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七年夢醒 獅子撲$90 [壹週刊 - 1312] M1,



近年備受內憂外患困擾的滙豐銀行,仍是不少香港人心中最能代表香港的銀行,但即使遷冊回港,對股價也只是短暫刺激,未必能重拾往日輝煌地位。(歐陽江攝)

封面故事

七年夢醒 獅子撲$90

上週五,滙豐( 5)確認重新思量遷冊的可能性;這隻獅子在遷冊倫敦二十二年後,有望返回香港,見一見鄉親父老。單是一個憧憬,已觸動不少香港股民的情意結,令沉寂七年的股價,終於翻生,兩日累升達百分之八,本週二才略見回軟。當年獅子出走,離開山洞,是一隻雄赳赳、蓄勢待發的獅王,如今在環球走過一圈,打道回巢,卻已是垂頭喪氣、傷痕纍纍。其前主席、當年號召出外南征北討的龐約翰,原來這幾年亦已回歸香港居住,還出任內房股董事;獅子只是「緊隨」其步伐。事實上,滙豐的英國業務,去年虧損四億多港元(下同),相反香港則賺六百多億。繼續駐紮英國,失去意義兼且成本沉重。在遷冊的好消息帶動下,滙豐股價短期目標,上望$90。

今年一月,滙豐主席范智廉(右)及行政總裁歐智華(左)主持總部地下廣場翻新後的重開儀式。廣場添置的一對花崗岩獅頭像,早年曾擺放於大廈樓頂作裝飾。(關永浩攝)

帶領滙豐南征北討、卻弄到這隻獅子傷痕纍纍的前主席龐約翰,於○六年退下火線,但他並沒有如其他大班一般,長留英國居住。反而於一二年,以一千四百萬購入西摩道福澤花園,現報住山頂紅莓閣,並出任瑞安房地產( 272)獨立非執行董事。不過瑞房的股價表現,卻與滙豐一樣沉寂。

自○八年金融海嘯後,滙豐股價七年來無運行,過去一年最高只見過八十四元。直至上週,才有一線生機。上週五發聲明提遷冊,過兩日再傳分拆英國零售業務,估值達二千三百多億港元。在港股大時代中被遺忘的滙豐,兩日內股價最多升近一成,終於「威番次」。市值約一萬五千億的大笨象,雖未跳舞,但總算肯踏前一步。

孖沙街坊愛股

獅子回巢,十畫未有一撇,香港人已好興奮,包括○九年三月,滙豐股價跌至三十三元時,在電視鏡頭前激動落淚的股評人胡孟青。不過,今日,就像大部分股民一樣,理性已蓋過感性。胡孟青勸股民先「忍手」﹕「呢幾日期指結算麻煩啲,滙豐已經係『藍燈籠』,而家入貨,當個市殺番轉頭,好容易中伏。」問到滙豐回巢能否重拾昔日光輝時,胡孟青即提高八度道﹕「咁你會唔會返去十八歲呀?世界都唔同咗了。」「寸」完再「笑」﹕「最好係返上海註冊,拿番以前那幢樓,返香港做咩,香港都邊緣化啦。」不過,她指滙豐仍值得投資﹕「佢衰係衰在買人哋嘅嘢,買返來又唔識管,自己嘢唔差㗎!」

事實上,滙豐雖已遷冊多年,成為英國品牌,但滙豐有難,卻同樣要靠香港人「幫拖」。○九年三月,滙豐以每股二十八元賤價供股,香港股民荷包重傷,仍有九成八的股東出錢供股力撐,城中大孖沙李嘉誠、鄭裕彤及李兆基更成為分包銷商,出錢出力唱好。要數長情股東,還有上期接受本刊專訪的惠理集團( 806)創辦人葉維義,當時他在揀股時已推介滙豐,報導出街第二日,滙豐股價即大升。回應「開口中」時,他笑指自己「撞彩」﹕「我冇內幕消息㗎。當時滙豐喺七十蚊時,有五釐息,我覺得守得到,投資嘅嘢,封咗蝕本門,賺嘅時候就唔知賺幾多」

地方智慧贏環球金融

○二年,滙控遷入耗資六十五億港元興建的倫敦金融區金絲雀碼頭,○七年出售予西班牙物業公司 Metovacesa,勁賺過百億港元,並售後租回。(何少忠攝)

撐股價上九十元

葉維義在上期《壹》仔專訪中已推介滙豐,自己亦長揸滙豐收息,他表示:「如果覺得間公司好,就唔好賺百分之五或十就賣走,所以我好少賣嘢。」

(《蘋果日報》圖片)

葉維義同好多香港富豪一樣,都是滙豐的擁躉。「我喺未成立惠理之前,已經揸滙豐,部分係我祖父、爸爸留落來,我自己亦有買啲,當收息。」他表示,○九年亦有參與供股。「個價好便宜。當時世界立立亂,但我覺得滙豐嘅 capital base夠 strong,點都唔會冧,反而 Citibank仲可能會冧。」葉維義指滙豐至今仍是有實力的好銀行,「瑞士嘅問題,可能被罰款,但唔會傷到本,股價隨時升上八十至九十蚊。」

最近,滙豐便找來多位城中名人賣廣告,大打「感情牌」,包括蘭桂坊之父盛智文。記者致電盛智文,他指已持有滙豐股票超過二十五年,連買入價亦已忘記,當滙豐邀請他拍廣告,他一口答應:「滙豐在香港那麼多年,我和她的關係就好像親人一樣。」○九年,他亦有份供股,「我相信它可以解決到(困難)。雖然這些年公司遇到很多問題,但我深信她是一間好公司,所以一直都是長線持有。」盛智文對滙控前景相當樂觀:「英國那邊稅收沉重,如果滙控能重回香港的話,發展一定會更加好,很難判斷股價會升多少,大概八十五元以上吧。」

重稅苛罰 逼退滙豐

蘭桂坊控股主席盛智文二十五年前已買入滙豐股票,持有至今。他早前粉墨登場,幫滙豐拍廣告,更指若滙豐遷冊回港,發展會更好。(《蘋果日報》圖片)

雖有長情股東力撐,但滙豐母公司滙控近年醜聞纏身、業績不濟,卻是不爭的事實。繼美國洗黑錢風波後,滙豐在瑞士的私人銀行,再被揭發助客人逃稅,行政總裁歐智華要再次向股東道歉,並直認銀行對此感到「羞愧」。與此同時,滙控公布一四年全年業績,稅前盈利按年大減一成七至一千四百多億港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令金融界「一地眼鏡碎」。雪上加霜是,賺錢能力大減,稅務負擔卻連年遞增。

滙豐的英國業務,去年虧損四億多港元,相反香港則賺六百多億。「無錢搵」之餘,一一年,英國政府開徵銀行稅( bank levy),過去四年多來,先後九次提升稅率至百分之零點二一。滙控是繳交最多銀行稅的英國銀行,去年單是該稅款已達十一億美元,按年急升兩成,佔稅前盈利近百分之六。另外,一○年,英國曾一次過向銀行徵花紅稅,只要銀行職員當年收到逾二萬五千鎊的「非合約花紅」,要徵收百分之五十的花紅稅,由銀行支付。當時的滙控行政總裁紀勤,已炮轟英政府逼走銀行界,同時宣布捐出未來三年、約四百萬鎊花紅。

今年五月,適值英國大選,在野黨工黨與保守黨支持率旗鼓相當,而工黨領袖文立彬( Miliband)已事先宣揚,一旦上台,便會進一步調升銀行稅,甚至再次徵收花紅稅。惠理名譽主席葉維義直指英國政府「蠢」,逼走滙控﹕「監管多,稅重,(令滙豐)做唔到生意。」他指市傳滙豐分拆英國零售業務,像是「減磅」為遷冊鋪路,「(香港)金管局肯受佢(滙豐),但會管得好嚴,滙控咁大隻,金管局睇唔到咁多嘢。如果你出面啲嘢仆街,我(金管局)要孭鑊。滙豐唔使做國際行,做好幾個 market就好。」

捉時機 托股價

○九年三月,股評人胡孟青在電視直播財經節目中,眼見滙豐跌至三十三元新低,在鏡頭前感觸落淚,一哭成名。

(有線電視圖片)

是次滙豐在非正式股東會議後發聲明,確認重啟遷冊研究,在長達八頁紙的聲明中,看似輕輕帶過,但時機上卻十分微妙,成功令股價已完全落後於其他藍籌股的滙豐,發力炒上,趕及在港股大時代中分一杯羮。

持有滙豐股票多年的財經評論員曾淵滄,指滙豐最後是否遷冊並不重要﹕「而家純粹炒落後,但需要一個理由、賣點。遷冊以前提過,唔係新鮮事。」他特別提醒股民,滙豐現時仍是恒生指數中權重最高的股票,佔一成二,但恒生指數公司已決定降低滙豐的權重比率。首先是六月五日,會降至一成一,九月四日,再降至一成。每次降權重比率,恒指 ETF的基金經理,就要按比例沽售滙豐,例如盈富基金( 2800)。滙豐在此時重提遷冊,有助對抗市場的沽壓。巧合的是,六月九日,滙豐將舉辦策略日,管理層已事先聲明,會公布遷冊事宜的進展。

滙豐傳統上每三年就總部註冊地進行檢討,對上一次已是○八年,當時仍以倫敦為最佳地點。一一年,滙豐以英國政府正立法修例改革銀行業,大約要一五年才大致完成,因此將檢討押後。其間,滙控不時與英國政府耍花槍,一時不滿改革方案而考慮撤走,一時又指倫敦是歐洲最大金融樞紐,不考慮遷冊。由蘇格蘭人成立的滙豐,留守英國與否,主要還是政治考慮。

光環已褪色

香港人對滙豐有情,滙豐對香港卻未必有義。遷冊前,滙豐在香港一直充當「準中央銀行」的角色,由一八六五年至今,都是發鈔銀行。九七回歸前,香港前途未明,滙豐和怡和等英資大行,以遷冊投下不信任票。滙豐當時主席浦偉士坦言,是「政治形勢促成的商業決定」。○八年海嘯後,滙豐大刀闊斧在全球進行裁員,即使是業務表現較佳的香港,亦不例外。較近一次的大規模裁員是一一年,全球裁減三萬人,香港原本會佔一成,即三千人,後來才減至約一千人。

無論如何,滙豐讓港人又愛又恨,星展唯高達證券董事李灝澐表示,他對滙控仍看高一線:「滙控自從上年年中就一直落後大市,股價未升上來之前,佢嘅 dividend yield(收益率),已經去到接近六釐,而家升咗都仲有五釐。而過往二十年,滙控只有四段時間股息率係有咁高,分別係九八、○三、○九同一二年,過往記錄顯示,在這四個時段購入滙控的話,都會有理想回報。」他又補充:「佢嘅 Book value(賬面價值)預計都係七十八蚊,預計會增長兩成左右,股價下行風險都比較低。佢呢幾年嘅增長都係由亞洲推動,我建議佢可以着力發展亞洲新興市場,因為呢幾年發展中國家增長明顯有優勢。」

金英證券(香港)中國香港銀行研究副總監陳昔典則表示,滙控遷冊,一年可節省三分二的銀行稅,大約九億美元,每股派息可增加五美仙。不過,搬回香港,不代表監管會較鬆,他解釋﹕「滙控咁大,金管局可能會俾多啲掣肘,如核心資本比率既要求。」事實上,當滙豐表示檢討遷回香港的可能性後,金管局已主動表示歡迎,發言人強調,滙豐是香港目前最大的銀行,與香港有深厚的淵源,假如滙豐將總部遷回香港,金管局將持正面態度。回想九三年金管局成立,正正是要取代滙豐角色,變相成為香港的「央行」;今日滙豐回來,卻要由金管局監管,真正體驗何謂「恨錯難返」。

○九年滙豐世紀大供股,全靠香港老股民撐起,真金白銀支持。(于港民攝)

歐美業務停步不前下,滙控轉攻中東市場,卻被揭與恐怖主義組織有可疑資金交易,被美國監管部門處以巨額罰款。

滙控早於○二年便入股平保,持股十年,於一二年沽出,賺近兩倍,但之後三年,平保股價已再升一倍至過百元。(路透社圖片)

國指結算 決戰之巔

中資當旺,滙豐都升有如一隻藍燈籠,近日股市的傳聞亦如雪花紛飛。本週一,《經濟參考報》引述權威人士指,央企將有大規模合併重組,央企數量有望縮減至 40家。一眾有合併概念的石油、航運、船舶及高鐵等央企即時爆升,傳合併的中石化( 386)、中石油( 857) A股齊齊漲停牌, H股亦分別炒高 7.2%及 6.7%;中海集運( 2866)、中遠洋( 1919)及中海發展( 1138)亦升 5%至 13%。同樣是炒消息,上述 H股的一日升幅,等同滙豐兩日升幅。其後有關當局才走出來否認合併傳聞,股價打回原形。

在期指市場, H股當炒的訊息更明顯。過去國指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大約在十萬以下,但近年不斷超越恒指期貨,國指亦逐步取代恒指、成為了主導後市的指標。本週三期指結算,即月國指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已高達二十五萬張,比恒指期貨的十一萬張,足足高超過一倍。未平倉合約愈多,代表參與的人愈多,好淡友積極開倉應戰,「買恒指期貨嘅人屬於高水平,但買國指人數屬於超高水平,國指先係主場。」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指,現時「倉底」大,好淡友爭持激烈,好友想借消息夾上去,淡友想趁機反撲殺倉,所以在期指結算前大市波動特別大。

○三年,滙豐以過千億港元收購美國消費貸款公司 Household International(後改名滙融),公司以超高利率批出大量次按,在金融海嘯中,業務全軍覆沒。

滙豐恨錯難返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