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幾份工作都算幾多元,做過不同的範籌,零售客和機構客我都嘗試應付過,mindset都幾不同,要適應也不容易。一般做供應鏈的,都慣性會分零售和批發;做金融的,也會分做零售和機構客。
基金就是一個例子,你可以幫眾多零散的客戶管理基金,同一時間也可以幫一大堆機構客戶管理資產。零散客戶可能要用到媒體的渠道推銷基金,電台電視報紙等,現在網上都要做相似的攻勢。機構客很多時講代理之間的人脈和信任,唔需要做太多,似定點攻擊多過大包圍。同樣都係銷售,但背後的思維和手法已經大相逕庭。
這篇文章的感概是來自幾日之前見到娛樂資本玩家的新聞,欠租追債,甚至要清盤等。如果讀者有留意,早幾星期前我講娛樂小亨時已經暗示了這位資本玩家會出事情,結果真的應驗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重看這篇文章 (https://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81025/633287) 。跳出什麼財政、經濟等硬性因素分析,我覺得今次資本玩家的操作思維明顯不同。
一般資本玩家操作股票,不停供合拆配去向下炒,那是很容易賺錢的方式,因為這樣炒作只需要一個故事憧憬,引到街客中招買股票就好了。成本,就是印產股票的成本,以及把資金搬落自己口袋的成本。從生意模式去睇,這是本小利大的生意,風險有限,用來推銷零售客一流。
不過,向來精於此道的娛樂小亨卻想做高一級,引入機構投資者,變身做基金股,脫離以往的零售模式。這一刻思維要改變,向下炒的錢都是快錢,但起一個機構投資者會落搭的棚,就要做一定部分實業,也就是要門市、零售、網上媒體、電影發行、藝人管理等,全部都要真心去做。這是成本結構和盈利模式上的轉變,要重新適應。另一點,要重新建立新的機構客網絡,簡單來講就要向上流,生活模式、講嘢方式、生活經驗都要重要去搞。最後是離場成本,殼搞不成可以賣,但做基金股是不歸路,如果此路不通,要撤出離場都不容易。
作者簡介:
伊波拉
隱形對沖基金經理,也會處理創投和上市公司項目。如果本質上我係一個金融古惑仔,咁我就係雙花紅棍。
來源 source: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