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裔女導演趙婷的《浪跡天地》(Nomadland),一口氣捧下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和最佳女主角等獎,雖說是左膠意識形態主導下的頒獎禮的正路賽果,以及在COVID-19形成的經濟低氣壓當前,誠實地展現美國邊緣人口的貧窮狀況者,是滿足跟風評審的最時令甜點外,平心而論,《浪跡天地》絕對是近年極罕的上乘之作。要不是「過氣華人之光」被翻出曾批評中國充斥謊言而篤穿了小粉紅的玻璃心,那14億人肯定興奮得磨拳擦掌,如果翻到牆睇直播的話。
《浪跡天地》拍得很許鞍華的人文色彩,難能可貴在於年僅39歲的趙導便有如此閱歷,不難相信其早年在北京歲月裏,早已在階級鬥爭中茁壯成長,及後出國留學又擴闊了視野,而其官、富二代的特殊背景和身份,亦加深其觀照世事的層次。她通過游牧人士的浪蕩生活,含蓄揭示了美國那失效、失衡的金錢體制,以及似有若無的退休金安排,是讓迷失的人重拾人文關懷的最有效疫苗。
至於處理這類型電影其實幾蝦人,找到影后Frances McDormand來演固然難,找到真實游牧人如Swankie、Linda來演更難,找到一個平視角度講故仔,最難。稍一不慎,便不自覺站在道德高地批判,而落入說教式的俗套。一如前作《Songs My Brothers Taught Me》、《The Rider》,趙導在《浪》片同樣刻意去政治化,沒有批評資本主義衍生出來的經濟泡沫如何不堪,沒有怒罵無良企業Amazon如何剝削勞動階層,而是聚焦在游牧人士的心態與處境,以及為何他們選擇這種lifestyle。相比起原著書名《Nomadland: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21st Century》,電影單純叫《Nomadland》,又少了點怨氣及sarcastic味道。
那麼為何游牧人選擇飢餐渴飲、四處漂泊的生活?說穿了,就是他們信守多年的社會規範和價值,或so-called美國夢,被一下打垮,終於要向物質文明反抗。當日你天真以為安份守己,打份工可安居樂業養妻活兒,原來一個金融巨浪或半個政策失敗,便夠你流離失所。他們深信,買樓是孭屁股債的重,游牧卻是孑然一身的輕。與其被動地相信政府的制度,倒不如主動地將自己交給天地,至少在食瞓屙有自主。正是,為自己的人生喝采一次。
就如戲中患病的Swankie,她寧願隻身到阿拉斯加闖蕩,也不願困在醫院等死。我們作為人類,究竟要追求物質的束縛?還是追求精神的自由?這些都是趙導要我們反思。
趙導另一厲害之處,是利用超廣角鏡頭呈現天地蒼穹的景象,去跟物質世界作對比。諷刺是,我們營役一生去賺取財富,但原來最炫麗的東西就在眼前,還是免費的。
然而,趙導絲毫沒有浪漫化這種游牧生活,還時刻提醒觀眾游牧其實可以很狼狽,可以很危險,面對孤獨也隨時死人的。電影三番四次運用蒙太奇,由超現實靚景一下轉到乏味工場,一下又轉到冷漠公廁,甚至用埋吵耳雜聲,務必將觀眾由夢境拉回現實。
人生。
說到令筆者最感動的,還是片尾一句tag: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我們的人生旅途上,總有要離開的時候,亦必有離開的苦衷。趙導是過來人,定必體會到離開的哀痛,也明白她為何按埋層樓,都要將電影拍好。
四處漂泊,是尊嚴地活着,是精神上的絕對自由。Homeless定houseless?唔緊要啦。反正人死甚麼也帶不走,你我總會在路上重遇。
撰文:杜秋棠
-----------------------------
蘋果App大升級 更簡潔更就手!了解更多(立即下載體驗)
-----------------------------
蘋果初心不變!26周年「撐蘋果Tee」預售:
你的優惠訂購(海外訂購按此)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daily.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