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世濟民
假如寫隻 app的士業就有救""
假如寫隻 app的士業就有救, Uber等公司根本不會出現。
捍衞的士車主利益的人,在這種時候總會搶着出來說:「 Uber有乜咁完美?寫隻 app之嘛,點解我哋唔可以?」
可以,但肯定不會。的士其實一早就有 app;甚至十幾年前便出現了「八折的」。一直以來,誰最反對的士司機之間透過折扣以及其他手段競爭?的士車主是也。
諷刺是,的士車主除了知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似乎對其他的事就一無所知。當然,附和的士車主的官僚和政客,他們不求甚解,我不會感到奇怪。問題是的士車主自己本身就是行業食物鏈的最頂層,他們又怎可能會不知道,的士行業先天缺陷是什麼?
的士車主說會改善服務,只是「拖得一日得一日」的權宜之計;因為對既得利益者來說,只要一切不變才是最大利益。
何謂一切不變?首先大家要搞清楚,的士車主的收入,是來自司機繳交的租金;乘客和的士車主的關係,是間接的。
理論上,司機賺多了,車主可以加車租。但別忘了,的士牌的數目被凝固在 1996年的水平,不斷提高的士的車資,對車主有百利而無一害,甚至連司機不想加價的日子,車主也堅持要爭取。事實上,的士車主對於爭取加價,不但積極,而且多年下來隔幾年就爭取一次加價,的士車主的利益集團,已經熟習了政治游說工作的操作,絕非大家想像中的烏合之眾那麼簡單。
的士車主雖然會爭取加價,但除此之外,一切行業內外的競爭,他們都會堅決反對。政府天真地以為,優質的士只是有限度發牌,的士車主應該會「隻眼開隻眼閉」。錯矣。的士車主不會容許競爭,甚至現在的「八折的」,車主也曾經想除之而後快。車主甚至連司機以 app接訂單也想限制,只不過司機也有他們的自由,車主不是什麼都管得到。
車主為何反對司機間的競爭?要知道,車主其實是不會知道個別的司機收入多少。所以當個別司機以更有效的方法去「競爭」,他賺到額外的收入,其實就是那些競爭力稍遜一籌的司機的收入。假如競爭激烈到某個點,某些司機從市場被淘汰,結果損失車租收入的是車主。而且由於司機的人數減少,對租車的需求也減少,留下來的司機議價能力也變相更大。
車主不願見到競爭,甚至不願就司機這一行設下太高的門檻。畢竟,司機才是車主的米飯班主。記得曾經有人對我講過,的士行業的存在,若干程度上是種社會安全網,讓失業的人有個謀生的渠道。但若然這個說法成立的話,政府更加應該在合理的情況下容許司機「自己搵食車自己開」。
的士行業在產業結構的影響下,反競爭的潛規則已成定局。網約共享出行,其實就是「自己搵食車自己開」的「進化版的士」,也是突破發牌制度造成扭曲的關鍵。偏偏在這個城市,政府不去思考現有發牌制度的問題,反而叫新的競爭者去學既得利益,這不叫退步,叫什麼?
作者 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