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濕地非法倒泥 新地恒基斷正 [壹週刊 - 1363] __,M1,

屬於新地及恒基的元朗濕地,被非法倒泥填塘兩年,規劃署去年五月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要求在八月前移走塘中填料。不過,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其後發現,涉事者僅將表面泥土挖走再灌水,以圖瞞天過海,實際上塘底仍有大批沙泥未清。記者近日所見,半個塘的沙泥堆至塘壆高度。壹搜調查濕地非法倒泥 新地恒基斷正天水圍「嘉湖山丘」事件燃起保育界怒火,本刊發現,非法倒泥問題已蔓延至元朗新田、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頭號綠色重 ...


屬於新地及恒基的元朗濕地,被非法倒泥填塘兩年,規劃署去年五月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要求在八月前移走塘中填料。不過,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其後發現,涉事者僅將表面泥土挖走再灌水,以圖瞞天過海,實際上塘底仍有大批沙泥未清。記者近日所見,半個塘的沙泥堆至塘壆高度。

壹搜調查

濕地非法倒泥 新地恒基斷正

天水圍「嘉湖山丘」事件燃起保育界怒火,本刊發現,非法倒泥問題已蔓延至元朗新田、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頭號綠色重地米埔一帶濕地保育區,該處多個魚塘原來已被人填平,威脅候鳥棲息覓食,瀕臨絕種的黑臉琵鷺更可能面臨斷糧危機,漁民目測去年候鳥飛過的數目明顯減少。

米埔一帶的非法填塘問題,與今年暑假即將開幕的落馬洲邊境購物城扯上關係。本刊追查發現,被環保署列入黑名單的新田濕地倒泥黑點,地主正是新地( 0016)及恒基( 0012)兩大發展巨頭合組的公司,該公司也同樣是邊境購物城的地主。

兩大地產商過去二十年來,一直隨政府的發展大計,對濕地虎視眈眈,曾多次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但未獲批。隨着邊境購物城即將上馬、大陸客湧至,其手握的新田地皮又再成為發展焦點。不過最離譜的,是大地產商以及新田姓文鄉紳的土地出現非法倒泥填塘,多個政府部門都束手無策,如同「嘉湖山丘」一樣無王管,令米埔自然保護區危在旦夕。

主攻大陸客的落馬洲邊境購物城,去年九月獲城規會有條件通過,最快今年八月啟用。購物城二○一三年底由民建聯提出,之後獲兩大地產商新地及恒基,以象徵式一元,「出租」手頭早在九十年代已暗地收購的新田土地作興建,面積約四十萬呎。

購物城的出現料將帶動該區的地產發展,兩大巨頭在新田一帶另有其他地皮,位處濕地保育區,距離購物城三分鐘車程。該處是一大片濕地魚塘,環境清幽,相連的數十個魚塘波平如鏡,多隻水鳥在塘邊歇息,偶然才見一、兩名養魚戶緩緩划着艇仔到塘中餵魚。兩大發展商的地皮,距離米埔自然保護區只不過十幾分鐘車程,魚塘連接淡水沼澤、基圍,再遠一點就是紅樹林及潮間帶泥灘,是香港人的綠色寶地。

翻查政府規劃申請指引,發現新田魚塘一帶的土地,屬於城規會劃定的「濕地保育區」範圍。規劃署在一九九七年完成的生態價值研究證實,新田的魚塘系統與米埔沼澤區相連,屬后海灣地區濕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城規會考慮有關地區的發展建議時,會採用「不會有濕地淨減少」的原則,即不能因發展而減少魚塘的面積和功能。

郭炳聯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李兆基

恒基主席

三大生態危機

大約兩年前、即邊境購物城開始上馬時,有人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公然用泥土填平附近的濕地魚塘,等同在太歲頭上動土,破壞生態。這個大規模非法倒泥活動,位於新田仁壽圍西北,靠近新田村路的一幅魚塘連空地,竟然有半個塘被沙泥覆蓋,瓦礫、混凝土碎、木板等建築物料散落一地,還有幾個大鐵桶及零星塑膠垃圾,塘邊長期有至少三、四部挖泥機停泊。記者連日觀察,間中見到挖泥機開工,將塘裡的沙泥挖起,運上泥頭車,再運到相鄰的空地卸下。

在濕地保育區非法填塘,其實早已引起環保組織及附近漁民的關注,並歸納出三大問題:

2005

二○一五年四月的高空圖顯示,黃線範圍內新地及恒基在新田的地皮,有魚塘被填了半個塘(箭嘴位置)。

2012

二○一二年十一月的高空圖,可見新田魚塘一帶的原貌。

問題一:危及過冬候鳥

新田倒泥黑點

米埔后海灣一帶魚塘,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每年冬天都有大批候鳥,在地球北邊長途飛行來香港過冬,而這些魚塘正是一個補給站,為候鳥提供短暫停留的棲息及覓食場所。漁護署資料顯示,每年都有約五至六萬隻候鳥來米埔過冬,包括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

過往有研究發現,佔地較廣的相連魚塘,比起零散、不相連的魚塘,有更多雀鳥棲息。倒泥令魚塘數目減少,削減雀鳥的食物來源,而在魚塘毗鄰或魚塘範圍內進行干擾環境的發展,例如建露天貯物場、工業用途等,也會令雀鳥數目下跌。雖然目前未有專門研究評估近兩年新田填塘工程對候鳥的影響,但多個養魚戶都留意到,往常的冬季,水鳥一日會飛三、四轉到魚塘覓食,但去年冬季的數量明顯減少。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劉兆強表示,在新田的魚塘內,除了烏頭、鯇魚等具有食用價值的淡水魚外,還有體積較細的蝦毛、魚毛,正是過境候鳥的主要食物。他解釋,后海灣一帶魚塘的水質略鹹,較適合鹹淡水生物生長,如體積細小的潮蝦、食蚊魚等。加上多年前,魚塘曾有基圍(潮間帶蝦塘)作業,魚毛、蝦毛或於換水時沖入魚塘內,此後在魚塘繼續生長。劉兆強坦言,目前情況令人憂慮,非法填塘對候鳥覓食造成一定影響,「對雀仔或者一啲野生動物嚟講,你填咗個塘,佢以後都唔會返去嗰個地方。」

問題二:米埔受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劉兆強說,去年六月首次接到新田非法填塘的投訴,最嚴重的時候,「好多泥頭車每日朝早喺度飛馳。」

倒泥填塘黑點的西南邊,是米埔自然保護區。劉兆強發現,新田另一塊非法填塘的地皮(由茂宏國際持有,見左圖),部分魚塘塘壆位置曾經被人用泥填高,一旦打風、落雨,而現場欠排水系統,壆上的泥有機會卸入周邊的濕地,若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波及米埔的範圍。他強調,生態系統環環相扣,除了該塊被堆泥的地皮本身,亦要考慮對周遭區域的潛在連鎖影響。一旦填平的土地將來用作發展,新加入的居民活動對米埔影響更加是不堪設想。

被喻為「香港後花園」的米埔濕地,內有的珍貴生物,包括: 150種濕地雀鳥(如大白鷺、小白鷺、黑臉琵鷺)、多種紅樹、蜻蜓、兩棲類動物(如盧氏小樹蛙)。其中生物生態鏈中重要的紅樹林,佔地 150公頃(即約 150個足球場),屬香港最大及中國第六大片的紅樹林。米埔範圍的后海灣地區,於一九九五年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內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問題三:漁民失生計

米埔內后海灣每年冬季,都會接待數以萬計南飛到來香港的水鳥,當中包括全球兩成的黑臉琵鷺。

新田一帶有近十個養魚戶,有戶主指,多年前附近有三、四塊相連的魚塘被填平,之後不久就變成貨櫃場。今次被填了半個塘的魚塘,原養魚戶被業主收塘之後,魚塘就開始被填泥。

有養魚戶擔心,最終會波及到他的魚塘,令他失去生計。新田魚塘一帶早於六、七十年代就有漁民作業,全盛時期有十多個養魚戶,記者現場所見現有不足十個活躍戶,都在新田養魚長達三十年,主要養烏頭,也有鯽魚、鯇魚等,又在塘壆種杧果、大樹菠蘿等果樹。相關魚塘地是由新田姓文的鄉紳「文水塘會」持有的祖堂地,司理包括新田鄉委會主席、元朗區議員文炳南,以及鄉委會成員文泰山等人。

部分養魚戶指,目前是以每斗六百元(一斗相當於約七千五百呎)向一個叫文偉昌的人租塘,現時租約尚有兩、三年就屆滿,有小戶感嘆近年本地淡水魚銷售比十年前跌近一半,要「蝕住做」。也有養魚戶表示仍「維到皮」,希望做到百年歸老,不欲租約屆滿就被逼走。

兩大地產商插旗廿年

新田邊境購物城將於暑假開業,近日有多架泥頭車在地盤趕工,場內塵土飛揚。

綜合政府及環保人士資料,新田濕地保育區的非法倒泥及填塘,涉及三個地段範圍,地主有地產商及鄉紳。其中一個倒泥重災區(簡稱土地編號 733),地主是新地及恒基兩大發展商共同持有的旋高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是在二○一四年九月,以八億五千多萬元正式向新田文氏宗祠的「文深涌會」,買入魚塘地及邊境購物城地皮。

兩大地產商其實早在九十年代,已瞄準新田的地皮。根據城市規劃上訴委員會的一份文件,三間隸屬新地的公司,在一九九九年曾就新田多幅土地,包括今次倒泥重災區 733號魚塘地及相連的空地,提出將原有土地用途「其他指定用途(貨櫃後勤用途)」改作「貨櫃車停放場和貨櫃存放場,及臨時貨櫃存放場和貨櫃車停放場連附屬工場設施」。

文件提到,「 733地皮」九十年代雖由「文深涌會」持有,但新地旗下公司,在一九九七年起購入文深涌會在該地皮的權益,持有顯著的股份( significant owners of the shares),可見魚塘地雖然表面上由文氏宗親持有,但其實多年前已落入大地產商手中,並一直窺伺附近發展。新地出擊投資落馬洲一帶之時,正值政府推出多項大計,包括:八九年落馬洲關口通車、九三年新界環迴公路落成、九五年就新田作為口岸後勤發展作試點研究。回歸前後,新地更孖住恒基開始投資新田一帶,其後多次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

自家土地發生非法倒泥,本刊向新地及恒基公關查詢可有涉事,卻不獲回覆。

文氏鄉紳視若無睹

新田鄉委會首副主席文祿星(左一),他有份持有的文氏祖堂地,九十年代起已經獲新地及恒基入股。文祿星亦活躍政圈,他出任副主席的元朗足球會三年前成立時,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左二),都俾面出席典禮。

兩大發展商與姓文的鄉紳,在新田土地上合作多年,加上附近一帶的魚塘由文氏管理,文氏鄉紳沒理由不知道,有人公然在他們地頭非法倒泥填塘,而他們為何沒出手阻止,成為一大疑問。記者向多名姓文的鄉紳話事人查問非法倒泥,包括:新田鄉委會首副主席及文深涌會司理文祿星、新田鄉事委員會主席及文水塘會司理文炳南等,但他們都拒絕回應。

文氏鄉紳在非法倒泥事件中的角色尤其關鍵,事關有附近居民向記者表示,新地恒基的「 733地皮」上用來填塘的泥,是來自旁邊相連的空地,有居民形容:「以前啲泥倒喺隔籬塊空地,日夜都倒,鬼殺咁嘈,堆咗成年,起碼堆到廿呎高,好大面積。」該名居民形容,當時空地的泥堆到「好似嘉湖山丘咁」,自前年開始有人將那些泥從空地填入「 733地皮」魚塘。

該名居民所指的空地,是屬於另一批文氏鄉紳「文元屋圍」持有的祖堂地。文元屋圍司理包括新田鄉委會委員文泰山,他同時擔任「文水塘會」的司理。

文氏鄉紳和發展商關係密切,即將上馬的邊境購物城,姓文者與建制派議員都有份參與,透過成立「新田購物城基金」持有項目,基金董事包括新田鄉委會的文祿星,民建聯黃定光、梁志祥、新民黨田北辰、律師黃嘉純。至於購物城的日常營運及管理,就由「善營有限公司」負責,退休中銀高層何國銳出任義務管理層,一眾人等都屬左派陣營。

政府列黑名單無效

鄰近落馬洲關口的新田,近年充斥水貨客,近期露天水貨場已大幅減少,但在附近「釣泥鯭」的士司機依然活躍。

新田非法倒泥的終極目的雖然未明,卻令人聯想到跟發展有關。尤其購物城啟用後,料會帶動新田一帶的地產。多名新田居民都表示,近年大批水貨客湧入後,區內的村屋、貨場租金已水漲船高,以七百呎村屋為例,原本月租三千元,新租約一般都要加五百至逾千元。佔地二千呎的貨場,甚至由一千元月租升至約一萬元。在仁壽圍住了四十多年的何小姐指,四年前租金加幅最誇張,三百呎單位由一千五百元加至二千五百元,今年業主再要求加五百元,「以前瘦田冇人耕,我哋喺度住咗幾十年,都未試過加租加得咁勁。」

最荒謬之處,是原來多個政府部門已知悉「 733地皮」及附近土地非法倒泥填塘,卻未能阻止。規劃署由一三年起,在現場發現多處違反土地用途,主要涉及填塘、填土、卸泥等,署方多次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及強制執行通知書,並於去年作出三宗檢控,罰款五萬至十萬元不等。

此外,環保署過去三年亦接獲二十宗投訴,更曾當場截獲七名非法倒泥者。環保署已將涉及非法倒泥、填塘的地點納入黑名單,範圍原來多達逾十六公頃(即約十六個足球場)。非法倒泥的兇徒至今仍未停手,可見主事者膽大包天,無視政府執法。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批評,政府執法太緩慢,變相縱容違規者,令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在官僚文化之下,加上官商鄉之間的三角利益關係,非法倒泥這個爛攤子如燙手山芋,當災的是千辛萬苦飛來香港的候鳥,和港人一直珍而重之的米埔濕地。

文天祥後人 新田話事

昔日元朗是魚米之鄉,新田一帶有大片魚塘作業,但近年交通基建相繼落成,恍如為地產商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往日的好風光只能留在舊照片。

新界「五大宗族」之一的文氏,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後人,約六百年前在元朗新田開村,自此在新界落地生根。新田由三圍六村組成,位於永平村的大夫第及蕃田村的麟峯文公祠是法定古蹟。

新田文氏的祖先,是文天祥堂弟文天瑞,當年他由四川南下到寶安,其後人再遷至當時稱為「老虎坑」的屯門,但因匪盜猖獗而再撤離。一四二九年,文天瑞第七代後人文世歌,移至元朗新田定居。

清同治四年,文氏二十一世祖文頌鑾在永平村興建大夫第,即大夫的府第,相信是文頌鑾於科舉中舉或因樂善好施得到鄉民讚譽,而獲朝廷封贈大夫銜頭。大夫第是本港最華麗的傳統建築之一,並以其精巧的建築裝飾而著名。修葺工程由香港賽馬會資助,於一九八八年完成,現已開放供市民參觀。

新田紀念文氏先祖的麟峯文公祠,則建於二百多年前,是傳統三進兩院式祠堂。修復工程在一九八七年完成,一九九五年再次修葺,兩次工程費分別由賽馬會及政府資助。

撰文:吳婉英

攝影、攝錄:李育明、胡智堅、林志謙

協力:關卓凌

資料:鄭詠欣

插圖:朱桂葉

news@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