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老臣子陸烱鏞說楊志雲看着他長大,七十年代香港景福與九龍景福兩間公司合併,他成為五十個股東之一,隔年到景福餐廳吃股東晚宴。
壹週人物
中環金粉世家情
中環鑲金老店,景福珠寶古老高門及招牌,一切金色的,都是真金箔。
鋪內掛着的景福商標,兩匹駿馬後面放了一個八卦擋煞。三樓露天園林石景,一池錦鯉,算有風水玄機,也只能配合一個時代一個時勢。
景福創辦人楊志雲,昔日在中環文咸東街提煉金條創業,又在尖沙咀把小旅館打造成美麗華酒店商場王國。這位中山老闆與鄭裕彤、何善衡一輩的地產風雲都過去了。為楊家打工半世紀的老臣子陸烱鏞,今天拿出四十多年前為楊太親手戴上的翡翠鑽石項鏈,千粒鑽石,龍鳳絕配,最無價的,還是一段金粉世家情。
陸烱鏞在一九六六年楊家風光的時候入職最低職位「交收員」,現在是景福集團總經理。他說,楊志雲愛玉,君子之好,也看眼光,七十年代,他先在香港得到一塊騰龍翡翠,到歐洲公幹,又在珠寶店遇上翔鳳翡翠。買回來後,把兩塊碧玉一拼,匹配得令人震驚。他找景福設計師包括聾啞的女師傅,用超過一千粒鑽石,製造了一條「龍鳳項鏈」,準備送給太太郭恩慈。
玉在現代珠寶界,價值不在開價人,在於買家心頭好。陸烱鏞在珠寶業半個世紀,未見有如此絕配,「這條鏈之可以成為一條鏈,是一個緣分,我們估計它原來就是一對,分開了,最終輾轉再成為一對是好神奇。」楊志雲如何在歐洲找到翔鳳翡翠,老臣子說情節只有天知道。能說的真相,在於兩枚翡翠的品相。「看慣玉的都知道,兩件玉質地及色澤相似,其實好難,加上雕工一致,好難得。」
本來鳳去龍孤,誰料最後又把鳳找回來,楊志雲原意送給太太慶祝兩人金婚紀念。最終,楊太不等金婚,在長子楊秉正大婚之時,急不及待把它戴上。鏞哥還記得那天上景福大廈三樓,即記者訪問現場,親手替楊太戴上龍鳳鑽石鏈的情形。
「幫楊太戴上了龍鳳鏈之後,你覺得她……」記者還未說完。
「 Perfect!」鏞哥當然做過推銷員,但脫口而出就是心底話。「楊太幾大件吓,戴這樣的鑽飾,我們說要受得起啊。」長子結婚,一套龍鳳翡翠鑽飾,配襯金色褂,女主人的喜悅可想而知。
人去樓未空
七十年代是楊家美好時光,婚宴當天,楊家幾個少奶都找鏞哥上三樓替她們準備行頭。女人戴金銀珠寶首飾,有時怕戒指太大,有時怕頸鏈會扣不穩。楊家老太戴上傳家寶後說過什麼,鏞哥不記得了。但老臣子現在夠輩分開玩笑:「一班少奶站在一旁,我想她們好恨囉。」
人去樓空情還在。楊志雲一九八五年中風離世,長子楊秉正及三子楊秉賢辭世多年。去年四子楊秉堅七月一日剛宣布接任主席後不久病重,九月九日在美國離世。金粉世家,楊志雲看着陸烱鏞成才,陸烱鏞看着景福老去。老臣子說起楊家在香港發跡故事,比枱上一杯陳年普洱更耐人回味。
「你坐的位置以前是寢宮,用來午睡。寫字枱在這邊(楊志雲大相一邊),景福餐廳在二樓,食西式菜,算好高級,不過跟 Gigi餐廳又無得比。不同年代,是不同的。」已經不復存在的景福餐廳,當年只有老闆級人物會來。「隔鄰廖創興銀行、恒生、對面永隆老闆會來。」
英雄地,風雲變,不變是楊志雲一生鄉音。應記者要求,陸烱鏞模仿楊老闆用中山鄉音講那句迴盪心裡半世紀的千年教誨:「要 Bea(俾)心機灶(做)」。
其實,鏞哥也曾是廣州灣銀號少爺仔,當年鄰鋪金行老闆就是楊志雲。戰後,楊志雲離開大陸來香港發展,陸父則堅決不走。因為媽媽是香港人,鏞哥最終跟着母親與姐姐,帶着三個弟弟來港謀生。勤奮的他做過木踭,月賺四百多元,後來做電筒廠頂級工人,月賺三百多元,依然比一百五十元月薪入職楊家高。但學一門手藝是當年的打工智慧,比做一個沒有特別志向的藍領好。
當年陸烱鏞是偶然在世伯推薦下,半年內兩度面見楊志雲,第二次見工,透過楊家福將「樹伯」安排到美麗華酒店找楊志雲。
「你阿爸好嗎?」見工時候,楊志雲已經問候陸家故人。同鄉念舊,在講人情世故的年代很自然。
景福孭金人
五十年前第一天上班,鏞哥的第一個工作是送信。他接過英文地址的信件,「哦」了一聲,眼睛盯着信封背面幾行「雞腸」,腳已經行了出老細房,轉頭在美麗華酒店門口拿起電話找救兵。
「佢識我,我唔識佢。於是打電話回去問同事應該送去邊?」記者笑他好懂得「執生」,他說老同事說他蠱惑。楊家以金條起家,鏞哥當年做過「孭金」送貨人,有時四個伙記,白恤衫,粗黑皮帶裡包着合共近二千兩黃金,四個很有分量的男人,坐在的士裡,重量集中,經常令的士「搶軚」。
後來做了幾年找換後升級,調去鐘錶部三天又遇上人事鬥爭,再被調到珠寶部,偷師、落手穿珍珠頸鏈,學會打結後,最難得是遇上三少爺楊秉賢,栽培他在工作時間學習鑽石鑑證。
「主要因為三少,信任之外,當然要他告訴老豆我能做事。」中環老臣子每次說到三少爺恩師,總有一秒沉默的感動。往後他被楊志雲派去夏威夷處理景福「拉閘」,再調去紐約打理生意,很得老闆信任。可是,有次他先斬後奏私自回港參加弟弟婚禮,楊志雲震怒,召他上翠亨村酒樓照肺。老闆教誨:「做事要有始有終。」跟着大老闆所見所聞,也讓他得益不淺。
「楊生不時與鄭裕彤傾偈,你有無見過呢?」記者問。
「我見過,不過不在這裡。就算在這裡,都不是我能夠參加。他們有個 131飯局(地產會),方潤華等都係會員。每個月都會坐在這裡傾吓偈。我見得最多楊志雲不是在這裡,而是在美麗華地下花園式 coffee shop。」
細數風雲大事
楊志雲當年向澳門押業大王高可寧買下上環文咸東街五號大友金號,一九四九年在上址創立景福金鋪,後來按風水把大門側移,成了引水招財格局,往後,他以印有景福商號的提煉金條賺了商譽及財富,接着在酒店地產大展拳腳。
楊志雲一九四九年在文咸東街五號創立景福金鋪,經營煉化金條生意,用九九九十足成色金條賺取信譽與第一桶金,六十年代與何善衡建美麗華酒店後又染指地產,發展美麗臺與玫瑰新村,與鄭裕彤成立新世界,與何添、郭得勝、馮景禧、冼為堅等商場同輩起風雲之時,李兆基還只算是個後輩。「美麗華,你們一定有看報紙啦,恒基佔咗 70%,其實美麗華一早就有好多物業,都是楊志雲的眼光,他拿捏好準。」
如他所說,很多相關地產項目,報上資料都有。「他最鍾意同何添傾偈,是漢宮酒樓、銅鑼灣明珠廣場老闆,跟他好老友。一坐埋,好似細路哥一樣,拍埋大髀。」景福老臣子,看慣風浪,也很熟悉香港大孖沙的光輝歲月,大事隨口就數出來。
「與鄭裕彤新世界合作買藍煙囱(即尖沙咀新世界中心前身),楊志雲親自操刀去買藍煙囱。他都要有膽量知道鐵路不會搬,才可以成功。地產最靜之時他買入美麗華投資,也是跟新世界合作。再之後就是楊志雲在北角買百福花園,也是跟新世界合作。」跟鄭裕彤合作的,還有碧瑤灣,至於珠寶方面,兩人是同行也是敵國,也有一段合作的淵源。
「有間叫文華珠寶,在金巴利道和彌敦道交界,美麗華商場,是楊志雲與鄭裕彤一人一半的珠寶店,景福都在文華旁邊,最靚店鋪不是給景福用,反而是跟鄭裕彤合作,管理由周大福控制。」
有心有癮有動力
當年楊志雲跟很多有名商人合作,陸烱鏞說,一九七二年上市公司中,楊志雲是六十八間上市公司的董事,八成是非執行董事。因為興趣廣泛,楊志雲教員工做生意,要有心有癮頭才有動力。首先,做生意,不可以像賣郵票,不要人家賣幾多錢,你就賣多少錢。第二,要主動,別人吃你一碗及第粥,你要額外推銷新鮮雞蛋,要 sell by heart,告訴人家雞蛋新鮮有益。「第三,我識個酋長,佢有二十個老婆,五十個仔女,現在還要生,為什麼?佢有癮啊!佢鍾意先有得生,要有癮去做。」說到第三個帶點鹹味的故事,加上楊志雲的中山鄉音,大家聽到這裡,都會笑起來。聽說楊志雲不太懂英文,出埠需靠長子楊秉正做大秘書。
陸烱鏞記得楊老總經常教導子女員工,做生意要殷實,有誠信,「賺一分錢都是馨香的。」他做珠寶,一定要有質素才交貨,「就是煉金,如果 body成色不夠,一焊就沒有那個成色,所以,有質量控制,就不會呃人。」
「放在現今商業市場,你認為這樣做生意,贏定輸呢?」
「贏。每一個品牌如果你不去 keep quality,像長城,興建有多難,摧爛幾易。」卡地亞跟 Tiffany的名氣,就因為堅持品質控制,這一點,他也一生記着。
景福養大他三個弟弟入大學,又養大子女,而他,何嘗不是給了景福一生。「我跟景福,睇住景福大,我心底有一句 slogan,景福是我家,養活我全家。」能說這種話,放在今天中環,已經不是那回事。他由景福而來的歸屬感,在中環幾成絕唱。至於做老臣子的秘訣,如何能為一個老闆打工五十年?
「除了俾心機做之外,就是不要計較太多,真的!大膽講,人家都會挖角,有好多機會俾我,我打份工賺得幾多錢?永遠打工,永遠都需要我這種人才,是有人高薪挖角,但我所有的都是景福給予,我出去,會對唔住楊家,所以,我同獵頭公司講,我不會走的。我的感情在景福,不會因為哪個死了而可以走。」
「看着楊先生、幾位少爺都走了,有話想說嗎?」記者問鏞哥。
養活我全家
「他們都是我老闆,養活我的家族,他們離世我當然好傷心,我只能寄望他們下一代繼續上一代的宗旨。」創業難,守業更難。他評幾位前任少爺主席,七少楊秉樑好大膽,敢在經濟低迷時,於太古廣場創立 Masterpiece by king fook景福概念店。已故恩師三少爺楊秉賢穩重保守,四少楊秉堅則有意回到父輩金飾實力,希望從傳統走進現代。
楊秉堅愛好藝術文化,創立優質中國服品牌源( Blanc de Chine),後來經營困難,年前賣了大部分股份給內地商人。他去年身故前幾個月,對記者說過一句話:「我總是逆水行舟。」
有種說法,逆流而上,是一種進步基因。上週在香港會的景福店,看見楊秉堅天圓地方的金飾概念,想起楊家第二代,總愛將中國文化一卷書氣放在生意上。景福如何走下去?今天老臣子再次拿起閃亮翡翠鑽石項鏈,那可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了。
撰文:冼麗婷
攝影:葉漢華
news@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