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掃呢頁CODE去手機
請LIKE FACEBOOK“新專頁”THANKS!
鍾意我? D 熱爆文章嗎?
即刻“讚”接收更多熱爆?!
唔要再顯示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每周專題:即將消失的北方白犀牛 等待科技奇迹 __,

能夠拯救北方白犀牛的,是科技?還是惻隱?(受訪者提供圖片)在非洲肯尼亞的大平原,老邁的蘇丹(Sudan)每天都在3名武裝保鑣陪同下,伏在地上打發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蘇丹和牠的女兒及孫女,是世上剩下的最後3隻北方白犀牛。42歲的牠已經不久於世,北方白犀牛絕種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倒數。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團體,數月前展開一項史無前例且極富爭議的生命孕育技術,試圖逆轉牠們絕種的命運。蘇丹目前生活在肯尼亞的奧 ...


能夠拯救北方白犀牛的,是科技?還是惻隱?(受訪者提供圖片)

在非洲肯尼亞的大平原,老邁的蘇丹(Sudan)每天都在3名武裝保鑣陪同下,伏在地上打發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蘇丹和牠的女兒及孫女,是世上剩下的最後3隻北方白犀牛。42歲的牠已經不久於世,北方白犀牛絕種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倒數。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團體,數月前展開一項史無前例且極富爭議的生命孕育技術,試圖逆轉牠們絕種的命運。

蘇丹目前生活在肯尼亞的奧佩傑塔野生動物保育中心(Ol Pejeta Conservancy)。參與保育的德國萊布尼茲動物園生物學家希爾德布蘭特(Thomas Hildebrandt)教授,向東網記者表示:「除非我們及時行動,否則北方白犀牛不久就會在地球上消失。」

1960年代,仍有逾2000隻北方白犀牛在野外生活。因為人們對犀牛角貪婪的需求,80年代牠們被濫殺至只剩15隻。那時候人類才如夢初醒,開始對牠們進行保育,可惜已為時太晚。

早在1975年,野生動物組織在蘇丹的野外發現一隻年幼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為牠起了「蘇丹」這名字。牠被送到捷克的德武爾克拉洛韋動物園(ZOO Dvur Kralove),生活了30多年。雖然蘇丹與職員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不過為了讓牠和家人在更合適的野生環境中生活,保育組織在2009年決定將牠一家移居肯尼亞。

德武爾克拉洛韋動物園的聯絡總監斯泰斯卡爾,向東網記者稱:「本來擔心牠們能否適應新環境,我們的飼養員甚至跟隨到肯尼亞觀察了一個星期,知道牠們生活得很好,我們也感到高與。」

談起蘇丹,斯泰斯卡爾形容:「牠很安靜,對各種事情都充滿好奇,牠知道我們叫牠的名字,聽到的時候會慢慢走過來。」蘇丹喜歡人用手掃牠的肚皮,又喜歡在泥池中打滾。斯泰斯卡爾表示:「有人誤解牠們,以為牠們體形龐大又長有角,會很危險,其實北方白犀牛很溫馴,其他種類的犀牛受驚會四處衝撞,牠們不會。」

不過,蘇丹已經老了。對平均壽命35歲的北方白犀牛而言,42歲的蘇丹很難肩負起繁衍後代的責任。牠有關節炎,一隻眼睛失明,精子活性亦相當低,自然繁殖已經不可能。蘇丹仍在世的後代都是雌性,一旦牠去世,北方白犀牛絕種的日子也就不遠。

包括希爾德布蘭特在內的跨國科學家團體,在數個月前開展一項前衞技術。他們先利用保存已久的其他北方白犀牛皮膚,製造出一種稱為iPS的特殊幹細胞,再將這種幹細胞轉化為精子,以體外受精方式形成胚胎,並以健康的南方白犀牛為代母,延續北方白犀牛的血脈。希爾德布蘭特坦言,那已是拯救牠們的唯一希望。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未有成功例子,孕育過程卻需要數以百萬美元的資金。有科學家擔心,其他犀牛的保育資源會流向一個無把握的計劃,影響野外監察,生態管理,以及保育法案等有實效的工作。亦有人認為,新技術令人對保育工作的態度放軟,以為只要擁有這類技術,就無需擔憂物種滅絕。

面對保育界意見不一,希爾德布蘭特及斯泰斯卡爾都認為,新技術將來可應用在其他瀕危的物種,為自然作出更多的貢獻。斯泰斯卡爾慨嘆,從事保育工作多年,不只見過無數動物被獵殺,還有護林員的犧牲,背後卻只是為了不切實際的犀牛角。他呼籲大眾拒絕犀牛角製品,令盜獵者再無濫殺的理由。他感慨道:「如果大家不聞不問,消失的不只是白犀牛,還有其他動物,以及守護牠們的人。」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