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一顆亂跳的心 猶如中風猝死炸彈 [壹週刊 - 1403 - 生活] __,M1,

自十多年前惠珍(右)中風後,姐姐秀珍(左)和惠珍一直互相扶持,一同面對中風後遺一個又一個難關,有賴的,除了是姊妹情深,還有兩顆樂觀豁達的心。壹路健康一顆亂跳的心 猶如中風猝死炸彈猝死,醫學界定義:不管任何原因,在症狀發生後廿四小時內死亡,就為之猝死。渣馬即將開跑,就當是危言聳聽,都要提醒一下,雖然造成猝死的原因有好多,大致分為心臟相關,和心臟不相關。若與心臟相關的,非先天性心臟結構有問題,就多數與 ...


自十多年前惠珍(右)中風後,姐姐秀珍(左)和惠珍一直互相扶持,一同面對中風後遺一個又一個難關,有賴的,除了是姊妹情深,還有兩顆樂觀豁達的心。

壹路健康

一顆亂跳的心 猶如中風猝死炸彈

猝死,醫學界定義:不管任何原因,在症狀發生後廿四小時內死亡,就為之猝死。

渣馬即將開跑,就當是危言聳聽,都要提醒一下,雖然造成猝死的原因有好多,大致分為心臟相關,和心臟不相關。若與心臟相關的,非先天性心臟結構有問題,就多數與心律不正有關,劇烈運動是高危因素之一!

恐怖的是,心律不正病發前,未必有症狀,到病發時,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可引致中風、殘障,甚至猝死!

運動健將惠珍,十多年前就在毫無徵兆下,因心律不正而中風。經歷失憶、半邊身癱瘓,在家姐秀珍無微不至照顧下,努力學習,重新出發,只因她對亡母作出承諾:「要打贏呢場仗,我會好好活下去。」

訪問那天約在病友組織慧進會,惠珍興奮地介紹她用利是封製作的紅燈籠,更笑說它肥肥矮矮,十足自己的身形。

世上有好多狗咬狗骨,甚至為錢反目的兄弟姊妹,但好似惠珍和秀珍如此親厚的姊妹,令人動容。已記不起確切發病日期,但當年才四十幾歲的惠珍,對中風後的一幕,至今依然歷歷在目。「擘大眼先睇到白雪雪的天花板,唔知自己身在何地,係咁想兩頭擰望吓到底自己喺邊度。」可惜中風令惠珍右邊身癱瘓、左耳失聰、右耳弱聽,更失去記憶。「當時郁唔到,惟有對眼四圍碌,見到床邊有班人喺度喊,都唔知乜事。」

健康生活難敵家族病史

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提醒,猝死原因按年齡歸納為兩類: 35歲以下,主要是先天性或結構性心臟病; 35歲以上,則九成以上因為冠心病。他建議 35歲以上高危人士,應做運動心電圖或冠狀動脈電腦掃描造影。

這「班人」,是惠珍的家人,包括姐姐秀珍。「我嗰陣根本好似個 BB仔一樣,乜都唔識,連食飯揸筷子都唔識。」說到常見的中風高危因素:肥胖、三高、吸煙等,惠珍一項都無。「我好鍾意運動,出事前一直有練習太極、游早水的習慣,體格好強健。」其後一連串的檢查,證實惠珍有心房顫動,即心律不正的一種,能誘發中風,有臨床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的病人,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是正常人的四倍以上,所以有房顫的人,必須服用薄血藥來預防中風。

可惜,惠珍在出事前根本未曾察覺有任何病徵,就算現在回想起來,她對出事經過的記憶也很模糊。

估計家族史應是惠珍的真正「敵人」。惠珍一家六口,除了一個弟弟外,全家均曾中過風,惠珍是繼父母後,第一個中風的家族成員。在惠珍中風前,兩姊妹一直肩負照顧中風父母的重任,惠珍出事後,秀珍無法同時照顧三個病人,惟有將惠珍送到護老院。「我同佢講,如果佢努力,練得番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我一定會接佢返出嚟。」

為了令惠珍感應到姐姐的愛和承諾,秀珍在惠珍入住護老院期間,風雨不改,每日都抽空去為失去自理能力的惠珍沖涼。或許上天受姊妹情深感動,惠珍慢慢地康復過來,活動能力有很大進步。不過,雖然惠珍驟眼看跟常人無異,但實際相處下,就知她種種「難處」。

中風後遺 半身乏力

「我睇落大大隻,但實情我成個身無乜力,企得耐會腳軟,最慘係搭電梯時,香港人慣了右邊企、左邊行,但我右邊身無力,一定要扶實左邊,所以經常俾人鬧阻住晒,又試過推開我。」相信這些經驗對中風病友一點也不稀奇,記者和惠珍行了短短路程,就已見她差點被途人推跌,可幸有秀珍扶實。

「其實我身體亦不是太好,好易頭暈,試過好多次突然眼前一黑就暈低,仆到損晒,醫生話我有耳水不平衡,同埋估計我有間歇性大腦神經緊張,不過始終無法確診。直至三年前做腦部檢查,醫生先話估計我曾經中過風。」秀珍眼見父母妹妹相繼中風,一直都特別注意自己身體,可惜仍無法解除魔咒。其後,另一弟弟亦出現中風,令照顧父母和妹妹已身心俱疲的秀珍大受打擊,更有過一刻尋死的念頭,好彩在最後一刻改變主意。「我唔可以死,死咗邊個照顧佢哋?」

獨自搭扶手電梯對惠珍而言是一項挑戰,事關她必須站在左邊「上落位」,被人粗口問候是經常事!

近年參加長跑人數倍增,醫生建議及早檢查心臟健康,有助預防心臟病。

承諾亡母努力活下去

惠珍(左二)由於右邊身乏力,已學習改用左手寫字。

同樣堅持活下去的,還有惠珍,她哽咽說:「記得媽媽中風後做咗三年植物人,直至佢走嗰日,拔晒喉,我先真真正正見到佢個樣,我應承過佢,我會努力活下去,戰勝呢個病。」惠珍沒有欺騙媽媽,她康復期間,亦「千辛萬苦」到中風病友組織「慧進會」參加活動。「由港鐵行路到會址,本來五分鐘嘅步程,我要行個幾鐘。」

康復之路步步皆辛苦

努力不懈,今日的她,行這條漫漫長路的時間已縮減至十多分鐘,兼且既能用手機,又可重拾紙筆寫字,飲食和自理就更加不求人。事實上,本港有多個關注心臟的組織都曾做過調查,發現好多病人患有房顫而不自知,更不知道此病能引致中風,數據指出,房顫中風死亡率為兩成,六成人則有不同程度的殘障。

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指出:「房顫是猝死其中一個高危因素,正正由於好多心臟毛病如房顫,未必有病徵,所以高危人士非常值得接受心臟檢查,特別是在進行劇烈運動長期訓練和比賽前。透過檢查,同時可揪出先天性心臟問題,而醫生亦可透過問診,了解家族病史,以便醫生作出更準確的診斷。」

35歲以下人士建議作心臟超聲波檢查。

運動心電圖

心跳無規律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正,病發率隨着人口老化而增長,估計有 1%人口患有房顫,在本港約有七萬名患者。與正常心跳相比,當心跳不規律時,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例如中風,過往研究指出每 3宗中風個案便有 1宗是因房顫引起。

正常心律

心臟右心房的後上方有一群具有發電功能的細胞聚集稱之為竇房結,功能猶如發電機,會產生電流經由心臟的傳導系統傳至心房及心室,造成心房及心室的收縮而造成心跳,將血液輸送至身體各器官組織。

心律失常

心臟不正常放電,令電流發信雜亂無章,令心房跳動速度太快,但活動幅度卻因而減少,心臟內的血液容易凝結成血栓,當血栓隨着動脈流至全身,便可能造成動脈栓塞,引致中風,甚至死亡。

治療方法

服抗心律不正藥物,以及植入心臟除顫器或接受心臟射頻消融手術。

預防運動猝死

中年發福,又或人到中年頓覺體重下降,忽然狂谷做運動,可能是好多中佬熟女的寫照。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建議有意參加長跑比賽的人士,應先作自我評估,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就應該搵醫生徹底檢查。除了長跑好手外,該學會亦建議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士,在訓練或比賽前,接受以下評估。

自我評估

•進行運動時曾感到胸口痛

•曾無故暈眩或差點暈眩

•曾因運動引起呼吸困難或過度疲勞

•曾於心臟聽診時發現有雜音

•曾有親人在 50歲前因心臟病而死亡,或家族中有人患遺傳性心臟病

•曾患有心臟病、中風或周邊動脈阻塞

•曾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吸煙等冠心病高風險因素

• 45歲以上男士及 55歲以上女士的冠心病高危人士

進階檢查

醫生會為跑手作基本心臟檢查,例如心臟聽診、血壓、脈搏檢查及靜態心電圖等,若有懷疑,會再因應年齡,作進一步檢查。

35歲以下,建議作心臟超聲波檢查。

35歲以上,則建議作運動心電圖或冠狀動脈電腦掃描造影。

靜聽心聲

退化是定律,心臟會隨年紀增長而退化,若非心臟病高危一族,一般建議由 50歲起定期接受以下檢查;如果是高危族,則應提早至 45歲起接受檢查。

靜態心電圖

最方便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能顯示病人心臟的電流活動情況,同時可顯示心房及心室的肥大程度。

適用:持續性心律不正患者

24小時心電圖

病人須二十四小時佩戴監察儀,進行心電圖檢查及記錄,有需要時更可佩戴數天至數星期,以捕捉間歇出現的心律不正。

適用:心律不正出現頻率較低患者

心臟超聲波

檢查心臟結構、心肌功能、心瓣毛病及先天性心臟病患。

適用:懷疑因先天性心臟病引起心律不正的患者

心臟電腦掃描

為心臟血管進行造影,用以診斷冠狀動脈先天異常、冠狀動脈漏管、動脈導管、主動脈撕裂、主動脈血管瘤、肺動脈栓塞、左心房血栓等。

適用:有心臟病家族病史、不明原因的心絞痛人士

撰文:葉凱欣

攝影:廖健昌

features@nextdigital.com.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