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壹週刊 - 1285 - 財經] 外熱內冷 乾炒滬港通 M1,




滬港通推行在即,港股熱炒,但內地投資者卻未見部署,證券行只得零星散戶登記開戶。(嚴寶權攝)

財經短打

外熱內冷 乾炒滬港通

打通中港股市的滬港通,醞釀超過半年。香港投資者引頸以待,不少概念股率先炒上,其中港交所( 388)半年來急升三成四。上週五,港交所主席李小加指中港雙方已「各就各位」,可惜,當日下午卻被一盆冷水照頭淋。中證監並沒有為「通車」㩒掣,定出開通日期。本刊走訪深圳的證券行及銀行,訪問多名炒家及散戶,發現不但中證監「歎慢板」,內地股民亦同樣寧炒 A股、冷待「通車」。外熱內冷下,滬港通即使開通,缺乏內地「水源」,最終港股亦只屬乾炒。

曾有 A股「股神」之稱的林園,向記者展示部分持股,包括市值超過一億元人民幣的貴州茅台。

(陳浩樂攝)

「我九四年前就投資港股了!哪需要滬港通?」曾被央視捧為「國產巴菲特」的內地炒家林園,自稱由八千元人民幣起家,○七年 A股升至六千點,他身家高達八億元。之後數年, A股跌穿二千點,他指沒有減持,靠派息熬了過來。對於滬港通,他不屑一顧:「沒興趣!有錢的大戶早就自己去香港開戶了。不只是滬港通,現在是全球通,港股美股我都買!」他○七年已投資移民香港,現持有同仁堂科技( 1666)、招商銀行( 3968)及滙豐( 5)等。

內地股民冷待

香港投資界「未通車先興奮」,追炒滬港通概念股,內地市場卻剛剛相反。以往,內地銀行的產品都走在最前線,去年前海還在拍地,銀行已推出前海概念理財產品。但上週五,記者走訪深圳多間銀行,僅得中銀職員指,有意推出滬港通掛鈎投資產品。

根據滬港通的規定,要投資港股的內地投資者,必須另開一個港股戶口,並至少要有五十萬人民幣或證券。記者向多間內地證券行查詢,均只得一、兩名客戶登記開戶,最多的一間亦只有五人,反應冷淡。一間國企證券行分行的總經理直指:「有興趣的大戶早就有買賣港股。預期來開戶的,都是五十到一百萬資金的中戶。」記者在該行遇到有四年炒股經驗、投資額近一百萬元人民幣的散戶李先生,他指滬港通目前只是概念,加上對香港股票不了解,未準備開戶,「二十七號開通是香港的講法,內地根本都沒有時間表,而且可以買的港股只有五百多隻,很多在大陸也能買。」

內地散戶冷待港股,皆因過去一年, A股市場回勇,上證綜合指數升近一成,大大跑贏原地踏步的港股。滬港通下,香港人可以買的五百六十八間上海上市公司,大多是內地的大型銀行、地產等藍籌公司。但該證券行總經理卻指:「內地現在最當炒的是深圳創業板,今年以來,深圳的創業板指數已爆升一倍。銀行、地產這些傳統行業過去了,新技術、新材料才是中國的未來!」

上證跑贏恒指

○七年,中央宣布推出港股直通車,並以天津做試點,大批內地股民湧到證券行開戶,港股亦炒上三萬點,最後未通車即遭剎停。

(于港民攝)

走捷徑炒 A股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滬港通開車前會提前兩週公布,但上週又改口指不一定,明顯處於被動位置。(《蘋果日報》圖片)

至於香港散戶,口說憧憬滬港通,真正有興趣買 A股的卻不多。現年三十歲的證券經紀張先生,兩年前在內地好友鼓勵下,利用對方的 A股戶口,涉足 A股市場。當年放入去十萬元人民幣本金,現在已翻了一倍。他指不會透過滬港通開戶:「自己開戶,交易費會更貴,又唔可以買細價股。我唔熟悉內地市場,不識睇基本因素,只會睇成交及技術圖,短炒一些細價股。」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亦指,滬港通對香港散戶的吸引力不大,「散戶唔熟悉 A股,而且單日升跌幅上限僅一成。」按他觀察,內地人也只是觀望:「有個北京來嘅舊同事,話唔認識港股,只係開咗戶,唔存錢入去。」不過,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仍會透過滬港通買點 A股,「以前小型基金公司想投資 A股,只能向大型基金買 QFII或 RQFII配額,通車後便可省去一筆費用。」他認為目前 A股仍算平,「對科網、軍工同醫藥股最有興趣,香港好少這類選擇。」相反,他指內地散戶鍾情炒細價股,對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未必有興趣。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