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打街閒人
Bitcoin取代歐元,成新貨幣聯盟?
講比特幣呃 like之前,先講少少學術東西做引子。香港中文大學常標榜自己有四位諾貝爾得獎學者,兩位是來自科學界的楊振寧和高錕,另外兩位則是經濟學界的 James Mirrlees和 Robert Mundell。以 Robert Mundell為例,他的專有銜頭是「 Distinguished Professor-at-Large」,我暫時找不到最合適的中文翻譯,譯做「上神枱」算比較貼切。
上神枱的諾獎教授,有時都要食吓人間煙火,下凡見吓學生,講吓課咁。大約二○一二年左右,確實日子我不太記得,當時被譽為「歐元之父」的 Prof. Mundell在中文大學講學,題目是講他拿手的 International finance,講歐元這個貨幣聯盟結構。時值希臘危機開始醞釀,那時有一位不修邊幅的小屁孩舉手問問題,大膽問大教授是否依然相信歐盟不會解體,歐元無問題。大教授 Mundell誓神劈願講明無問題,小屁孩記憶猶深。當然,我不會承認小屁孩就是我,因為全世界都知道我份人比較低調。
結果,由二○一二年到現在,希臘債務問題發酵成政治主權問題。希臘之外,其他歐豬四國都相繼出現大大小小的債務危機,全世界都在討論德國這個富親戚應不應該接濟一班窮親戚,國際貨幣組織大感頭痛,歐元作為歐洲各國的通用貨幣,正受到史無前例的挑戰。同時,英國現正進入脫歐程序,雖然英國一直沿用本國貨幣,貨幣經濟方面沒有直接影響,但政治多少傷害到歐元的信用( credibility)。本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惜大教授不諳中文,領悟不到羅貫中的才情。
好啦,這些經濟學學術東西關比特幣咩事?
一般投資者愛把比特幣看成投機工具多於貨幣本質,主力估算其升勢、跌勢,看看有多少投機炒作潛力,務求在音樂椅完之前盡早笠水走人。不過,經濟學者可能會更關心比特幣的貨幣本質多一點。尤其是區塊鏈( Blockchain)是超越前人的概念,因為去中央化、在電子世界記賬等先進發明,令到比特幣可以在各國流通,甚至令人猜想比特幣可能是比歐元更穩定的共同貨幣。
Mundell最廣為人知的理論是 Mundell--Fleming model(又稱 IS-LM-BoP model),屬於經濟學系大學二年級生必修的模型,模型涵蓋範圍很廣闊,包括商品市場、生產要求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等,可謂集各家之大成。一般經濟系大學生,包括我,為了應付考試讀書,只會死記參數( parameters)如何改變模型的 logic flows,如何改變線的移動和方程式的改變。實際上,學這個模型不純為考試和 GPA,而是為了鋪路去了解 Mundell建構最優貨幣區( Optimum currency area)的貨幣主張。
最優貨幣區是 Mundell一九六一年提出的理論,是藉研究考慮各國的經濟條件後,背後暗推共同貨幣這個理念。因為政治和歷史因素,二戰後促成歐盟成立,令 Mundell的理論引發廣泛討論,將他推做「歐元之父」。現在的歐元,就是 Mundell的最大實驗場。歐元的根基,還是在於歐洲央行。無他,區塊鏈技術當時未確立嘛,歐元還未經得起去中央化( decentralised)的考驗。歐盟的貨幣問題,學理上叫「 Triffin dilemma」,因為國家的經濟目標和經濟狀況,未必跟貨幣區的經濟目標和狀況一致,強行逼小國跟大國鼻子走,反而破壞貿易,勉強無幸福嘛。後凱因斯學派甚至認為,這樣的結構可能令 fiscal policy的效用大減。現在的歐元或歐盟,正處於分崩離析階段,看來 Mundell這個超越半世紀的偉大實驗也差不多可以下個結論吧。另一個關於區塊鏈的新實驗,也差不多要上馬吧。
地球上的貨幣通論,多是「一個司法管轄地區,一個貨幣」,共同貨幣是新鮮事。 Mundell暗推共同貨幣這個理念,當時被同為諾獎得主,也是貨幣經濟學大師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看穿,他倆之間曾有不少學術交流、火併,花生味十足。
貨幣由以物易物進化到以礦物本位,是革命性突破。新朝王莽亂改貨幣,到明朝的金花銀,以至一戰前常用的金本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Bretton Woods system令到美國貨幣成為世界貨幣,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另一個國家貨幣的錨,又是另一突破。
科技可以令經濟學的理論得以進一步的實踐和應用,我是這樣堅信的。區塊鏈這技術可以帶貨幣經濟學走到多遠,只怕我這科技盲,窮一生都睇不透。
撰文:渾水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