又指,Wing和Karena患癌時年輕,因心肺功能較好,故此到淋巴腫瘤擴散或體積太大時才出現徵狀,延誤診治。幸好現時標靶藥配合化療,約三分二病人可完全康復。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

https://goo.gl/lYComC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