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六起展開訪問日本的行程。今次特朗普訪日,剛好碰上中美貿易戰升溫之時,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有分析回顧上世紀80年代美國與日本爆發貿易戰期間,特朗普已上電視大罵日本,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也參與其中,最終美國在貿易戰中擊敗日本,導致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二人當年算是贏家,但相信此仗的結局令中方對貿談讓步深存戒心,加上現時北京的經濟和政治實力,都遠比當年的日本強,使中美要達成貿易協議更為困難。
日本在二戰後,財閥被解體,經濟百廢待興,但隨着韓戰這個契機,日本的經濟得以快速復原,日本鋼鐵、汽車及電器等產品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反攻」美國。至1970年代初,日本每年向海外輸出逾100萬輛汽車,其中美國是主要的目的地,慢慢造成美日兩國的龐大貿易差距。
1981年,時任美國總統列根上任即着手解決兩國貿差問題,列根向日本施壓,要求日本開放市場予美資公司,同時限制日本輸出至美國的汽車數量。為有效削減美日之間的貿差,1985年,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及西德5國簽下「廣場協定」(Plaza Accord),使美元兌日圓在兩年間下跌五成,從每美元兌250日圓跌至120日圓。
然而「廣場協定」始終未能解決兩國貿差,美國在1987年的貿赤增至1,520億美元,其中日本佔超過3成,華府於是在同年加碼對付日貨,向總值3億美元的日本進口貨徵收100%關稅。為保持日貨的競爭力,日本央行於是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遏止日圓升勢,但同時亦催谷了資產價格泡沫,股市及樓市大幅飆升,最終泡沫爆破,日本正式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認為,「廣場協定」本身並不是造成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但它的確觸發了其後的一連串事件,加上東京政府的錯誤判斷,導致日本經濟在1980年代末崩潰。
現時中美貿談的美方主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當年於列根政府出任美國貿易副代表,長期負責鋼鐵貿易談判,而特朗普早在1980年代,也曾多次就美日貿易問題暢抒己見,在電視節目上狠批日本「系統性地吸走美國的血」。
三十年過去,日本經濟慢慢恢復過來,美國的貿易對手由日本變成中國,萊特希澤執掌美國貿易代表處,特朗普則由一名商人變身美國總統。美日貿戰對特朗普及萊特希澤來說,或是正面的一課,但對於中方而言卻是前車可鑑,深恐一旦重複犯錯,將墮入同樣的經濟深淵,令中方與美國談判步步為營。
另一方面,歐洲經濟智庫Bruegel認為,日本自二戰後在政治和經濟上都依賴美國,日本根本難以與美國討價還價,但現時中國的情況則不一樣,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對美國的依賴都較小,相比日本,中國與美國談判之時會處於一個較好的位置,也因此令雙方較難達成協議,相信中美貿戰會較美日貿戰更為曠日持久,即使雙方達成任何協議,它們都只會是暫時性質。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蘋果》資料室
【76頁電子書●皇室寶寶育成記】由英女皇到哈里添丁 趣談皇室四代湊仔經
一按即睇︰ https://hk.adai.ly/EAWV0cQeGW
【六四30】守住歷史 拒絕遺忘
https://hk.adai.ly/zdzKtt2RiW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